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介学视角下化妆品广告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

2018-12-07柯敏芳徐文慧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1期

柯敏芳 徐文慧

【摘要】本文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尝试寻找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而对化妆品广告中中西方文化背景中知识省略的部分进行重构,以及对文化信息缺失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促进化妆品广告的发展。

【关键词】译介学;文化缺省;创造性叛逆;化妆品广告

【作者简介】柯敏芳,徐文慧,湖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化妆品广告的英译存在着严重的文化缺省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化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字面意思的机械对等已经不能满足化妆品广告英译的要求了,一名优秀的译者应熟悉并掌握东西文化中独特的历史和审美情趣,通过创造性叛逆地处理及合适的翻译技巧,减少翻译中的隔阂和桎梏。

一、化妆品广告中的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指的是在文化交流或者传递的过程中文化信息的遗漏或者缺失,这种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真空或者缺省导致读者无法重建语篇的连贯性。由于中文的博大精深,内涵广泛导致这种文化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于化妆品广告中译英的案例中,致使外国消费者难以全面透彻地了解原广告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创造性叛逆理论的同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合理处理这些问题。

二、译介学

译介学这一概念是谢天振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这一理论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研究,并创立了独到的译介理论体系。译介学最初是比较文学的分支,目前更多的是从比较文化的视角来对翻译进行研究。“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 主要是文学翻译) 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是译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法国文学家埃斯卡皮于1961年在他的著作《文学社会学》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creative treason)。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时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谢天振先生进一步丰富了创造性叛逆这个概念,他认为创造性叛逆主要分为两种类别:有意识创造性叛逆和无意识创造性叛逆。并且他认为创造性叛逆的主体不仅仅包括译者和读者,还包括对环境的接受。

译者在清楚创造性动机的情况下完成的创造性叛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诠释和构建原文本的过程。一方面,译者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她也是译文的创造者。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使译者成为接受和创造的主体。

三、翻译策略

1.意译。东西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审美和思维模式。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实现即使字面意义上的对等有时也实属不易。如果追溯到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方面,译者很难保持意思的传递和形式及内涵审美之间的平衡。意译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保留的是原文意思的对等,而形式方面的对等相对比较宽泛。化妆品品牌名承载了该品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翻译过程中不能完全局限于名字的翻译,而是在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叛逆”,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独有的个性化特征和诗情画意。例如国产知名化妆品“加芬”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没有对等的目标语,译者创造性叛逆翻译成”Beautyplus”,寓意一望而知,在使用本产品后你会更加美丽,这样的意译成功地传达了原产品的功效。

2.替代法。中文凝练且博大精深、寓意深远,要做到形式内容的对等困难重重。必要的替换在翻译的过程中必不可免。比如绿丹兰的廣告语为:

绿丹兰—爱您一辈子。——绿丹兰(化妆品)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

绿丹兰中文意思给消费者传递了一个年轻,美丽优雅的女性形象。“tender”一词的使用非常符合这个定位,它同时传递的信息是:通过使用本产品你会变得迷人优雅。通过创造性叛逆替换了目标语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俚语,成功地传递了产品的信息。

3.音译。作为一种翻译技巧,音译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源语言的发音,用它来代目标语的翻译。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翻译,它不仅可以保留源语言的优美同时也可以保留此化妆品广告的文化和语言魅力。由于中文汉字的独特结构和内涵,西方读者很难完全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在同一种形象代表截然相反的含义时,我们要运用创造性叛逆来避免这种冲突。比如化妆品采诗英译,译者灵活地使用了Caisy一词,其英文发音非常贴近catchy 一词的发音,意为曲调或者口“号悦耳易记”,这种发音和意思的高度重合有效地传达了此品牌的魅力。又比如某知名化妆品牌佰草集”(Bai Cao Ji)的翻译,在英文中没有对等的词语,译者创造性叛逆地直接音译此中文名,强调了此护肤品的核心理念,即萃取草本植物精华温和健康,无副作用等特质。这种处理准确地传递了该产品的核心信息,而不拘泥于它的形式。

四、结语

本文引用了比较文学中创造性叛逆这个概念,研究了化妆品广告英译中文化缺省的现象,通过探讨有效的翻译策略比如意译、替代以及音译等来对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缺失进行有效补偿。创造性叛逆对于文化补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之相关的翻译策略也适时有效。这种大胆有效的尝试为翻译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和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埃斯皮卡,王美华,于沛.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3]刘颖,蒙苑宁,曹润宇.译介理论研究综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4]罗晨.外国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商业研究,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