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阈下档案公共服务路径研究

2018-12-08吕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海量档案馆公共服务

吕娜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档案信息的公共服务功能是伴随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正以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改变着世界,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也应当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优化档案资源,以高新技术提升对档案信息的整合能力,构建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1 大数据理念的概述

大数据简单理解就是信息爆炸带来的海量数据资源,这种数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无法通过常规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和处理,但是借助新的处理媒介,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更强大的洞察力和决策力[1]。大数据并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技术概念,更是一种新的科学理念,它的战略意义也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技术掌握海量数据信息,而是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加工,使之实现数据增值。

2 大数据视阈下档案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大数据是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人类世界后的又一次技术和理念变革,它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数据信息量的变化上,其次量变引起质变,数据信息总量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引发信息形态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也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2.1 海量数据信息的指导服务

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动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带来大量的电子档案,而海量的档案资源形成规模庞大涵盖范围极广的档案资源库,能为党政机关、社会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普通人民群众提供各种专业性指导,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公共服务不再是“王谢堂前燕”,而是开始了无差别、大范围和非歧视的公共服务。

2.2 大规模数据的保管服务

保管功能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而大数据背景下的保管功能不仅仅指掌握海量数据,还包括快速有效地获得更多数据。现代数据信息的保管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文档,而是增加了多种形式的载体,如磁带、磁盘、胶片、光盘和芯片等。数据信息的保管类型也不再集中为文字形式,而是出现了更多音频、图像、视频以及实物档案。信息技术和载体的应用加快了对档案数据资源的处理速度,也为以大馆藏为目标的档案公共服务打下了基础。

2.3 海量数据资源的决策服务

大数据的真正含义并非局限于海量数据这一概念,其本质更多体现为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加工处理,提供强大决策力。因此可以说决策功能是大数据的核心功能,也是海量数据信息的最大价值所在。大数据之所以和小数据有本质区别,就在于其准确性,即人们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从完整而混杂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更接近事物本质的信息。因此大数据视阈下的档案公共服务核心功能是能为当事人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从而提高其决策能力。

3 大数据视阈下开展档案公共服务的有效路径

综合所述,大数据视阈下的档案公共服务具有数量巨大、涵盖范围广、处理速度快、载体丰富多样和社会价值高等显著特点。因此借助大数据技术和理念开展档案公共服务,应当立足档案馆职能定位,突出档案特点,以技术优势凸显文化优势。

3.1 敢作敢为,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大数据和云计算、云储存等技术方式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海量数据信息是建立在先进技术方式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同时又能促进技术方式的革新和发展。在当前信息时代,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本质因素,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2]。对于档案公共服务来说也是如此,传统纸质文件档案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信息的储存、整理和分析需求,而建立数字档案馆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档案馆要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首先,要积极引进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大力推进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进程,使纸质档案向音响、影视、图像和实物档案转变。其次,加强对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加工深度。对档案馆的信息技术进行升级革新,提高图片分辨率,增加视频储存和播放格式,优化信息检索功能。再次,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展开服务。如利用智能手机功能,在手机客户端、微信群、QQ群和微博等多种社交网络平台展开业务指导,对公开化的党政信息、行业信息、文化和教育资源进行多渠道上传,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信息技术指导[3]。最后,创建交互式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深入群众,对档案公共服务进行市场调查,接受群众对档案公共服务产品的反馈和评价,吸收市场意见和建议,确保档案公共服务的供需信息对接。

3.2 解放思想,积极推进观念创新

思想引领行动,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才能实现产业创新,在档案公共服务领域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高达发达的今天,大数据理念已经渗透各行各业,顺应时代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固守成规必然会被时代抛弃。当前部分档案馆对大数据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健全的公共服务意识,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和推广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应对这种局面,档案管理层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大数据思维,把大数据理念应用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服务中去,努力开发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通过观念革新做大数据资源库。以大数据理念推动思维创新,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档案馆模式中,而应当跳脱出来,建立大馆藏思维,以做大档案资源为首要目标。

第二,通过思维创新建立市场意识。传统的档案馆工作模式缺乏服务意识,很少考虑市场因素,而在大数据理念的推动下,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应当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准,在市场竞争中大胆创新,开辟公共服务新模式,吸引特定消费者,培养专属消费群,树立档案公共服务品牌,提高档案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档案公共服务的经济利益。

第三,以市场意识推动长效机制。树立市场意识,强化服务观念,增强档案馆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为建立数字化档案馆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推进高效率高质量的档案公共服务模式为长效机制。

3.3 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管理创新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档案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制度改革也是传统档案馆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认识。

第一,建立和大数据时代相符的档案管理战略,大数据理念强化了档案的指导和决策价值,因此满足大数据要求的档案公共服务,首要一点是贯彻档案公开原则,将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据信息切实地发挥服务功能,提升档案的时效性。

第二,降低档案查阅和利用门槛。除了部分私密档案、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外,增加档案的公开度,推进档案解密。档案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到期档案和解密档案比率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社交平台增加档案公开比重。

第三,构建共建共享档案数据库。档案馆通过资源整合、在线移交、实时查询的模式构建档案公共服务平台,简化档案接受和整合程序,扩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民生档案,充当各个立档单位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信息需求的桥梁,推动行业档案数字化,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海量数据信息[4]。

总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理念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的公共服务应当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强化档案的服务和指导功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档案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猜你喜欢

海量档案馆公共服务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