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运用新技术组织实施经济普查工作
2018-12-08李保华薛建娜
文/李保华 薛建娜
浅论运用新技术组织实施经济普查工作
文/李保华1薛建娜2
1.子长县普查办公室;2.子长县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
信息技术在普查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调查工作的质量。同时对普查工作基本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普查工作的难度。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技术组织实施经济普查工作的相关问题。
新技术;经济普查;应用
1 PDA在普查中的应用
1.1基于PDA的普查业务流程清晰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普查区划分和绘制、确定核查单位底册、PDA内容加载、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检查和校正、事后质量抽查与数据评估、综合表汇总、普查成果的开发与应用等8个阶段。PDA贯穿于业务流程的前六大环节。正式普查登记前,通过向PDA加载普查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品分类目录、指标解释、普查区图、核查单位底册等内容。在普查登记与数据采集阶段,普查员使用PDA现场核实单位,对于底册中有而现场不存在的单位,进行标识,对于现场发现的“新”单位,结合其证照信息在全区县底册中查找,确定其所在的部门名录,确认其是否从别的地方迁移来等,在全区县底册中还查找不到的单位,作为新单位录入清查表。对个体户,则以清查代普查;对四上企业,只核实其基本信息;对产业单位,核实其法人的准确性;对其他行业或类型的法人单位,在核实信息后,通过PDA为该单位现场定制一份以EXCEL体现的个性化报表文件,报表包含了该单位的底册顺序码、建筑物编码、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地址、行政区划代码、行业、机构类型、法人与产业对应关系等确定的信息,以及需要该单位填报的各种报表和内置审核公式,对其进行定位、证照拍照、普查指标登记。
1.2普查工作效率高,数据质量更可靠
使用PDA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将录入、编码和审核也一并进行,和传统普查相比,PDA中已有部分信息,可以直接使用不用重新录入。不仅把复杂漫长的工作变得简单,节省了后期大量录入工作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录入再生性差错机率。数据处理时间的大大缩短,也为后期普查资料尽早开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升了普查时效性。使用PDA对证照进行拍摄,有效避免了虚假单位,从而保证调查单位数据的真实性。
2 电子地图在普查中的应用
2.1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高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规定,普查区在统计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进行设置,普查区代码必须使用国家统一提供的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这意味着普查区的设置与我们日常的行政区划设置相对一致,再加上陕西省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良好,全省每年都定期地对行政区划边界进行维护和更新,所以在第三次农业普查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信息系统资源来开展普查的划区绘图工作,只需对原有的普查区边界核实确认,并对差错和变更的边界进行调整即可,工作量少且方便简单;而如果采用手工地图却需要白手起家,对全市所的普查区进行边界划分、地图绘制,从这个角度而言,普查采用电子地图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劳动,减轻了基层工作量。
2.2规范统一、可视性强
普查的手工地图随意性强,不容易统一规范,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普查员素质的高低。在以往的普查中,画图一直是划区绘图工作的难点。要画出一张规范的手工地图对普查员的基本要求如下:一要熟悉环境,能够准确界定普查边界,能熟悉区域内建筑物分布等基本信息;二要普查人员有一定绘图功底,能够在一张只有底框的白纸上画出普查边界近似边界线、相对准确地标出区域内道路、河流、田地、山脉等明显的标识物和建筑物,不同的图出自不同人之手,要做到统一、规范,难度可想而知。实践证明,第三次农业普查中,全市各区县(市)精心培训绘图方法、统一绘图要求、下发绘图模版、强化审核反复修改、并由乡镇(街道)擅长制图的人员操刀,才绘制出相对规范的手工普查小区地图,但是各地出品的普查地图也都各具特色,无法统一。而在本次农业普查中,陕西省利用了统计用地理信息系统里的资源,以高清卫星航拍图和道路导航图为底图,加载航拍实景,道路、房屋、田地、河流、山脉等各种要素直观可见,普查员只需要在系统中对原有的普查区边界核实确认、修正差错、调整发生变动的普查区边界,再绘制普查小区边界后即可由系统统一导出地图供普查使用,导出的电子版普查地图规范统一、可视性强。
2.3准确性高、差错修改便捷
普查方案要求,普查区域划分必须确保边界准确、地域不重不漏。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手工绘制普查地图对边界模糊的城乡结合部、行政管辖中的死角、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飞地等情况复杂的区域容易出现遗漏或者重复的情况,而手工地图审核又必须依靠人工将各张地图拼接起来,且因为地形、地物只是采用近似的曲线或符号表示,无缝拼接困难。
2.4一图多用、高效便捷
与传统的纸质普查地图相比,电子地图三大优点突出。一是方便保存。传统的纸质地图数量多、易损坏。据统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涉及全市1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00个村民委员会,涉及农户42万户左右,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近5000多个,按照每个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各一张普查地图计算,有一万余张普查地图需要整理存档,工作量大。而如果使用电子地图,优点显而易见。二是使用便捷。传统的纸质地图存档后调用查阅麻烦,利用率低。而普查地图电子化之后,实现了地图的电子化存储与管理,随时随地调用普查地图成为可能,解决了调用麻烦的难题。三是可用性强。普查区划分与绘图的电子化操作模式,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划分普查区,绘制普查区图。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化商业圈已经建立,多国的贸易往来都以经济实力为主要依托,然而对经济实力的评估体系中,经济普查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
[1]金美琳.大数据时代的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与研究[J].科技传播,2016,8(9):67.
[2]倪妍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数据分析方式的创新研究[J].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