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官赞

2018-12-07赵耀双

曲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清官太守曲艺

赵耀双

头上三尺有青天,做官为吏莫贪婪。要把那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办,对人宽、律己严。两袖清风做清官,才能够青史名标,万古流传。(过板)

从古来清官廉吏,代出英贤。列国贤臣名子罕,拒收美玉、不贪为宝后世传。四知太守名杨震,那太守羊续把鱼悬。会稽太守名刘宠,一钱投江示清廉,他说是,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汗攒。强项令,名董宣,死后家无安葬钱。怀橘遗亲的陆公纪,载石压船知其廉。鞠躬尽瘁诸葛亮,悬丝太守山巨源。东晋吴隐之,明志饮贪泉。宋朝贤相名王旦,人称大雅天下传,他说是子孙当自立,何必置宅田。还有那倒坐南衙包铁面,心忧天下的范仲淹。岳武穆、有箴言,要想國家安,除非是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于少保、号节庵,两袖清风至今传,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一位备棺拒贪名唐侃,还有那不为身计的董三泉。海刚峰、字汝贤,民间称他为海青天。于成龙、号子山。清正廉洁人称赞,康熙皇帝亲送匾,清官第一天下传。郑板桥,做知县,为黎民,怒辞官。他却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林则徐,禁鸦片,不争利,不置产。他说是“子孙不如我,留钱又何干。”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前朝的廉臣(卧牛)后世垂范。为镜鉴,记心间。奉为圭臬作指南。干净做事慎用权,清白做人要崇廉。戒奢侈,尚节俭。一身正气作清官。讲政治、有信念,方能够在新时代的大道上奋勇向前。

创作构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无论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还是一名公职人员,我都感到振奋。

2017年10月,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打造天津廉洁文化新名片,天津博物馆举办了《鉴史倡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展》。这个展览通过大量历史故事、馆藏文物及图片资料,展现了“清明吏治,思想为先”“纲举目张,制度保障”“身正带人,无私感人”三大主题单元内容。回溯了中国古代的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建设,集结了一批志存高洁的廉吏史事。尤其是展览第三部分“身正带人,无私感人”,主要是通过古代廉政官员来体现,这些人或是廉洁奉公、执法无私,或是仗义直言、刚正不阿,或是知人善任、克忠尽职。这些廉政人物的行为方式、道德品质,是宝贵的廉政文化遗产。

在给他们的展览大纲进行论证时,看到这古代许多廉吏的事迹,不由想起中国传统的清官文化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小说、戏曲、曲艺都有许多歌颂古代清官廉吏的作品,如包公的故事、海瑞的故事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把历史上这许多廉吏放在一起来写,似乎还比较少见。于是萌生了写一段曲艺作品来歌颂古代清官的想法。曲艺是文艺的轻骑兵,更能够深入群众,教育群众。素常喜欢岔曲创作,就根据展览的内容和《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中的素材,编写了这段小岔曲。

猜你喜欢

清官太守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赞清官郑板桥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清官情结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