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与防范分析

2018-12-08张志欣胡玉莹

新商务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影子实体银行

文/张志欣 胡玉莹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与防范分析

文/张志欣 胡玉莹

天津工业大学

2008年的次贷危机把影子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影子银行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影子银行有了更高的关注度。本文首先了解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主要研究中国式影子银行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防范风险的建议。

影子银行;实体经济;风险;防范

1 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向资本市场投入四万亿资金,引起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从2009至2011年连续三年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为满足要求与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合作,由此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而影子银行存在的高杠杆性、错配风险、少监管、无担保等特点可能出现触发系统性风险的“灰犀牛”事件。2010年以前,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8万亿以下,此后进入飙涨车道。中国2016年影子银行资产达6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017年初影子银行的比重又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引起了高度重视,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列入需高度警惕的“四大金融风险”之一;2017年10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上提出,未来重点关注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四方面问题。

2 影子银行在实体经济中的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比非常大,但是却融资困难,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补贴和减税等政策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和征信问题而难以通过银行渠道获得信贷,造成中国金融的二元结构,助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不可否认影子银行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其会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和消费的信心,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形成阻碍。影子银行在实体经济中的风险:

第一,虽然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问题,但是影子银行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其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缺乏专业的征信调查和风险控制体系,只能通过取高额的贷款利率作为资金承受风险的补偿。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第二,会引起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子银行的高收益性使得大批资金脱离实体经济,涌入影子银行,减少了对实体企业的投资,使得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的出现,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泡沫化繁荣。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实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三,影子银行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其本身就是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使得其自身有更多的资金处置权利,合理的规避了监管,当经济不景气,或者遭遇本国或他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时,因其具有高杠杆,其脆弱性将会迅速被放大,使得体系崩溃,最后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使得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第四,加剧了风险累积,拿近年房地产经济来说,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有关部门也采取了限制房地产贷款的措施,却并未得到改善,其原因就是有影子银行提供资金,但是房地产行业的热潮会逐渐退去,很多二、三线城市房子开始出现滞销,部分房地产企业已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一旦经济下行,房地产企业无法偿付融资成本,风险有可能蔓延至整个金融经济体系和实体经济体系。

3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建议

“灰犀牛”事件作为大概率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分析,摸清楚其潜在的风险,明确工作重点,掌握好与它的距离,并且学会从国外借鉴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第一,防范影子银行风险,需要推进金融机制的改革,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打破金融垄断,扶持新型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完善监管体制,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但在这过程中要把准脉,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让合适的金融机构去服务适合的实体经济。建立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二,提升金融的监管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完善立法是方法之一。要在法律上明确何为影子银行,并且明确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的权限,对影子银行的产品与业务做出细致的规定。把影子银行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实现监管政策对金融交易的全覆盖,不断增强金融监管合力。还要充分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职能,增强监管部门的配合、协调。2018年3月13日,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组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我国由分业监管逐渐走向混业监管模式,监管机构加强配合,提高监管力度。

第三,提高信息透明度,促使风险“看得见”。提高影子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解决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问题并不意味着坚决打压,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使其规范运作,阳光化运行。建立更完备的影子银行体系交易登记和信息披露机制,搭建统一的监管信息平台,采用新技术辅助信息披露,提高影子银行信息披露程度,只有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发生,提高影子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让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信息,才能防范风险于未然,确保影子银行平稳健康发展。

[1]庞岩.新形势下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风险及其监管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02):87-89.

[2]李锦成,樊明太.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轨迹、监管思路、改革意见[J].现代管理科学,2018(02):21-23.

[3]冯建秀.宏观审慎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4]陈武.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7.

[5]柳昕.影子银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6]孙国峰,贾君怡.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11):92-110+207.

[7]李怡霏.影子银行及其宏观审慎监管的中美对比及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8.

张志欣(1997.7—)女,汉族,山西阳泉,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京津冀高校绩效评价、空间溢出效应与协同路径研究(HE3006)资助。

猜你喜欢

影子实体银行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What a Nice Friend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和影子玩耍
“存梦银行”破产记
不可思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