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草》两英译本对比赏析

2018-12-07魏清云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野草

【摘要】散文《野草》在语言表达、段落结构和篇章风格上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张培基和刘士聪的译文各有优点,本文从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赏析,探讨散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散文翻译;《野草》;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魏清云(1993-),女,河南鶴壁淇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翻译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野草》是夏衍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作的一篇革命性、哲理性散文,用柔弱却充满能量的野草象征当时民众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翻译时既要准确把握原文语篇意义又要展现原文创作风格。本文选择张培基和刘士聪的译文,从词汇、句式和语篇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词汇选择

《野草》的语言朴实凝练,两篇译文都达到了忠实的效果,但结合语境,刘译在选词上更准确。

例: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张译:Some said jokingly, “The fierce-browed guardian gods to Buddha.”

刘译:Another one says half-jokingly, “The Buddhas guardian warrior.”

在翻译“金刚”一词时,首先要理解原文中的金刚指的是佛教中的四大金刚,即佛祖身边的四大护卫。张译突显了归化的策略,运用“god”这一目标语特有的文化词汇,使目标语读者更易接受,再加上形容词“fierce-browed”,生动地传达了“金刚”的形象。刘译中运用“warrior”一词,意味“战士、勇士”,加上“Buddhas guardian”的补充也能使目标语读者理解。但相比之下,张译更加突显文化意义。

二、句式结构

原文共有13个句子,短句、长句结合,结构错落有置。对于原文中的复杂句式,两篇译文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理,但在细节方面存在不同。

例: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张:When a seed falls under debris instead of on fertile soil, it never sighs in despair because to meet with obstruction means to temper itself.

刘:The seed does not fall on fertile land but in debris, instead. The seed with life never pessimistic nor crestfallen, for, having overcome resistance and pressure, it is tempered.

张译运用时间状语从句,加强了语句的连贯性,更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刘译将其拆分成两个句子,按原文顺序逐字翻译。虽然两者的意义都忠实于原文,但张译句式更灵活,刘译的略显生硬。

例:......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张:See, how powerful the seeds of a plant can be!

See, how powerful a seed can be!

刘:You see how powerful the seeds of a plant can be.

This shows how powerful a seed can be.

该句表达了作者对野草的赞叹与钦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原文语言的节奏美。张译将为感叹句,且用动词“see”作为句子开头,将祈使句与感叹句的强调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小草的敬佩之情;而刘译为陈述句,在情感表达上则稍显逊色。

三、语篇风格

《野草》作为一篇哲理性散文,表现形式自由,但段落之间又衔接紧密,文中还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例: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张: a force that......,a force that......,a force that......

刘: because it is ......because it is...... because it is......

两位译者都将本句译为排比句,但二者的着重点不同。张译中用三个force,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文笔更加有力道,同时也突出了原文中的“力”,与原文在表达风格上如出一辙。刘译将原因构成排比,在气势上稍逊一筹。

四、总结

在词汇选择方面,刘译的词汇更加准确,张译中有漏译现象。句式结构上,原文散句居多,为忠实于原文的句式形式,刘译中大量使用形式灵活的分句,采用动词短语,而张译更倾向于使用长句。从语篇风格看,张译更符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风格。

参考文献:

[1]乔晶慧.夏衍《野草》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及赏析[J].科技咨询, 2014(24):218.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孙凤英,郭亚楠.基于语料库《野草》英译本及译者风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4(41):96.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野草
小心野草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