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
——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统计为例
2018-12-08兰小强
兰小强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管理信息中心,北京 100830)
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两大支柱之一,由国务院各部门组织实施。部门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以此为依据的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部门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也是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作者结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统计工作实际,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和统计数据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以使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真正成为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近年来,在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统计数据质量在逐年提高。但是也应当看到,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缺报、漏报、迟报、瞒报、虚报、拒报等现象时有发生,统计数据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真实性方面: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涉及利益、政绩等一些指标数据上,如测绘服务总值、劳动报酬等,人为干预比较多,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
2.准确性方面:一是有的统计人员对一些统计指标没有正确理解而造成填报的数据出现问题;二是有的统计人员不够认真仔细造成填报的数据出现问题。
3.完整性方面:一是报送单位不完整,如每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统计报表所需报送的单位基本都有一些单位未报;二是统计报表不完整,每次总会有一些单位漏报个别统计报表;三是指标数据内容不完整,每次总会有一些单位漏报或不报部分指标数据。
4.及时性方面:每次总会有一些单位不能按时报送统计报表,延误了最终测绘地理信息综合统计数据的发布时间,致使统计数据的使用受到影响。
二、统计数据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我觉得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对统计工作不重视,依法统计意识不强。有些单位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上级有布置,就临时派人应付了事;有些单位对统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不到位,机构不明确、职责不落实、人员不稳定,对上报的统计数据不进行认真审查。
2.统计数据填报缺乏准确的依据。有些单位还没建立统计台账,原始记录不全,不注重、不善于从会计报表、日常业务工作中或行政记录中收集数据,需要上报统计报表时只能拼凑应付;有些单位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交接不清,历史资料混乱。
3.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有的统计人员对测绘地理信息业务不熟悉,无法准确理解统计指标的内涵;有的对统计业务不熟悉,对统计的方法制度、指标体系的构成、统计口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等一知半解;有的对数据收集渠道和指标逻辑关系不清楚等。
4.统计工作检查力度不够。目前上级统计部门很少深入基层单位检查统计工作,无法准确了解统计数据的生产过程,基层单位也不能明确认识到自己工作存在的问题,统计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统计报表制度不够完善。现行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报表制度中的一些指标含义不清晰、解释不详细;部分指标之间逻辑关系比较复杂,填报困难,数据整合量大;有些指标设计不够合理。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就如何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依法统计意识。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决策者和管理者正确把握形势、客观剖析问题、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统计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把统计工作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加强管理。要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自觉遵守和切实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依法统计意识。统计人员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守统计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
2.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统计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必须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首先要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按照测绘地理信息统计的有关规定,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统计机构,明确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和统计职责,确保统计工作机制的协调有序。其次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历史资料台账和统计资料档案,切实做到数出有据、真实可靠。同时,要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整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等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3.加强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统计数据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是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统计培训,在培训中要紧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讲求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内容要以统计指标的含义、范围、口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统计报送系统使用操作以及以往统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工作实务为主。要利用会议、培训等形式开展业务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还要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将一些培训资料放在网上,供未能参加集中培训的统计人员下载学习,不断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4.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的功能,将其逐步建设成为功能强大的统计业务综合平台,实现数据处理、传输、存储的自动化、高速化、网络化,降低统计数据在人工处理、传输、存储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性差错,切实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负担,提升统计数据生产能力。要不断丰富完善政府网站统计栏目,将其建设成为统计业务处理与信息互动的平台。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利用会议、培训等机会加强与统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收集、反馈基层单位对现行统计制度、统计报表的意见,及时采纳合理化的建设性建议,不断充实、完善统计制度。要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单位名录库,准确掌握统计单位的基本状况,提高统计单位的可核实性,及时做好名录库的更新维护,确保统计单位全面准确,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5.不断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和调查方法。统计报表制度是统计工作的技术规范,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报表制度是保证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要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按照管理的实际需要,及时对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修改调整。指标设计不要贪大求全,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要既能满足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和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工作的需要,又能减轻填报单位的负担;要对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等进行详尽清晰的说明,所涉及的数据来源要有出处,便于操作。在完善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是全面定期统计报表法,调查方法单一,若有一些单位不报数据就会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因此,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对象,逐步建立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适当减少全面统计报表,采用抽样、重点、典型等调查方法,既能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丰富的资料,又能减轻基层填报的负担,对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6.加强统计数据审核,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数据审核和质量监控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对统计数据进行逐级审核,统计员自己审、部门领导审、单位领导审、上级统计机构审,各负其责,审核可以采取从源头审、通过比较审、根据经验审等方法,要做到层层审核、层层把关。要对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等数据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把关,所有数据都要做到有据可查。
7.加强统计工作检查,开展统计工作考核评比。检查和考核评比是促进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各单位统计工作的检查,主要检查统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情况、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统计任务完成情况,特别要检查上报的统计数据质量情况。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做到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检查后要将结果及时通报,对统计违法行为,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处罚力度,加重统计违法的成本和后果。这样势必会促进被检查单位加强统计工作,有效提高上报的统计数据质量。在检查统计工作的同时,要对各单位的统计工作进行考核评比,鼓励先进,督促落后,上报的统计数据质量要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内容。要把统计工作检查和考核评比情况作为各单位年度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领导重视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质量也会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