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方法

2018-12-08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物理学经济学规律

李 静

(河北医科大学 医用物理教研室,石家庄050017)

物理经济学这一理论是由M.F.M.Osborne在1997年最早提出的。同年七月份,首个该学科的研究所在布达佩斯建成;六年后,物理经济学的研讨大会在华沙进行。通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尤其是这几年来以标度理论、湍流理论为代表的理论成果在经济领域广泛应用,涉及到了国民GDP、人口经济以及国民收入等各个方面,以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成果愈发丰富。

一、物理经济学产生的渊源

经济学发展之处,许多经济学家比如Walras以及Pareto等就设想把物理学的发展成果与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他们试图将每一个经济体当作为物质点,将物质能量由经济效用进行代替,之后运用物理学当中抽象的方法来对经济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演变,最终,经济层面得出了类似于物理当中“均衡”的这一理论。L.Bachelier依据经济研究数据得出Brown运动这一结论,之后,Osbome以及Samuelson两人更是采用随机方程对经济价格的变化进行了一种动态的描述,这可以说是为之后的经典资产定价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Mandelbrot在对棉花的价格进行探究时,发现价格与时间的推进出现自相似的规律,这能够用幂指数规律进行描述。同时,在物理学层面,人们早就发现了一些与幂律相关的“临界点”现象,比方说水文特征。其后Mandelbrot根据这一规律在十年后得到“分形”理论。这一理论在物理学界产生巨大轰动,当时大多数学者认为分形性质可作为一种普适规律。经济学层面,人们更是发现价格与时间之间有这一规律,然而,这一规律没有科学的数学工具展开解释,专家们只是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异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为经济学带来巨大的变革。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价格的频繁变动,导致经济的波动性增强;而且不断增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更是促使大型数据库的产生,人们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这一系列的分析工具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对经济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发现经济规律。

二、物理经济学的方法论

(一)现象逻辑法

经济学采用“现象逻辑”的方法,经济学家在进行研究时经常在经济体系当中采用一些重要指标去研究经济现象,之后再进行分析归纳,寻得经济规律。为了使得经济理论更加科学、完整,相关专家又通过建立模型、提出假设、运用数学工具等方式寻得展现经济规律的表达式。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首先,选取的数字具有主观性;其次,比如就业与失业关系的探究、法律制度、历史背景等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的;最后,推理过程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模型关系所要表达的经济含义并不准确,Gauss系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二)归纳演绎法

物理学研究的过程其实是进行归纳演绎的步骤。第一步是从现实的客观实际入手,通过对数据的提取、归纳分析、建立模型等多个步骤对所展现出的规律进行客观的反映,最后采用物理实验的手段对结论进行说明、检验。检验之后若发现规律是正确的,那么再采用演绎的方式展现物质最根本的性质。同样,物理经济学也应是对于现象逻辑导向的一种归纳演绎。比如,通过统计物理学能够发现温度、距离等关键的物理指标具有许多临界点,这一系列的临界点周围的一定区域即吸引域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对物质起着支配的作用,这一规律就是普适规律。依据普适规律的差别,系统能够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归属于一个类型的系统具有类似的物理特性。

同样,通过对于物理经济学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这种临界现象亦是普遍体现在经济系统当中,它与经济变量的自相拟的特点以及无特征标度的现象向适应,为此,我们能够在研究临界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之上,发现更多的同种种类系统的普遍演变特征。

(三)类比法

物理经济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根据物理理论展开类比研究。这一比较推理行为的应用将我们的眼光由局部扩大到整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促使我们从更加宽阔的视角发现客观经济规律产生的原因,从而再通过物理学领域相对完备的理论成果,发现并解决经济层面的一系列问题。比如,通过系统物理学,我们能够发现,几乎所有的系统在达到106数量级以及内部结构繁杂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幂律性质;同样,经济亦是如此,作为一个由大量的经济个体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系统,它也具备幂律特征。同样,通过经济物理学的一系列探讨,我们能够发现大多数的经济变量确实具有这种规律。

三、物理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缺乏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

逻辑方法论的现象性及其对现实的导向作用,使得物理经济学成为“实用”的科学,备受人们的称赞。但是,同行为金融学差不多,当前对于物理经济学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对于表层的发现之上。在这一层次之上,学者们可以对于许多经验实现共识,但是在寻求问题的本质时,却过度分散。换句话说,对于现象背后所产生的原因以及作用机理等方面十分零散,没有统一的定论。因此,物理经济学不仅仅缺乏像现代物理学那样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许多具体的问题也没有解决。

(二)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对于实现物理经济学更好的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的研究体系以及构造合乎逻辑的推理系统。在这一领域,K.Ilinski在2001年提出的金融测量理论进行了一个非常好的说明。该理论改变了传统理论那种太过抽象的情况,并且把十分复杂的金融体系进行了合理化、简单化,不仅仅对量子物理进行了逻辑演绎,保证了理论框架的完整,同时更是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相包容,因此,它在未来具备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物理经济学的体系将会不断演进

这些年来,系统科学的进步使得物理学层面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以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等为代表的演化物理学渐渐取代原先的牛顿力学、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等传统物理学,演变为现代物理学的主流。同样,复杂性也给经济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济不再只是维护市场稳定、实现供求均衡的目标,而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个体一直处在动荡的形态当中,每一个个体按照其对于将来的预测以及别的个体的行为做出对应的反应,最终进行持续学习以及实现适应环境的目标。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全新的经济结构以及作用,它们所构成的经济体系、行为等核心因素也会出现变更与重组,最后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处于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演变过程当中。

总体来说,物理经济学要想更好的进步,必须建立在均衡、稳定等假设条件以及传统经济学的结构、生命周期等一系列生物学概念的的基础之上,按照特定路径,进行依存发展,实现最新的经济学体系。这样,物理经济学更是会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实现与经济系统相适应的演进历程当中,用自组织方法论代替原来的还原性方法论,之后对生物学、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运用,根据实际的情况,利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当前经济学当中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使人们更好地参与到实践当中。

[1]曾永寿.马克思经济学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代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1-18.

[2]姚先国,陈伶俐.关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若干问题[J].商业研究,2010,(4):5-9.

[3]刁海青.关于物理学在经济学发展中所处地位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34-135.

猜你喜欢

物理学经济学规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美食物理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