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级后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探讨

2018-12-07臧永红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学术考试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是否需要开设通用学术英语等英语提高课程一直是地方本科院校开展英语教学的难题所在。但是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院校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表达了参与英语提高课程学习的迫切愿望。本文将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针对通过四级的学生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及同类院校的实践经验,对其英语教学展开思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四级的学生;通用学术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臧永红(1974-),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备基本的日常英语交流的能力;第二阶段是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就熟悉的话题使用英语进行较为独立的交流,;第三个阶段是能够在专业的学术领域中进行独立的交流,能够深入透彻的理解专业领域涉及的相关文献和材料,能够流利的表达自身的观点以及计划。因此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他们对于英语学习有着更高的学习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对四级后通用学术英语教学进行探讨。

一、地方本科院校针对通过四级的学生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必要性。

(1)通用英语课程的局限性影響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研究发现,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二年级继续学习大学通用英语课程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学二年级的英语课程依然是服务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在进行学期英语考试时,试题的难易程度跟四、六级考试相差无几,对于这些已经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来说,即使裸考也是能够通过期末考试,对于较多的考试型驱动学习的学生来说就失去了学习动力,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认为针对通过四级的学生,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实施分类分级教学政策,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

(2)学生提升专业英语能力的内在需求。一是提升专业能力的需要。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加强人才的培养,针对学校的名牌专业,开设卓越班,从大二起针对这些卓越班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

二是目前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要求全体应届毕业生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而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求学生的参考文献中至少要有一篇外国文献,同时要在论文的文献综述中描述出来。并且所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都需要有英语摘要。因此总体上看来,所有的本科生都有需要查阅英语专业文献,撰写论文英语摘要,论文综述的需求,研究表明,对于只是接受了大学通用英语教学甚至是那些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导师要求修改的英文部分比论文主体部分还要多,大多的表现是文献引用不规范,论文摘要通过机器翻译,逻辑存在问题等。目因此学校仅仅通过通用英语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所在专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的,所以在合适的阶段,为学生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为其后来进行学术英语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针对通过四级的学生开设通用学术课程就是非常好的时机,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具备了一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通用学术英语的培养,能够加强其对自己专业领域涉及的文献的理解能力同时较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计划,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学校的办学水平高低是由学生的综合水平来体现的,大学生在通过参与国际级、省级的大学生研究创新性项目时,不管是进行项目的申报还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文献的调研工作,因此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开展国外的文献调研同时写出符合国际学术要求的论文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一重要途径。

2.可行性。

(1)政策支持。在教育部颁发的最新版的《大学生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可以在开展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时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定位、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等,建设科学合理同时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英语学习体系。因此为通过四级的学生开设通用英语学习课程,构建通用英语-通用学术英语-学术英语的大学英语教育体系是国家政策所允许鼓励的。

(2)组织可行性。目前大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在一学年学期末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都能够达到70%以上,因此针对该类学生开设通用学术类的通用学术英语等英语提高课程是可行的。

二、实践操作—以湖南某高校教学实践为例

1.项目实施的背景。湖南某高校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不断调减大学英语学习的总学分,另一方面湖南某高校一年级学期末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合格率已经达到80%,这些学生对于第二年仍旧学习大学基础英语感到乏味,课堂积极性不高。因此,湖南某高校决定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学习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改革的方式是从第二学年开始,开设英语提高课程,而通用学术英语就是提高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2.项目实施的过程。

(1)项目调研。湖南某高校课程建设组在项目准备阶段对项目的实施可能性进行了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上。

(2)组织实施。湖南某高校项目建设组在前期项目调研的基础上,于2014年的秋季,对该校二年一期学习中选用通用学术英语的学生开设了英语课程。按照学生的入学英语考试分为A、B班进行教学,本次教学实践中共计开设18个班级,其中A班4个,B班14个。课程应计学习共计48学时,总计3学分,开设第一轮通用学术英语教学。同时在2015年的春季学期,对二年二期没有参加过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开设第二轮教学实践。

3.项目实施的结果。一是长沙理工大学通过两轮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学习完一学期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后仅有 2.2%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搜索有用的文献及5.1%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撰写文献综述;5.7%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分析英语学术论文的词、句、段落等文章记结构特点及4.4%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构建英语学术论文的结构等; 96.4%的学生认为通用学术英语对于提升专业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研究发现学生在进行通用学术英语学习时,其课程所花费的时间是修读基础英语课程的12倍,其中时间主要构成时是课本上的学术技能任务和课下的研究项目两部分组成。由于课堂开设的总学时时间只有48学时,因此学生只能借由大量的课下的时间来完成通用学术英语的学习任务。但是调查表明,约61%的学生认为虽然通用学术英语的难度较基础英语的学习难度较高,但是通过通用英语的学习,它们更能学到实用性更强,更具有深度和挑战性的英语技能。但是也有39%的学生更喜欢基础英语,原因是其英语基础不好,而通用英语的学习要求太高,学起来较难。

三、效果及反思

1.地方本科大學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效果。根据上述的长沙理工大学的实践发现,针对考过四级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对于帮助其理解涉及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查阅、引用、概括,分析英语学术论文结构同时自行进行英语学术沦为结构设计等英语综合技能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以及学校的总体办学质量都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

2.地方本科大学针对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开设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反思。一是仅仅针对通过四级的学生开展通用英语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类分层,那些未能在大学一年级通过四级英语考试的学生与通过考试的学生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学生学习水平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未能第一时间参与到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基础英语教学,帮助更多的学生在大一学年末就能够完成四级考试。

二是对于参加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的分类分层教学。在进行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中时,学校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统一教学方式下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个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四级英语开始成绩进行分班教学,根据班级的不同展开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四、结语

通用学术英语能够为通过四级考试后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新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对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问题处置能力等进行了培养,推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学生具有较高要求的英语能力的实现。因此本文建议各地方院校即使不能全面实施通用学术英语教学,也应该针对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开设通用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敬源,王娜,曹红晖.大学英语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兼析《通用学术英语》的编写理念与特色[J].中国外语, 2017,1402:81-85.

[2]周红专,柳晓辉.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合适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09:139-142.

[3]刘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的视角[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06:43-47.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学术考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