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I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发展路径研究

2018-12-08麻艳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外语信念

麻艳梅

(佳木斯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引言

我国高校对于英语学科的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争论。目前高校在英语学科设置方面,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些高校依旧保持着文学以及语言学为主的英语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还有很多高校开设了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一些带有明显应用性的英语专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是为了特定行业提供应用型的英语人才。而英语学科从本质上将应当属于人文学科中的一种,其更为关注对学生智慧以及思维的培养,远远超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不过,现阶段很多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应用”而忽视“人文”的问题。

由于目前英语工具论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很多高校在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将技能训练课程设置过多,但是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相对较少。正是由于受到这样的课程设置影响,导致学生出现知识欠缺以及技能单一的问题,而且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弱。而通过引入CBI教学理念便能够很好解决上述问题。CBI教学理念更加重视语言的表达要与内容相互融合,将其应用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将英语技能训练、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使三者之间不断促进,确保人才培养效果进一步提升。

不过,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学者还发现,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入,要求教师也应当有所转变。同样,通过利用CBI教学模式对外语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外语教师自身如何发展这一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在教师自身发展中知识发展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所以,在CBI改革背景下对外语教师知识发展的路径加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CBI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生态学理念之中,将教育看成是全面且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之中不同因素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CBI理论提倡把学科学习和语言学习相互结合,从而使之前语言学习的状况得以转变,确保语言能够成为重要的工具而应用至学科学习过程中。基于CBI改革理念的英语课程属于英语教学系统之中极为关键的部分,其是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让英语能够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密切联系,这样更加有利于维持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可以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效果。英语不仅仅是单独的一门学科,其转变成了教育生态体系之中极为关键的组成,成为了可以和其他学科发生紧密联系的部分,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才能持续推动国内高校基础英语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同时还是CBI理论的践行者,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而且学科长远的发展也和教师自身发展存在紧密关联性。所以,在CBI改革的背景之下,对于外语教师发展同样有了新要求。

外语教师发展包含有自身发展以及专业发展,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以往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主要为语言知识,同时还拥有较少的教育教学知识,而且教师取得的发展也多是偏重于知识类自我发展,较少涉及专业发展。在CBI改革之下,要求教师拥有更为全面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二、CBI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外语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

确保教师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发展,最为根本的影响因素在于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这也是教师知识发展的内在动因。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属于一种内在信念,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潜能影响极大的因素。基本上每一个外语教师均拥有自我发展意识,不过,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外语教师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导致其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而在CBI改革背景之下,对于外语教师知识发展又提出了全新要求,导致不少的教师出现了抵触情绪,对教师自我发展的期望以及实际行动均带来了消极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改革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要让外语教师建立起坚定的信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师的信念属于对认知影响最为重要的潜在机制。要想确保教师获得良好的知识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的效果,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内在信念。Pajares认为,外语教师自身信念要较外语教师的知识对其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更大,所以,外语教师信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知识发展情况。由于CBI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学在内容方面和之前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使得课程教学的大纲、方法等很多方面都出现改变。如果这些外在因素与外语教师所拥有的信念出现一定矛盾,要求教师应坚定自身信念,这样才能进行自我反思,才更加有利于外语教师知识发展。要是教师没有树立坚定的信念,他们便会对CBI改革下教师知识发展要求有所抵触,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自我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念,以更好推动外语教师知识的发展。

第二,应当强化自我规划。当外语教师拥有了坚定的信念之后,教师需要把自身的情况与CBI改革工作相互融合,全面开展自我规划,同时在坚定信念指引之下不断强化规划。在CBI改革的背景之下,不仅要求外语教师应当拥有专业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拥有学科知识。所以,要求外语教师应当依照具体情况以及自我发展方向,认真、全面地加强自我规划,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师知识发展。

(二)构建基于课堂关键问题探究的教师—学科共同体

教师—学科属于实践共同体类别,其是由教师所组成的一项团体活动,当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将自身的教育以及知识资源分享给其他教师,并且处在共同体之中的教师还能够产生影响,进一步促进教师知识发展。从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够将知识划分成为显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在CBI改革背景之下,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均属于显性知识,不过,如果想把语言知识、学科知识等融合在一起,便要求外语教师应当拥有一定的隐性知识,而教师所拥有的隐形知识同样也会落实在实际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所以,通过对课堂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究,更加有利于CBI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的发展。基于课堂关键问题探究的教师—学科共同体,最为重要的便是对课堂中一些关键问题加以探究。教师能够在共同体之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反思的讨论,在不同教师探究的过程中便会把一些隐性知识逐渐变成显性知识,从而也会更加有利于外语教师知识发展。另外,在共同体之中,不同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存在差异,这样才可以使得不同成员间针对学科知识完成探讨工作,并且在交流与沟通时还能够形成新的认识以及新的成果,从而更加有利于外语教师知识的发展。

(三)强化职后教育工作

外语教师开展职前教育主要为了进入相应的岗位做准备,其目标是提升教师岗位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但是,职后教育则是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职后,为了能够进一步适应工作改变,持续学习新理论以及新知识。CBI改革是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对外语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师需要拥有足够的语言知识以及学科知识,所以,要想确保外语教师知识发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应当强化外语教师的职后教育工作,从而确保外语教师的知识储备得以拓展。

针对外语教师开展的职后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不仅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研讨方式确保外语教师的知识得以发展,还能够让外语教师参与到和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之中,参加和CBI改革相关的学术会议,确保外语教师的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结语

在CBI改革理念之下,外语课程属于教育生态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将外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是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不过,在CBI改革的背景之下,对于外语教师的知识要求同样有所提升,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CBI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知识发展的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外语教师能够尽早适应CBI改革要求,确保外语教师的知识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1]胡宇.CBI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海外英语,2016,(16):12-15.

[2]刘静.CBI改革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3]陶芝俭.CBI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及启示[J].北方文学(下旬),2017,(5):241.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外语信念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为了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围墙的信念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