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2018-12-08李达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文/李达,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对各级事业单位日常活动所涉及到各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包括了预算、分配、调剂以及使用的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它的财务管理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合理的进行单位预算的编制,将真实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第二,通过合法的手段去增加事业单位的收入,并不断节约各项事业的支出费用;第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核算效率和质量,并不断提升资金的使用率,让等量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第四,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并重点进行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所以可以看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对整体单位的发展尤为重要。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在对收入预算进行编制之前,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对前一年的预算收入状况预计预算执行力度进行全面分析的,以此作为下一年的预算参照,同时在对支出预算进行编制时,通常情况下需要对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有一个充分考虑,诸多事业单位在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现象,比如在实行绩效考核时出现赤字预算的现象等,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是无法将实质性作用发挥出来的,从而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对预算监督机构的支出预算开展监督与评价,致使事业单位出现浪费资金、随意引用资金的现象出现。
2.2 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都必须经过预算方案编制的这一环节,但这一过程中的资金筹划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这主要提现在一下三点:第一,内部资金使用的预算申请工作过于简单,缺乏一定的严谨性,这也让不少部门产生了谎报资金项目的念头,从而影响到整体的财务管理。第二,财政资金项目分工管理难以平衡,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划分农业、卫生、教育等不同项目的管理,但它们的分工项目没有严格的按照社会发展要求进行论证与综合平衡。第三,部分具有针对性的财政专项资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随意性,使得整个财政资金统筹规划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不利于资金利用率的提升。
2.3 监督机制不完善
很多事业单位对财务监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事业单位由于其公益性的特点,工作重点往往侧重于年度考核,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完善。
2.4 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会计素养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财务知识陈旧、财务观念落后,且缺乏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架构,会计核算的方法严重落后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有一些非专业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基本的专业财会知识,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法进行规范的财务管理。
3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预算制度
优化预算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水平,事业单位需要依据成本效益的原则来进行工作,科学合理的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经费预算进行编制,力争把各个收支都归入到预算管理中,从而约束事业单位活动开展。对预算审批流程的调整都是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将预算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管理人员的身上,严禁任何人更改预算或是追加预算。加大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得到有效监督,因为预算编制牵涉到各个部门,因此需要各个部门都参与到财务部门中,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工作,对于一些重大支出要积极主动的上报给财务部门,进而保证财务部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制度,可以使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
3.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
要彻底的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力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应该生搬硬套,而是在以国家宏观管理的基础,有效的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注重管理制度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以通俗易懂地方式进行财务制度条文的描述。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应该受到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少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此外,还必须确保资金的安全,重点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管理,并定期进行资产的核对,保证资金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3.3 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构
建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中的资金进行充分管理,为了切实提高资产的运作水平,防止资源浪费,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可以构建一个联动机制在资产运作与预算管理之间,从而形成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同时,还需要构建一个内外资产管理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充分依据事业单位的自身需求,来构建内部资产监督管理机制,需要交由指定的负责人开展工作,对于出现违规情况,需要严格对待,监督机制的设置可以在定期内将资金利用情况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若是发现有违规操作,纪检组织需要对其做出相应处理,从而达到警示的目的。
3.4 对财务报告制度进行完善,并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新规定,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会计报告体系,应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决算报告应当包括决算报表和其他应当在决算报告中反映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事业单位应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新的财务知识,更好地了解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财务工作能力,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 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单位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事业单位的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为事业单位改革财务管理制度指出了发展方向,促进了现有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应积极引入新准则,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解决目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事业单位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桦.提升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OL].现代交际,2016(0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