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美学原则
2018-12-07刘蕾赵秀明
刘蕾 赵秀明
【摘要】鲁迅是现代文学翻译的开拓者,是位极具前瞻性的翻译理论家。在对传统译论的继承和批判过程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宁信而不顺”旨在通过直译,再现原文的异国情调,传达原文独特的艺术形象、呈现原文真挚的情感,以及展现原文新颖的语言形式等美感特质,体现了文学翻译的审美创造。本文将探讨“宁信而不顺”所蕴含的翻译审美思想。
【关键词】鲁迅;宁信而不顺;翻译美学原则
【作者简介】刘蕾,赵秀明,天津工业大学。
一、引言
鲁迅自1903年翻译雨果的随笔《哀尘》开始,到1936年逝世前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共翻译了15个国家110位作家的244部作品。直到今天,他所翻译的《毁灭》、《死魂灵》仍为学者所称道。在翻译理论方面,他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译论的精华,独具匠心地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译界学者对此翻译原则历来争议不断。就文学翻译而论,“宁信而不顺”实在可称得上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翻译美学原则,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宁信而不顺”旨在通过直译,再现原文的异国情调,传达原文独特的艺术形象、呈现原文真挚的情感,以及展现原文新颖的语言形式等美感特质,体现了文学翻译的审美创造。本文拟探讨“宁信而不顺”所蕴含的翻译审美思想。
二、“宁信而不顺”的翻译美学观
鲁迅处在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和翻译实践的黄金时代。在文学翻译领域,译者都信奉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意译”,发展到后来,“曲译”、“胡译”等现象泛滥成灾,给译界和读者造成了无穷祸患。针对这等不良风气,鲁迅以极具前瞻性的视角,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予正风气,开启了文学翻译的一派新风气。
鲁迅在与瞿秋白的回信中明确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对于具体的审美内涵,我们可以参照鲁迅在翻译《死灵魂》时的一番见解,摘录如下:“动筆之前,就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我的意见却是两样的。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写,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象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辩起来,它就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面当然力求易解,一则保存原作风姿。……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应该削低他的鼻子,挖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挖眼的,所以有的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鲁迅《鲁迅的回信》)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分析出“宁信而不顺”意在再现原作的下列审美因子:1.保留“异国情调”即所谓的洋气;2.再现“语言形式美”即原作的风姿;3.传达“情感性”和“形象性”即移情。首先,鲁迅主张运用“宁信而不顺”的翻译美学原则试图再现原文异国情调。异国情调即地方色彩是增加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他在谈论木刻艺术时说:“我以为中国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和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一面并竭力使人物显出中国人的特点来,使观者一看便知道这是中国人和中国事,在现在,艺术上是要地方色彩的。”(转引自刘再复,1981:453)地方色彩也就是地方个性,每个民族都有只属于自己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殊点。翻译艺术需要保留民族个性,再现一个民族、地方独特的思想情感,独特的生活习惯、心理气质等,使人感到一个民族特有的情调,特有的美。鲁迅评价陶元庆的画“具有东方情调”,就是一种特有的情调,特有的美。
按艺术真实规律的要求,地方色彩反映了原作世界的社会生活,译作的真实再现可以让读者看到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风俗风貌,如同在国外旅行。作为本地人看惯了,觉着没什么可欣赏的,但在译入语读者看来,却是十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因为,愈是富有地方色彩,异国情调的艺术,它所提供的社会认识价值就必然愈高。从艺术的美感律来考察,艺术审美要求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就相应的就要求艺术的具体可感性,而地方性正是增加这种具体可感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愈具体地表现民族和地方特色,便愈容易引起其他民族艺术接受者的新颖感,从而增加了审美愉快。
其次,鲁迅通过“宁信而不顺”的翻译美学原则旨在再现原文的具体形象性和情感性,从而使读者移情,获得美的享受。鲁迅认为,在艺术美感多元的特征中,最根本的两点就是形象性和情感性。
艺术,它要求让人直接感到美,要求给人接触到具体形象后便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精神感受。具体形象性是美感直觉性的客观基础。译者要分析形象的美感特点以及它们是怎样被表现的。鲁迅非常欣赏果戈里的作品形象的描述,并在翻译过程中总结了果戈里的形象描写技巧,即典型化,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再现原作的形象特征,还要试图再现作者描写的技巧,这无疑会给译文读者更加直接的美感冲击。
艺术美感的另一本质特征是它的情感性。感情的因素,是构成美感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特征在某些作品中甚至比形象性的特质更为重要。鲁迅的的杂文有一大部分形象性不强但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秘密就在于作品中的诗意情感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译者能否再现原作的情感,给译文读者以美的享受,是文学译作成功与否的标尺。例如,鲁迅在翻译《小约翰》的时候提到,虽然文章所用的是“近乎儿童的简单的语言”,但翻译起来仍是“不顺”,例如末尾的紧要而有力的一句:“Und mit seinew Begleiter ging er den frostigen Nachtwinde entgegen, den schweren weg nach der grossen, finstern stadt, wo die Menschheit war und ihr weh.” 那下半,被我译成这样拙劣的“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艰难的路”了,冗长而且费解,但我别无更好的译法,因为倘一解散,精神和力量就很不同。然而原译时很清楚的:上了艰难的路,这路是走向大而黑暗的都市去的,而这都市是人性和他们的悲伤之所在。(鲁迅《小约翰》引言)译作能否成功,给人以美的享受,形象与情感的引人入胜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鲁迅提倡运用“宁信而不顺”翻译美学原则试图再现原作语言、形式风格美,保留原作风姿。有价值的作品总是在技巧上,或在语言运用上,或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有所创新。鲁迅十分重视这些形式风格的再现。
鲁迅曾感慨外国的书籍往往有浓厚的趣味,而我国却少有这种趣味,而且在翻译外国书籍时,也删掉那些使人愉快的东西。他说:“这正如折花者,除尽枝叶,单留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氣却灭尽了。(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二)》)这里鲁迅强调要保留原作的文字风格,如果只是一味传达思想而忽略语言艺术,那么无疑败坏了读者的欣赏口味。
提及句式结构,往往句子的结构也是蕴含文学意味的。鲁迅曾提及到翻译文艺,倘以甲类读者为对象,我是主张直译的。我自己的译法,是譬如“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绝不改作“日落山阴”,因为原意以山为主,改了就变成太阳为主了。(鲁迅《鲁迅的回信》)。句式结构的不同,强调的重点就不一样。鲁迅意识到,中国文和外国文是不同的,同一种外国文,每个人的“风格”、“句法的线索位置”也是不同的,所以,“宁信而不顺”有助于保留这些独特的语言结构,再现原文美。就字词而言,炼字在文学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鲁迅曾说:“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字空起来,仍然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否则,能够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鲁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张适当地采用“欧化”的字词,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表情达意。这种输入大大冲击了传统汉语,彻底粉碎了一些陈词滥调,为译入国注入新鲜血液。
三、结论
鲁迅先生是位极具前瞻性的翻译理论家,他提出的“宁信而不顺”不仅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翻译转向的浪潮,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挖掘其中的深意,并践行于文学翻译与批评的实践中。“宁信而不顺”体现鲁迅翻译美学原则,意图再现原作的异国情调、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独特的语言风格等美感因子。由此可见,就文学翻译而论,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确是一条审美翻译原则,体现了文学翻译“真”、“善”、“美”的统一,“真切”的再现了原文的原汁原味,给译入语读者以“美的享受”,从而通向“善”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2]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1:453
[3]鲁迅,罗新璋.“题未定“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373.
[4]鲁迅,罗新璋.鲁迅的回信[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344-349.
[5]鲁迅.鲁迅经典全集,杂文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166.
[6]李智,王子春.译者,异也——鲁迅“异化”翻译美学观之再阐释[J].中国翻译,2006(4).
[7]鲁迅.《小约翰》引言[A].译文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