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衡南油茶产业发展调研给予的启示

2018-12-08邱雪茹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衡南县茶油永州

文/邱雪茹,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

1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永州市和衡南县都有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是传统优势产业,两地政府十分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将油茶作为富民强市、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来抓。

1.1 保障措施

1.1.1组织领导。衡南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为组长的油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县长专抓油茶产业建设,并成立了副科级常设机构—县油茶产业服务中心。该县建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包干责任制,把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同时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评,严格奖惩。

1.1.2政策扶持方面。衡南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助推产业发展。一是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资金用于新造油茶林种苗免费供苗、油茶产业建设贷款贴息和县内加工企业收购油茶果或油茶籽补贴;二是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1500万,用于新造油茶林地整理、作业道排灌设施建设、种苗购置、抚育管理和肥料补贴等;三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与油茶产业建设业主合作,全力推进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建设工作,对油茶种植大户实施贷款贴息、油茶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

1.2 生产基地

永州市现有油茶林面积291.7万亩,衡南县现有油茶林35.56万亩,两地油茶种植都以“土地租金作股权、补助(扶贫)资金作股金、林农当股东享分红”的林地流转模式,大力推行联户承包、大户承包、租赁合作经营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基地建设,使企业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农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域内油茶基地建设呈现规模化、集约化态势。

1.3 油茶加工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油茶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已逐步成熟,生产加工能力也顺势提升,但茶油加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湖南油茶籽有霜降籽和寒露籽两种,而以霜降籽居多,因此收获时间集中在11月中旬,并在随后的 2—3 个月内集中加工、储存以供日后销售。目前,永州全市拥有金浩、林之神、湘浩等规模以上企业8家,除此之外各类加工企业和小作坊25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衡南县拥有1家全国知名油茶现代化加工企业—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年生产设计加工能力达20000吨。原香山茶油出厂价达到365/公斤,还有1家省级龙头企业—湖南展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茶果脱壳及茶籽烘干加工,为大三湘公司提供茶油生产原材料。

1.4 创新发展能力现状

永州市加大了与油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成功攻克油茶苗木嫁接技术难关,嫁接苗木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引进推广湘林、衡东、华硕系列等18个优良品种,拥有省定点油茶育苗基地6处、采穂圃3处,年生产能力达1200万株;在品种选育、油茶育苗、丰产栽培、果实采摘、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国家重点课题3项、油茶专利60余项;引入机械化垦复耕作、水肥一体化浇灌、无人机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建立了产业生态循环链,发展林药结合、林菜结合、林养结合、林园结合等综合经营模式,实现单一化建设向多元化发展。

2 永州、衡南等地与我区油茶产业的优劣势对比

2.1 自然条件有所差异

一是立地条件。永州、衡南的油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400m平缓开阔的浅丘陵,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我区油茶主要种植在400—800m的深丘,地块分散,不适宜机械化垦复耕作以及集中管理。二是土壤性质。适宜油茶生长的土壤为PH值6.5的酸性土壤,永州、衡南两地大部分土壤PH值为6.0-6.8,适宜栽植油茶;我县主要以PH值7.0—7.5中性偏碱土壤为主,适宜油茶生长的酸性土壤分布不多,也不集中连片。三是日照时间。油茶为喜阳树种,永州、衡南等地的年平均日照大于1500小时,我区年平均日照为1336小时。

2.2 老百姓认知度不足

湖南当地老百姓都有食用茶油的习惯,对油茶的认知度高,接受程度也高,土法加工茶油在当地很有市场。我区老百姓并无食用茶油的传统,对茶油的营养价值也了解甚少,茶油宣传推广不成气候,老百姓认知度不高,市场较小。

2.3 发展历史差距明显

以与梁平区面积、人口、经济情况相似的衡南县来对比。衡南县在建国前就开始发展油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在“八五”森林资源清查时达到22.5万亩,现有面积更是达到35.56万亩,且广大林农有油茶种植加工的传统和习惯,掌握有相应的技术。我区七八十年代种植有一部分油茶,但由于品种质量不高、认知度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目前仅有零星的保存。2008年以后,我区开始大规模种植良种油茶,但由于后期管理不善,现有油茶林保存面积不足3.5万亩,资源差异明显。

2.4 政策条件有所不同

永州、衡南的新造油茶林补助为200—300元/亩,我区补助为6 00元/亩并纳入了退耕还林项目,单就造林补助而言,我区优势明显,但永州、衡南两地财政扶持方式多样化,涵盖油茶籽收购补贴、贷款贴息、低改林补助、森林保险补贴等产业链各环节。

3 我区油茶产业发展建议

3.1 稳步发展

由于我区存在种植地块分散,社会资本投入少,管护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规模效益低,因此建议:一是从机制创新入手,针对我区实际,引导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规模发展,稳步推进基地建设;二是研究市场变化规律、消费趋势、市场竞争等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和措施,促进油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2 优化布局

树立产业化经营观念,在宏观管理、规划布局、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配置。坚持用“三产”(产业带、产业群、产业链)的理念来布局。

3.3 做强品牌

油茶生长周期长、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发展油茶产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与时间积淀。根据我区油茶资源情况,可在未来重点扶持一家油茶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衡南县茶油永州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衡南县天然林资源现状总结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茶油飘香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衡阳县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与路径探析
衡南县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山里茶油郎
茶油总DNA提取技术及扩增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