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对策简析

2018-12-08张羽辉

新商务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

文/张羽辉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对策简析

文/张羽辉

中共沙河市委党校

我国的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保障,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县域经济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县域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当前经济情况;对策

县域经济的概念是我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来的,县域经济是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作为发展的基地一种区域性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力量.我国县级行政区的面积巨大,人口众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整体经济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不但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1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已经占了全国国土总面积的九成以上,人口也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六成以上,县域人口比例也是逐年的提高,县域地区经济的进步对我国整体经济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县域地区的生产总值也是逐年提高,为国家创造了很多的财政收入。

随着时代的进步,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优势也逐渐的彰显出来,全国百强县无论是生产总值还是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县域经济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是刻不容缓的,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县域地区的经济可以稳步的提高。

2 当前经济情况下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情况下存在不平衡的特性,首先,不同的县域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基础好的县域地区发展速度快,经济规模扩展迅速,财力雄厚,而经济基础差的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很缓慢,资源也相对匮乏,导致了不同县域地区之间经济的差距非常大,其次,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要大大的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在发展上没有产生协作的效应,协作机制不明显,在经济发展的形式上相互独立,这一方面限制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我国整体整机的发展进程。

2.2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县域地区还是以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工业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不但产业规模小,发展的层次也不高,没有与时俱进的将科学技术引入到产业之中,产品的品质一般,深度加工的能力也很薄弱,在市场上也缺乏竞争的力度,严重的影响了县域工业的发展速度。

其次,作为大多数县域地区主要产业的农业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县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第二,很多县域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很分散,还是以家庭式经营为主,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第三,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融合度较差,第四,县域地区人口规模虽然不小,但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得比重过大,制约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2.3民营经济不发达

很多县域地区的民营经济还不是很发达,首先,由于县域地区人口教育水平和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所以经营理念也比较保守,民营经济的主体还是以餐饮业为主,而且管理的制度也不完善,发展的前景十分有限。其次,县域地区很多民营企业不但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的品质也不高,而且也缺乏融资的渠道,大大的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所以县域地区民营经济的改革是尤为重要的。

3 当前经济情况下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

3.1正确树立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我国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而县域地区是“三农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所以发展县域地区的经济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转变陈旧的发展观念,在发展中突破创新,加大对经济落后的县域地区的政策扶持,减小县域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加强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合,提高两者的协作效应,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3.2优化产业结构

要优化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首先要深度的研究市场变化,再结合县域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的产业经济,打造出符合自身经济特色的发展道路,将自身的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第二,在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扶持培育重点的企业,第三,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将科学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根据市场发展农产品,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第四,加快县域地区工业的发展速度,让城市工业带动县域地区工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3.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县域经济要全面提升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提高县域地区人口的教育水平,科学的引导县域地区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理念,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植力度,完善民营经济的优化改革,为县域地区的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大力培养民营经济的核心人才,为县域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性的人才资源,比如管理型人才,科学技术型人才以及开拓市场型人才,让这些人可以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带头的作用,积极的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形式,为县域地区打造出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使县域地区的经济实力可以稳步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尤为重要的,也是发展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条件,是一项长久的发展任务,在未来,县域经济要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将创新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当中去,将市场的发展和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1]江铃,荣秋艳.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2(5).

[2]梁植松.珠江流域整体开发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2010(1):27.

[3]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企业经济,2013(2).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