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LED驱动电路发展趋势
2018-12-08李泠泓成都外国语学校
文/李泠泓,成都外国语学校
能源与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事情,也是人类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较,具有能量小,发热低、环保等优势。但是LED驱动电路中却存在着使用寿命短、工作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创造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
1 LED驱动电路的现状分析
1.1 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短
驱动电路整体的使用寿命,关键零件的使用寿命对驱动电路的使用时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自身的工作温度没有进行标准化的控制,就会缩短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例如某些新产品在设计的时候给予的散热空间较小,容易引起电路系统内部的短路,从而导致使用的寿命短暂。
1.2 驱动电路的工作效率低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驱动电路一般是含有整流、滤波和恒流源三种电路与LED灯串联,由于在输出电路中的电压具有一定的浮动能力,不能达到稳定电流输出的目的。电压的不稳定,会通过恒流对其进行有效的限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不稳定因素,但是也影响了驱动工作效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1.3 驱动电路的成本高
虽然LED在工作效率上有了显著的改变,但是在某些方面仍旧会受到限制,提高开关的频率可以减小尺寸上的问题,也会带来高额的成本费用。功效的增加所带来的是功耗损量的降低,也需要更高的成本费用。
2 LED驱动电路的发展趋势
2.1 调节结构,增加使用寿命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市场的扩大,驱动电路技术的结构都应该与实际的选择相一致,这就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操作方案。升压作为驱动电路中重要的环节,在升压过程中,电感转换的效率也会随着增加,驱动电路中使用相同的输入电容,当电容增加,就有助于降低纹波。LED与驱动电路的位置较为接近的时候,可以使用电荷泵,减少开关信号的波动频率,有助于降低电磁干扰。升压方式与设计的需求,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的,针对使用寿命的问题,主要是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例如当电压在3.8V与4.2V之间的时候,芯片就要选择运用1倍的模式,让驱动白光LED能够在这样的电压下稳定工作。同时,也要保证LED的使用寿命与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相符合,始终处于恒流的最优状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LED由于自身的是线性元件,正向的电压还会随着电流与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不同的器件,要求也不相同。要从根本上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就需要加强技术上的研究,不仅要提高转换效率,还应该降低功率的耗损率。通过新型的正反电路来实现LED多路驱动,当变压器的开关S1在通电的情况下,整流的回路中可以采用串联的高频率电感。电容Cb1、电感L1、二极管D2所构成的电流回路,会使变压器处于正常的正激状态,关闭开关S1时,释放能量,电容、负载、二极管就会构成另一个电流回路,变压器就处于反激状态。正激状态中,高频率的电感,会使二极管中D2和D3处于工作中零电流的状态,这样也能耗损率,提高工作效率。两路负载降压出现不平衡的时候,电容仍旧有平衡负载电流的作用,多路驱动模式作为未来LED照明的发展趋势,将变压器实现双向利用,以及多路输出的均衡控制。均衡电流形成谐振回路,实现整个二极管的零电流开光状态,减少电磁的干扰程度,进而提高使用效率。[2]
2.3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LED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是需要重视的问题,照明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维护成本。其中智能化的关键要素在于环境光检测、电能和通信测量,电量测量能够准确的消耗功率,为预测性维护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这些关键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有降低运营成本的作用。从智能电表到电压控制器,然后到电动的充电器中,每一个智能电网都具有电能测量的功能,优化维护的费用。而降低LED驱动电源电路的成本费用,在1-5W功率的应用场所,恒流的驱动电源成本占了比重的三分之一,影响LED在市场上的推广与应用。在白光的LED上串联4只白光LED,达到驱动的要求,例如SSL2101,就是一款尺寸与开关互相结合的驱动器,这是特意未来驱动电路所设计的,能够有效的调节光能力,进一步改善照明效果。当输入的电压从80转换到270VAC时,电流大于1A,就可以调整开关的频率,随着LED的广泛应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效率、高功率和低成本才符合LED的应用标准。
3 结束语
LED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高峰时期,驱动电流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要基于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使用寿命、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节约资本,为LED照明提供基本优势。高中生应该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对这方面的认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普雷,史永胜,史耀华,等.大功率背光源用LED驱动电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液晶与显示,2012,25(01):68-74.
[2]郑继雨,王伟.贴片式LED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特性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3,22(0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