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克服“东施效颦”现象
2018-12-07辛丽
近期观看了某省研修平台上几节课例,深感小学英语课堂上“东施效颦”现象的普遍和严重。授课教师套用各种当下流行的教学理念和形式,整节课下来好像一个多姿多彩的拼盘,但是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这些设计更像是走程序,做表面文章,并无实际的效果,既丢掉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朴素扎实,又没有达到现代教育倡导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看到讲台上布局设阵的老师,和台下被牵着走、心生无趣却强打精神竭力配合的小学生,令人心生郁闷和担忧。
一、形似而神异,固守教师主导地位,重传授轻思维
五年级I went there last year.一课,课堂上大量的跟读、分角色朗读、直接截取文本的问答,学生只要跟着说、照着念就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得到老师的认同赞赏。这些没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活动跟综合分析和语言交际能力不沾边。老师运用了所谓高低声读词、拍打卡片等形式进行词汇教学,在老师的自评反思中认为她采取的这些形式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其实是低估了小学生的兴趣点和智商水平,把小学生作为人的思维水平动物化了。
发生在这节五年级的课堂上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1.学习get这个单音节词时,老师带领同学们反复地用高低声的方式练习,不知在此处花费时间的意义何在?2.让四个同学起立跟着录音分角色一句一句地模仿跟读,期间其他同学无事可做,因为活动太机械简单,连站起来读的四个同学都感到无聊,而老师却兴致盎然地大力表扬每一位跟读完一个单句的同学,这种跟语言交流毫无关联的活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特别是一些思维活跃的男孩子抵触枯燥低效的英语学习,以致造成偏科的现象。
二、急切而混沌,问题设计存在逻辑关系混乱
My weekend plan一课,老师在击鼓传花游戏中设置了三个问题:1.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weekend? 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3.When are you going? 前两个问题有的学生说 I am going to a cinema. I am going to see a film.还有的同学说I am going to the hospital. I am going to see a doctor. 第二句其实并没有真正回答出有思维价值的信息,如果老师能鼓励学生说出类似于I am going to see a film with my cousin. I 've got a toothache.这样的语句才是引导孩子们运用语言表达比较真实地想法和情境。另外第一个问题已经规定了时间是this weekend, 学生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又重复说 I am going this weekend. 而不是具体地说this Saturday/Sunday, 老师没有指正,采取的是默许的态度,只专注于句型的操练,使语言学习游离于真实、恰当、合理的交际运用之外。甚至有一位学生或许是因为基础弱,或许是感觉this weekend不太恰当,回答这个问题只说出了一半时,老师的处理方式是等了这个学生几秒钟后直接让他坐下不作任何指导就转到了下一个环节去了,混沌中开始,匆匆中结束。
三、光鲜而空洞,拓展素材仅供欣赏,与语言学习割裂
I went there last year.一课的主题是关于旅游的,老师在导入环节展示了搜集的世界及中国一些著名或学生熟知的景点图片,还出示了中国地图复习了四个方位词,结果这一环节仅仅止步于欣赏和复习,在后面的环节中一次也没有再使用过,最后一个综合运用环节是学生们两人合作按照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对话:Where did you go? When did you go? Did you go with your father and mother?(此处之前one by one拍打单词卡片反复操练的parents也忘记使用了。)图片能引起的丰富联想因为不是本课的重点句型而没有给孩子机会去表达,方位词也用不上,复习环节也只是一个孤立的活动而已。
My weekend plan.课上讲到了space travel(太空旅行),老师出示了英语和汉语,学生们读出翻译并点头表示理解,接着老师不放心地,或者为了增加一点色彩又播放了一个动画片段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结果视频里是小熊去月球看到嫦娥和玉兔的类似古代童话故事的画面,跟航天科技领域的太空旅行是两个概念,本来已经清楚的内容因为提供的視频反而混乱了。所以这些资料貌似是从学生兴趣出发,深究起来实则浮华造作,缺乏诚意,流于形式。
四、牵强而离题,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中传达错误观点
Why are you wearing a hat? 一课,授课老师设计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环节分了两步,第一步:改错句。老师编写了几组前后不搭的问答句,如: Why are you wearing a T-shirt? Because Im going to the theatre.让学生纠错。第二步:得出结论。We often make lots of mistakes when we speak English. So we should be careful in what we do in the future. 首先孤零零的出现所谓的错句脱离了语境,如果是学生对话练习中出现了错误,引导同学们注意是合乎认知规律的,老师刻意制造错误既无必要,也会让学习者感到莫名其妙和被动不适。从第一步推导出让学生们要小心,避免英语中出错,并以此衍生出学生们不要在任何事情上出错。这种结论既牵强又错误。相反英语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在学习语言时不要因为怕出错而小心翼翼,犯错很正常,而且是进步的必经之路,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承诺老师会一直支持他们的任何语言实践活动。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不要犯错对于成长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人文关怀的、假大空的目标和口号。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牵强附会地将与课时内容不相关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和论断强加于学生,这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应予以果断的批评和制止。
五、结语
是否适切是判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唯一标准。这种适切是指符合老师的教学风格,也要适合和满足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违背这一原则的盲目套用、照搬做样子则是当前具有普遍性的、必须深刻反思并坚决摒弃的“东施效颦”现象。
【作者简介】辛丽,青岛金门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