“独角兽”躲不开“吐故纳新”的铁律
2018-12-08关邨
关邨
“独角兽”,乃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虚拟动物,形似白马头,独顶螺旋角,类似“中国龙”,寓意都是“智慧、力量、强大”的象征。好琢磨事的美国人,基于这些特点,2013年一位著名“投资人”,将市场上成立时间较短不超过10年、由投资人或者机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誉谓“独角兽”。“独角兽”企业的概念发端美国,迅即向国际流传开去。对“我的国”来讲,善于借鉴,“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自然是舶来品。
据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的资料:2015年前全球发布的5个“独角兽”榜单,都是美国人创建的。2015年7月,“长城所”与中关村管委会联袂,开展中关村“独角兽”研究工作,汇总了中关村的“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的“独角兽”动向,并评出2015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榜单。2016年2月末,“长城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2015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榜单”新闻发布会,提出了全球第六份“独角兽”榜单——《2015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榜单》。榜单显示,当年中国已经出现了7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40家在中关村,而这4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0家创业时间只有两年。于是,“长城所”据此作出一个大胆的判断: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只要抓住机会就会出现爆发式成长的新气象。是年,美国发布的5份“独角兽”榜单数量亦不过200家,其中美国占100余家,位居榜首;中国有70家,跻身全球第二。而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布局宽泛,东南西北中,中关村有40家,上海有15家,上海、武汉、杭州、成都……“独角兽”不断地奋蹄在创新高地跃跃欲试。
日前,據“德勤”发布的《中美‘独角兽研究报告》称,截止2017年6月末,美国的“独角兽”企业有106家,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独角兽”计98家,排名第二。诸多投资人表示,现在“独角兽”呱呱坠地问世的速度越来越快,项目估值增长也益发醒目。鉴于此,“证监会”竟然连续发表文章,事关“中国存托凭证”(CDR)制度的核心规则,全面迎接新经济“独角兽”回归,使得“独角兽”关注度再次达到高峰成为热点。然而,随着近期“独角兽”项目的快速涌现,估值攀高,加之此前上市的一些新经济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比上市初期高点大幅下跌,部分甚至跌破发行价,与发行时火爆认购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又无不引起投资者对新经济公司高估值泡沫的担忧。于是,一些著名的风险投资人,几乎众口一词,认为未来“独角兽”公司的发展将出现分化:有独特竞争优势及稳定盈利的企业会更加脱颖而出,没有盈利预期还在烧钱的企业或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金融业界的专家,纷纷对“独角兽”企业估值增长快的原因给出“说法”。一方面是现在企业确实发展比较迅猛,很多创业者是从产业、行业中闯出来的,本身“资源丰富,技术比较成熟;另一方面,资本偏向支持‘好公司,在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都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的发展。而估值高的原因还在于近几年流入一级市场的资金较多,不同资金对于风险的承受程度不同,对于回报的要求不同”。也有专家解读为,估值增长过快主要是——技术进步、过剩的流动性和财富积累下的消费升级。“过去人们靠人脑代代传承知识,速度是极慢的,如今技术进步,而计算机存储能力下的技术增长是指数级的,同时当下走到了流动性的终点,在市场普遍缺乏优质项目以及投资人的‘羊群效应背景下,存量过剩的流动性都极易催生出高估值的‘独角兽”。
尽管“独角兽”是“思想市场”的硕果、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即“知识资本化”、“资本无形化”和“知识价值空前提升”,但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生命的规律;也是企业成长发展的韵律。“独角兽”企业毕竟是带有理想意味的一种模式象征,“善求仙药不为药误”,“世无大药驻朱颜”,还是让“独角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无论是“存流动性过剩下的过高估值”,或“无盈利预期的‘独角兽寒冬将至”,还是因违规而遭遇淘汰……都不必过虑担忧,任其自由发展在博弈中优胜劣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