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社会治理参与度探析

2018-12-07冯学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社会治理民营企业

冯学军

[摘 要] 民营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推动创新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参与度,就应该基于政策、观念、法律等层面明确民企的市场地位,才能为民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保障。

[关键词] 民营企业;社会治理;企业外部;企业内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75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9- 0172-02

0 引 言

中国国家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了推动国家、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中国政府主导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机遇。在大环境影响下,民营企业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社会治理参与度。

1 民营企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中国从实现改革开放之后,民营企业不仅仅充当了社会经济体制当中的新兴经济力量,同时,也在扮演着全新的社会治理角色。近些年中国国家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已经步入转型关键期,基于社会治理内涵视角分析,应对两大问题予以关注:首先,要对弱势群体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社会关键转型阶段突出问题的解决方式予以回应,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公平得到维护;其次,应对民众提出的合情合理需求予以满足,要做好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给人民群众。现如今,民营企业在解决上述两个社会转型期关键问题中发挥着关键的、深远的、有效的参与作用,同时,也是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外部及内部社会治理行动的有效体现[1]。

2 企业外部治理中民营企业的参与

2.1 承担多种社会责任

社会治理指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时赋予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改善民众福祉,并对社会安定和谐提供维护。国内近八成的民营企业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是民营企业的基本职责”的观点都十分认可。因此,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正在承担越来越重的责任,这为企业在外部承担社会责任,助推社会发展等提供了动力。

民营企业主动对经济性社会责任进行承担,不仅增加了国内就业岗位,还提高了国有税收数额,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目前的发展像是来看,在工艺、安全、环境等一类的伦理型社会责任承担方面,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正逐渐增大。中国作为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具有法制、伦理特性,违反双重特性的企业肯定会被社会淘汰。受到供给侧高策的影响,民营企业受到社会监督、政府管制的程度不断加大,这就促使民营企业开始自发地、主动地对各种理论社会责任进行承担。通过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7)》分析,中级社会责任主要被国企承担,而基本与高级社会责任则主要由民营企业承担,民营企业对弱势、投资者等群体关注度更高,由此可以看出民企承担了较多的伦理社会责任。

2.2 协助公共物品供应

“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出“政府应转向一种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体制”,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之间有着明显且重要的区别,提供(掌舵)仍应由政府来承担,但生产(划桨)可以民营化方式完成,只要实施得当,可以大大改善绩效。所以,政府要积极地与社会资本展开合作,其根本就是利用民营企业满足社会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的目的,而民企刚好借助政府的需求,使助推社会治理的功能得到发挥[2]。例如,面对中国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问题成为政府治理的主要难题。此时,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企参与供给养老公共物品,这样即帮助民企开拓了销售渠道,也满足了政府解决养老问题的需求,而民企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协助政府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

2.3 引导做好文化建设

引导民营企业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融合企业内部员工的意志,有助于内化民企担负社会职责的行为。现如今,国内民营企业工作员工参与社会治理责任意识严重短缺,所以,要团结民企员工,引领民企做好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工作,为民企培养社会责任及治理主体意识,引导民企有效地对社会职责进行履行,从而助推社会治理。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归纳、提炼形成的观念和信条,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好坏善恶的评价标准。應培育积极向上、符合国家和社会价值取向、关注可持续发展、激发员工进取精神的价值观,并以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实际行动。中国先进文化的表率就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还具备全民基础。因此,民企要在文化建设中融入党政思想,要主动接受党的指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构建民企企业文化,实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期间,提高民企内部向心力、凝聚力、社会责任意识的发展目标,从而深化民企社会治理的参与度[3]。

2.4 提高服务共享意识

中国政府已经逐渐完成了服务型转型,为民企承担、履行社会治理的责任奠定了基础,也为民企设定了“为利益相关者、公共利益、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的社会治理价值目标。因为,民营企业不在政府体制之内,所以无法享受足够的经济、政治、市场资源。因此,服务质量获得了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提供各种增值型服务是民营企业主要提供的服务,民营企业当前正在朝“互联网+”中的共享经济新业态环境中融入,受到新业态的积极发展影响,民营企业的服务共享意识得到了强化,促进了全社会公众的共享服务意识快速形成,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动力。

3 企业内部治理中民营企业参与

3.1 维护员工劳动关系长期稳定性

民营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是非体制编制人员,很多在一线岗位活跃的员工及部分管理者都是农民工。因此,民营企业承担了此类人群社会福利、保障的责任。受到《劳动合同法》影响,法律明确确定了民企保障员工劳动关系长期性、稳定性的责任。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对弱势农民社会治理职责进行了有效的承担,该现象对缩小城乡、阶级差距、保护社会稳定、公平具有积极影响。

3.2 关注员工文化与精神需求

民企不仅要满足员工的劳动报酬、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等需求,满足内部治理最低要求;还要满足员工文化与精神需求。比如,民企要积极地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旅游活动的机会,帮助员工丰富业务生活、满足心理发展需求,达到物质治理的目标。同时,民企要落实人文关怀理念,要关注企业内部务工人员子女状况,要为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提供帮助。

3.3 党组织承担枢纽和领导的义务

党组织要在民企内部治理中承担枢纽和领导的作用,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协助、领导民企完成建设企业文化的任务,要调动员工工作、爱岗积极性,更要积极地为民企宣传政府经济政策。例如,民企党组织应坚决服从上级组织领导,要完善党组织作用联动发挥极致,要实将“三个结合”工作做好。首先,对职工权益维护进行有效维护,帮助民企提高用工行为规范性、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的落实,完成支付保障体制、工资长效增长体制的构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保证员工享受企业发展硕果的权益不受影响。其次,要和企业自我管理结合,要求企业完成员工民主管理等体制、贫困职工帮助体制的构建,为员工营造精良的工作环境。最后,积极的与社会责任的履行相结合,推动扶贫助学、救灾等公益活动的开展,鼓励民企贡献力量、服务社会,为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助力[4]。

4 实现民营企业有效开释社会治理功能

4.1 推动民企主动参与外部社会治理

第一,要在法律、政策、观念领域明确民企市场地位,给民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坚实保障。此类做法符合“中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具体要求,也有助于提高民企竞争实力。因此,基于立意推动产品与创新的供给侧改革视角分析,要科学、有效地认识党制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国企要在重点垄断的行业和一带一路环境中提高自身国际经济力,将国内企业行业的经济市场彻底还给民营企业;同时,要为民企经济地位提供法律保护,完善有关工作机制的建设;基于政策、管理视角分析,要做好简政放权工作,要在要素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面对全世界经济激烈竞争的状况,更要树立信心,给民企成本削减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助推、鼓励民企主动担负社会责任,支持其积极参与企业的外部社会治理活动。在此过程中,要以利诱之,构建和企业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制度,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意识,帮助企业提升自我履行社会职责的认同度。

4.2 推动民企做好内部治理

第一,积极组织“老三会”、群团活动,凝聚多方利用,寻找现代化管理学等高效运用方式,探寻“新三会”管理层与员工、领导运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实现互动沟通的途径,提高对企业员工的关注度;同时,要做好企业文化、社会活动的组织,提高企业文化的和谐性。

第二,完善民企管理者、领导、组织部门、员工的党建考核体系,要根据“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相关功能定位要求,做好指标及考核体系的建设。

第三,由于国内民企党组织缺乏社会治理专业能力,所以,企业党组织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首先要协助劳动者解决工作与生活中難题,基于微观视角帮助员工将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彻底解决。其次,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劳动者的政策、法律法规,通过科学引导,为劳动者树立“法律与理性”意识,从而提高劳资关系的和谐性[5]。

5 结 语

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阶段,这虽然限制了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但是,政府部门依旧可以利用政策、法律引导、助推民企参与社会治理,帮助政府承担社会治理责任,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和谐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蒋鹏举,谢海,陈国珍.“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发展,2017(5):24-28.

[2]华明.切莫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立起来[J].红旗文稿,2016(6):39.

[3]宋润娟.社会治理精细化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9):191-192.

[4]谷亚晴,汪永福.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经验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7(6):144-150.

[5]俞可平.社会自治与社会治理现代化[J].社会政策研究,2016(1):73-76.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社会治理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简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
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机制完善探讨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