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异乡,更是故乡

2018-12-07刘思源

北京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徽故乡家乡

刘思源

我真想你,北京。但不在每一个时刻,我说不好我的痛处,倘若你知道我有时流泪,那便是我想你的时刻了。

“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北京。许久不见。

你不是我的家乡,却埋藏着我大半的记忆。如今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梦里却时常出现槐花的清香和你的模样。醒来的陌生感使我意识到,家乡已是半个异乡。故乡?故乡。现在我醒着,我却想再次沉入梦境,再看看你的脸庞,叫你一句,故乡。

我两手空空,回忆都碎在脑子里。

七岁,父母接我来北京上学,正赶上中国六十周年大庆。我记得十月一号那天晚上,王府井大街人头攒动,我举着一把红旗,坐在大人的肩膀上,朵朵烟花在北京夜空和我的脑海里竞相绽放。那时只有不可言说的激动,现在我回忆着,又添一分惆怅。

十岁,早上第一节课前,老师领着我们三个小孩儿到学校胡同口做义务活动——给过路的自行车打气。我们举着“学雷锋”的旗和打气筒,一边还要喊“打气打气!学雷锋义务打气!”我们喊得来劲,然而骑着自行车的人从我们面前飞驰而过,就是没人愿意停下来让我们给他自行车的轮胎打打气——哪怕不缺气也好——我们连续喊了几天,心里沮丧得很。

那是小学从上世纪遗留下来的传统,天真的我们哪儿晓得时代的脚步愈行愈仓促,人人忙碌,骑车人的车不会总是没气,小孩儿的幼稚行动大人也常懒得理。如果现在小学老师还在领着孩子们义务打气,那一定很热闹,共享单车倒时常没气。

我们义务打气的最后一天,孙茂芳爷爷来了,一个精神矍铄的退役军人,戴着眼镜,眼睛却格外有神。他和我们一起站在秋风中喊口号,我们心里舒服多了,顿时觉得受了帮助的,不是骑车人,而是我们自己。这位闻名京城的“活雷锋”说他原是浙江人,北京却是他一辈子的故乡。我感动于后半句话,我是安徽人,可我早已融入北京。我在北京生活了八年,她见证了我这八年来的成长,然而她对我的教育和关怀,离别之后我才察觉。

十二岁,我小学毕业,如愿进入了城区最好的一所初中。初中很短,短而印象深刻,想必是因為眼界和心胸的成长总要遭些小罪,比如同学间偶尔的摩擦。我真正喜欢的是学校的景儿,教学楼后的小花园里四季总开着各样的花儿,最好看的是一棵大桃树,树上开花时地上也尽是粉红的瓣儿,捡些夹在书里,以为自己存下了一树春天。等到小桃儿也结出来的时候,和同学一道儿偷偷摘一个尝,酸极了!

我经历着我该经历的,只有操场上的那棵古槐默默无语注视着这一切,他一定什么都知道,从北平到北京,再到在他的周围建起了学校,他像一个守护神,北京城数不尽的守护神中的一个,他守护着北京,像我牵挂着北京一样,所以他的花香会在我离开北京时传入我的梦里。

十五岁,初三上了一半,我转学回了安徽参加中考,努力适应却被与北京截然不同的备考模式和生活环境冲击得信心全无,然而还需一个人拖着行李箱不时于安徽和北京来回奔忙,看着穿梭涌动的人群,人群中似有似无的我,头一次探到人生中的迷茫。那半年,父母一直在北京,我陷入不甘堕落和孤独的死循环。那半年,我没有朋友,不知道自己成绩在安徽的好坏,不知道自己将面对怎样的未来。

中考前,我常呆坐在窗前,看着安徽夜空模糊的月影星影,有些恍惚。回到我的家乡了,我将在这里继续读书学习,为何我却格格不入?看着安徽同学的脸,却想起北京同学的名字;听见老师的安徽口音,却想起语文老师让我们听的北京吆喝;休息在简陋的寝室时,想起升初三时在怀柔军营的军训;为体育加试每天跑圈儿的时候,又想起在地坛体育场顶着雾霾跑八百米,想起整齐有序的团体操排练……哦!我明白了,我的一切纠结与痛苦全在我离开她时,我想你了,北京!

中考并不圆满,但高中仍遂了我的愿,托你的福,北京,你告诉我人逢绝处,得有点儿毅力才成。高中,当我有了可以朝夕相处的朋友,有了可以信任的朋友时,我还是没能完全抛你在脑后。同学们谈论着家乡的秀美山河,我插不上一句话,因为一些成长的岁月未能在家乡度过。我只知道,好些日子没去玉渊潭赏赏樱花,没去景山公园画画芍药牡丹,没去香山瞧瞧并不红的枫叶,没去故宫拍拍雪景了。

安徽的老师们常提北京,我才知你的意义,你不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你是国家首都,全国文化精髓于你身上汇聚,你该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我曾经离你很近,现在却远得离谱,远的不只是三四个小时的高铁。

平时看不到你,没空想你,待到有空想你,一连串关乎你的记忆便都被脑袋中扽出来。对于我来说,你不是老舍先生的《茶馆》,不是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不是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你不是一些建筑,不是京戏和相声,你是有血有肉的、我一闭眼就可以感受到的独特的北京。

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两处血。我何曾不爱自己的家乡,可你也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永远的故乡,这是多少年以后,假使新陈代谢使我脱胎换骨都不会改变的事实。故乡,故乡是什么?我的户籍所在地可能不是我的故乡,我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可能也不是我的故乡,故乡大概是一种模糊的心情,一种记不太清也忘不掉的心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心绪一旦被唤起,就是回到了故乡。

我真想你,北京。但不在每一个时刻,我说不好我的痛处,倘若你知道我有时流泪,那便是我想你的时刻了。

我不曾经历风浪,不曾目睹世间百态,不曾走出校园,更不曾褪去年少的幼稚。北京抬高了我的视野,让我有力量回去为未来奠基。离高考仅一年多,或许我足够努力,足够幸运能在辗转之后再次遇见你,再次漂泊。那时我兴许会喜欢漂泊。谁敢说自己的人生不是一次次的漂泊呢?谁都是海上的孤舟,相碰或分离都只有一段时间,有了居所,有了户口,就不再漂泊吗?不是的,那只是表面的东西,是身份证一样的给外人看的证明,真正的踏实感与重量,全在自己的内心。一年后,或许我去了别的城市,触碰着更加遥远的未来,只在心里装着对谁都不会提起的故乡。

相遇的终必再相遇,我期待着与你的再次相逢。那时,我们各自添上了新的故事,你我都有所成长,我将看到焕然一新的你,你将看到独立自信的我,在青空之下,我们相视而嘻。

那时我要再吟一遍海子的诗,只有你听得见的诗:“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责任编辑 张琳琳

猜你喜欢

安徽故乡家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故乡常在我梦里
夏天的家乡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家乡美等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