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初探

2018-12-08何京鸿达州市第一中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总量排放量能源

文/何京鸿,达州市第一中学

1 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碳排量的逐步提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低碳经济强调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并加强对减少碳排放量技术的研究,最终完成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推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通道,加快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所能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也存在极大地差别。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尤其是煤炭的储量。但是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储量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为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我国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实现低碳化,另一方面还应该坚持落实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逐步完善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讲,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发展逐步趋于稳定,大众也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发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结构必然要经历一次改革。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我国先进的科技创新技术手段,积极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必须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加大对国外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其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教训,加大力度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量。

2 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2.1 走低碳化发展道路是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低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低碳经济的目标。低碳经济更有利于我国更快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降低碳排放总量就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地阻碍作用。但是在保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或者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加快对能源结构的优化,并逐步改变我国当前产业结构,提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难看出,为实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较快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转变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对科技的创新,这是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逐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对新能源的开采,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科学技术手段实现。

2.2 降低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总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节能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消耗,并获得与之前相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利用与之前相同的能源消耗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减排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逐步降低碳排放总量,但是就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来讲,更倾向于降低碳排放总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是处理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

3 低碳经济模式的具体实现措施

3.1 国家应该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整体观,也就是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第二,加快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快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并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两型社会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融合,需要将两者发展所需的技术创新体系融合在一起,减少污染排放,并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快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最大程度的降低碳排放总量,加快新型产业模式的构建。

3.2 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

一方面,我国有关低碳经济发展法律制度的建立应该以其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必须充分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此外,必须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还包括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承受能力,重视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的调查与研究。通过立法,能够有效的保障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这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文章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做出分析,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低碳经济模式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借鉴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的国情,切忌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刘中文,高朋钊,张序萍.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比较[J].企业经济,2011,30(03):62-65.

猜你喜欢

总量排放量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预计2020年全球碳排放下降7%,跌幅创二战以来的纪录!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山西运城:上半年一产增加值总量全省排名第一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