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2018-12-08孙婷南京大学
文/孙婷,南京大学
引言
自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至今还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关于这场危机发展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是一种新的金融体系——影子银行体系。影子银行首次被提出是在美联储的一次会议上,而随着影子银行体系不断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为其提供内在的发展动力,以委托、信托等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开始迅猛发展。而影子银行大规模的扩展,不仅导致信贷的规模、利率水平、资产的价格受到影响,还使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正是他的出现给我国货币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首先,我们对影子银行的相关知识做一定的了解。其次,我们了解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哪些干扰。我们可以从对银行信贷渠道、利率传导渠道二方面入手。最后,我们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使影子银行更好的发展。
1 浅析影子银行的相关内容
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相对于西方,我国的影子银行的构成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别。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影子银行的范围还没有一个共同的认实。我国将影子银行一般以2个标准进行划分:第一个就是从业务本身出发,能够进行信用创造业务或银行表外业务的都叫做影子银行。第二从监管的角度出发,若有关金融机构和一些相关业务并没有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这也被称为影子银行。还有些人将影子银行分为三部分:一是商业银行的外表业务;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是民间金融。
2 了解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干扰
2.1 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
影子银行的出现大大减弱了央行的信用调控,传统的商业银行的活动要受到央行调控的影响,在传统的信贷传导机制中,央行借助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等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控制着基本货币和货币的乘数,最后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不断加强与影子银行的合作,不断对金融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扩大其自身的资金来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敏感度也不断下降。银行利用银行的可贷资金去控制市场的难度也逐渐加大,银行的信贷传导路径不断被减弱。影子银行对信贷传导的影响还体现在使其出现非对称性。当我们实现紧缩性政策时,企业和人们对影子银行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大,在这个比较下,影子银行对经济活动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反之,其影响就较小。综上所述,影子银行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信贷传导的影响较弱,而对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较强。
2.2 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
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敏感程度,加大央行对货币供应量调整的难度。在最近几年里,虽然政府频繁的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资金的发展规模,商业银行借助影子银行的体系,扩展其自身的融资渠道,传统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这就使市场利率与央行的预期发展有一定的偏离。
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在运行过程中最大的特征就是融资短投入长,一旦市场预期有点风吹草动,影子银行的融资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这就会导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发生。在这个问题的反作用下,投资者就会不断去强化其预期,使资金链更加紧张,最后使其运行模式崩溃,并对市场利率造成很大的冲击。
3 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3.1 根据实际情况实时的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做出相应的调整
央行在进行货币政策制定的时候一般以货币的供应量作为衡量的标准,而货币的供应量也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最终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对货币供应量进行统计时一定要注意他的精准度和科学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水平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选择的环境,所以央行应该实时关注其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它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促使金融资产的形式朝着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传统银行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减,而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所以央行应该全方位的建立一个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监测系统,加大其监测的覆盖面积,把民间的一些融资、银行一些外表业务等都覆盖在内。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管理,将金融市场的风险降到最低。
3.2 增加存款准备金的计提范围
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促进大量的资金不断涌入影子银行,再加上银行对自身的内部业务不断的进行调整,不断的扩大其合作的机构。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主,存款准备金的统计口也应该及时的做出调整,逐渐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货币供给统筹的范围内,确保存款准备金的调控能力。目前,我国所实现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的政策,主要针对的就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其划分的标准是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然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革给影子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银行的主导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货币必须根据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不断,不断调整并深化差别存款准备金的相关政策,根据内部不同的业务,合理、科学的制定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3.3 深化利率市场改革,优化货币传导机制
如果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探究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货币传导渠道是最直接有效的传导途径,是国家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最
有利的“武器”。但是在我国利率长期都受到很严的管制,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利率市场有了很大的改变,贷款利率已经完全被开放,但在存款利率方面仍然还受着管制,这也导致金融资产的价格受着严重的扭曲,制约着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很多学者都认为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可能是由市场逃避利率所导致的,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利率市场的改革力度,全面取消利率的管制机制,是金融资产有独自定价的权利,可以让利率可以真实去反映金融资产供应的现状,从而全面开启货币传导的渠道。
3.4 政府不断完善有关影子银行的法律法规
金融市场的运行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应该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发展前提,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和法律规则,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经济行为等,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干扰,也大大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虽然,我国已经为此颁布了多种法律,但是由于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过快,所以在法律方面还是存在这很大的缺陷,目前的法律还无法使影子银行更健康的发展。所以,我国目前首要任务就应该加快对其法律的建设,根据每一个影子银行的现状和特征,制定出有正对性的法律法规,把握好影子银行产品资金的运营情况,建立权钱责任制度,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借贷信用档案,这样就可以保证影子银行可以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子银行的不断发展,其信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货币的供应量,但也导致央行在制定货币的时候指导口径会出现偏差,货币政策工具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不仅在资产价格调控时难度加大,还会导致货币政策所制定的目标难以到达,传统的信贷渠道受到扭曲,货币统计量失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影响。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寻找方法去不断的解决,希望我们在不断的研究中,促进影子银行更好的发展,给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程中海,周娟娟.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对外经贸,2017(09):105-106.
[2]李官阳.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D].深圳大学,2017.
[3]侯志杰.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