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的选择分析

2018-12-08彭军祥中国人民解放军61606部队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环节成本

文/彭军祥,中国人民解放军61606部队

前言

对于当前的大部分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的目标就是在当前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实行行之有效的创新方式,对产生成本因素进行影响并降低成本。在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的方式以前,企业应该细化成本控制目标,同时对工作内容进行更加明确的划分,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该设定具体的控制目标,进而制定更加科学的计划方案,进而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提升利润水平。

1 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与重要性

1.1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在企业的发展中,成本控制就是对与生产环节有关的人工费用、生产费用以及运营费用等进行统一的计算,然后企业以此为依据,制定恰当的生产目标,同时加大对支出、消费等环节的监督。在此基础上,一旦企业发现资金的支出存在超支、透支等问题,财务部门就会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根本完成成本控制工作。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成本控制工作渗透在生产、运营等多个环节中,需要制定科学、可靠的控制方案,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支出,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从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控制,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相关规定。总体而言,无论广义的成本控制,还是狭义的成本控制,都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1.2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现代的企业中,成本控制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并且管理控制范围较大,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环节、生产环节等,通过日常对成本的管理控制,为财务部门的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如果某一个企业中,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那么企业中的财政工作将很可能发生较大的漏洞,并直接影响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存亡。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控制制度对于企业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并落实成本控制制度,优化企业当前的管理模式、运营机制,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2 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在当前的大部分企业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在企业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成本控制观念滞后。企业管理层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工作中仅仅重视费用的管理,甚至认为成本管理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在成本控制中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忽略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所以影响成本控制的效率。

2.2核算体系有待完善。一方面,企业中的核算工作较为粗糙,部分成本以整套产品进行计算,未精确到零件;另一方面,企业中核算成本的工作效率,优化成本控制的方式相对落后,难以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所以不仅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效率,还限制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再者,企业中核算工作较为混乱,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半成品纳入管理范围,导致成本核算工作缺乏科学性[1]。

2.3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一方面,在成本控制中,大多数核算企业中的显性成本,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企业管理文化等隐性成本却被忽略。另一方面,成本控制生产领域作为重点,严重忽略了成产与销售等环节所产生的成本。目前,节约开支的方式已经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式之一,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与质量。

3 企业解决成本控制问题的有效路径

3.1增强成本控制观念

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为了能够提高成本控制的质量,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增强成本控制观念,积极宣传成本控制的意义、方式,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将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作为重点对象,但是不能忽略对其他人员的宣传,从而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思想。

一方面,基于当前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全面细化成本控制的工作内容、目标,进而能够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高质量的成本控制工作,最终在企业内部地宣传教育下,加深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执行、落实成本控制方针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增强成本控制观念,企业还应该树立起更加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意识,并将成本控制的目标、方案等纳入发展战略之中,进而通过成本控制的方式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3.2优化成本核算体系

在企业中,要想优化成本核算体系,首先应该对成本核算的环节进行简化,明确分摊对象与核算对象,从而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完善当前的成本控制体系,也就是说应该依据成本控制的目标、内容制定恰当的方案,并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式,严格贯彻落实成本控制的方案。最后,企业为了能够全面优化成本核算体系,就应该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机制、成本评价机制,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当前成本控制的效果、存在问题,进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整改方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企业还应该配合成本控制效益评价方式,以奖惩结合为主要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成本控制效率[2]。

3.3改进成本控制模式

为了能够在企业中取得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就应该加大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系统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备为前提,对企业中所有会产生成本的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信息。正是因为企业采用这样的成本控制方式,能够为后续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企业中可以将价值链应用在成本控制的工作中,即通过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协作、衔接,细化企业中每一项价值增值的生产或者销售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对自身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3.4加强成本控制与企业发展的协调性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发展战略由管理、销售以及生产三部分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与成本控制、成本预算等工作相关,例如:企业的办公费用、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广告营销费用、生产材料费用等。所以,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需要增强成本控制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为企业创收奠定基础。例如:在制定成本控制制度时,需要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作为依据,对总体的成本额度进行合理预算,然后制定若干个子目标,并落实在各个部门,使成本控制符合企业的发展。

另外,为了能够增强成本控制、企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还应该重视企业日常的成本管理,其内容包括材料费、薪资奖金费用等。具体而言,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需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定,规范自身的操作,降低甚至避免生产材料的浪费。对于员工的薪资奖金而言,需要制定严谨、科学的考核的机制,在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3.5完善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不仅能够推动成本控制制度的实施,还能够增强财务人员与其他员工的重视程度,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成本预测机制,即依据企业当前的发展方案,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标,再结合客观因素制定降低企业成本支出的方案,进而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再次,企业应该积极构建成本考核制度,也就是依据当前的控制目标,为企业的所有部门制定小目标,然后进行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考核,分析各部门成本控制的效果。最后,工作人员需要总结工作中的不足、经验,整理成为具体的报告上交企业的管理人员,为其优化成本控制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并为降低支出、提高收入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很多大型或者中小型的企业中,成本管理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加大重视力度,采取恰当的控制方式。以此为基础,企业为了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增强了成本控制的观念,优化了当前成本核算的体系,建立健全了成本的控制制度,并全面改进了成本控制的模式,对于解决当前成本控制中突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为了促进企业能够稳定发展,可以将文中的方式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康科锋.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7(30):87-88.

[2]刘敏.新常态下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治理措施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20):40-41.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环节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