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绿色发展路径分析

2018-12-08张志琪李妍天津科技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绿色

文/张志琪 李妍,天津科技大学

1 引言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十三五”期间,我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九大中也明确提出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绿色发展”已经提升到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位置。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改“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的老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京津冀经济建设。

2 绿色发展理念文献综述

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而且加之全世界的不断关注,它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各个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绿色发展”是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以往发展模式的“扬弃”,标志着人类将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更加科学的高度。

在既有的研究理论中,众多专家学者也对“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王玉庆看来,绿色发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要绿色化,二是绿色要创造发展。 蒋南平、向仁康则认为:“绿色发展的实质及内涵,应该定义在‘资源能源合理利用,经济社会适度发展,损害补偿互相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基础上” 郇庆治认为“绿色发展”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和定义:一是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它首要关注的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活动及其后果的生态的可持续性;二是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它首要关注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并重和共赢;三是环境/资源可维持的绿色增长,它首要关注的是使依赖或可掌控的自然生态能够支撑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GDP增长。而且,在对“绿色发展”的“3个层次”的理解和界定中,蕴含着不同国家和社会团体对“绿色发展”要求的依次递减率,即第一层次高于第二层次,第二层次高于第三层次。而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绿色发展是在第三个层次上被政治议题化和政策化的。 陶良虎、刘光远、肖卫康从政治角度提出,绿色发展是高层次的需要。“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文化发展角度看,绿色发展涵盖绿色文化,是有关绿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当下社会,倡导绿色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优秀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角度,绿色发展是普惠民生的发展。“绿色”强调环境的适宜性、舒适性,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是公平公正的实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从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实施绿色发展,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各方面,需要融合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治理等手段来协调推进。

3 京津冀发展现状

3.1 区域现状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口聚集区和经济核心地带之一,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咽喉位置,对于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京津冀地区存在的问题,例如雾霾导致的环境问题,人口集聚导致的交通拥挤问题,产业集中导致的区域内部资源分配问题,虽然近年来得到一定改善,但就其根本问题仍旧未彻底得到解决。区域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北京呈现环形分布,城市中心人口以及各类基础设施比较集中,加之各类交通、绿化等城市建设基于饱和,导致城市问题愈发严重。

而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区域划分主要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板块。在此基础上,《“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旨在与四大板块适应,最终形成“三纵两横”的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绿色发展寻求可行性的路径来引导京津冀的发展成为中国当下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

3.2 京津冀绿色发展瓶颈分析

北京市目前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其工业化比重较低,但是由于其人口众多以及机动车数量巨大所以尾气排放也是造成雾霾的一项问题。天津市利用其港口优势重点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工业,而在“绿色发展”带动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频频遭受重创,转型不及时最终导致失败。而河北省则是多年来依靠自身煤炭等重工业优势得以发展,但是却因为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得不对其采取措施控制燃煤,这就势必会对部分企业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经济的波动。除此之外,天津市、河北省还存在自身实力不足的问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端设备存在短缺,虽然京津冀三地相距很近,却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做不到优势吸引。高水平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等优质资源依旧流入北京市。这就造成了京津冀三地的发展落差,强者更强,弱者困于现状,无法得到更快提升。

4 国外区域治理经验研究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其城市人口和规模急剧增长。因此集中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圈和城市群。

4.1 英国

4.1.1 利用“核心区”带动“辐射区”

英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增长是一个“蘑菇”不断出现和“蘑菇”不断变大的过程。实际上,这是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普遍状态。根据城市“增长及理论”和“核心——外围”理论,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个极点上。这样,“核心区”必将优先发展,依靠自身优势在集聚效应下带动外围发展,整个辐射圈的劳动力、资金、技术都会向核心区集中,形成“增长极”或者“城市中心”。

4.1.2 优化区域环境,进行区域划分

英国是最早经历城市人口扩张带来的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进行区域规划的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在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约翰•拉斯金(John Rusbin)的带领下,英国开始了以回归中世纪的田园风格为基调的针对工业化城市问题的“工业美术运动”。尽管英国的区域规划囿于经济政策和资金等原因只是局限在了公共卫生和住房方面,比如中央政府制定了一些法规,授权地方政府改造条件恶劣的区域,然后规定街道的宽度以及新建筑的高度和结构。

4.1.3 优化政府管理方式——“合作者模式”的运用

在城市治理方面采取“合作者模式”,强调“多元参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其中对城市进行管理。政府从“划桨”经“掌舵”逐渐向服务方向转变。及至今日,合作伙伴组织已经成为跨越不同组织与利益团体的合作形式,成为城市与区域发展进程区域、城市、邻里社区等各个层面上进行横向联盟的整个与合作。

4.2 德国

4.2.1 城市区域划分,美化城市建设

而20世纪的德国在城市人口规模日益膨胀下,将城市划分为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等,使原有城市混乱局面有所改观。除此之外,发达国家也进行了区域内部空间塑造的过程,以“美化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发达国家的城市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和规模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可见,发达国家在解决区域规划问题当中,不仅关注城市内部功能优化同时也从美化角度注重空间布局的调整。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建立大量高校通勤的运输体系。

4.2.2 产业结构转型

在经历了中后期阶段的调整和转型之后,郊区化不断推进,形成了城市群和都市连绵带。产业结构方面也基本形成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其次,是制造业向高科技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德国的汉堡的产业中精炼石油产品、核燃料加工,船舶和航空航天制造已经占汉堡制造业总产值的68.6%。

发达国家城市整体规划顺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趋势,结合各自国家历史发展特点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建立城市群和都市连绵带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形态,而城市综合体等混合开发模式也对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空间功能的协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5 京津冀绿色发展探索路径

我国目前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和发达国家城市治理方面存在一定历史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足以说明各个区域要素之间的重要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因为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才形成对整个空间的影响。而针对京津冀三省区域关系的规划也应该以此为基准,通过合理举措实现三省空间资源有效、合理、可持续的利用,以实现三省相对均衡的发展。而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不是北京一超独大就需要结合当前状况在多方面进行调整规划。

5.1 优化区域结构,合理建设空间布局

北京的空间结构调整应该具有区域的意义,而京津冀区域层面的空间结构调整应为缓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和加快提升自身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首先,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不可避免的吸引外来人口,由此引发的城市人口膨胀现象显著,对此需要进行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而天津河北毗邻北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疏解北京的人口压力,而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引发产业集聚北京,则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引导,以京津冀为核心建立多个城市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处理好“三高”产业和城市群之间的关系,短时间内虽不能消除“三高”产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旧要依靠其发展经济,但不能放弃对其进行优化,剔除不必要的过剩产能,同时寻找良好扩散地点,远离人群。同时不能放松对绿化环境的建设。借鉴可发达国家城市综合体混合开发模式,实现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

5.2 推广创新模式,开发绿色新技术

北京凭借其技术优势,可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一是末端技术,即“三废”治理的环保技术;二是污染防御技术,即清洁生产的绿色技术。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创新,重视核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推进绿色技术纵深发展,实现有害技术向无公害技术的转变,并且把循环经济作为企业生产的主要模式,达到生产过程清洁化和生产“废物”再利用化。天津和河北则需要引进人才,同时虚心学习创新技术,在北京的带动下提高自我创新技术发展,努力缩小和北京之间的距离。

5.3 实现产业转型,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北京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和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努力实现向高科技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而河北省现阶段应减少传统产业的碳排放,重点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国家还应给予一定补贴和技术支持,推广绿色产业建设、生产绿色产品。在天津组织绿色营销并提供绿色服务,融合生态农业、清洁工业和绿色服务业为一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产业群体,构成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市场体系绿色转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仅要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求对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改造,而是要建设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

5.4 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相关制度政策

面对传统工业的强大实力,单纯依靠市场和企业还是不能够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转型,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奖惩并用,对于推行的绿色发展企业予以一定支持和奖励,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以及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进行整改和惩罚。同时京津冀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开征环境税、加快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同时尽快完善和坚决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对于违反有关环保法规的企业和政府进行追查。虚心学习发达国家“合作者模式”,掌握群众思想动向,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树立良好形象,起到模范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加强绿色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呼吁大家植树造林,参与众多环保活动,使绿色发展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京津冀区域绿色
绿色低碳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