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西进北望的来牟机遇
2018-12-07车文斌廖俸
车文斌 廖俸
2018年8月19日,荣县的一个闪亮的日子,荣县县长郑小清为“荣县三宝”代言,荣县的茶、陶、盐一时成为网络佳谈。
“荣县井盐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郑小清说,荣县的制盐可上溯到东汉章帝时期,境内来牟、长山到旭水河流域相继开凿出了盐井。荣县盐业是盐都之源,对自贡“因盐设市”有决定性作用。而土陶,早在秦汉时荣县就有生产,如今,则愈来愈兴盛。而茶叶,荣县是自贡的后花园与水源涵养地,四川中部的丘陵低山群,有一部分正好在荣县境内,是优质茶叶的天然种植地,万亩茶叶孕育了荣县独特的花茶文化。
县长为“荣县三宝”代言,而这三宝,恰恰是西部小镇来牟镇的主业。来牟镇,因为三宝而闪亮荣州。
相对于西部高地成都天府新区的地理位置而言,來牟镇所在的区域对自贡市而言,正是全市面向天府新区的绝佳之地,可谓自贡的“西三角”,恰是荣县西进北望天府新区的桥头堡。“荣县三宝”是“西三角”产业中的珍品,区位优势让这块区域振翅欲飞。
“富锶盐”与盐都升级转型
小镇正在全力切入转型,小镇的盐卤,吸引着北京、江苏等地的目光与资金,新型的盐产品,悄然间已风靡全国。
郑小清说,荣县坐落在储量达64亿吨的威西盐矿上,拥有亚洲最大的黑卤盐矿床,富含的锶、硒、锂等20余种微量元素,极其罕有。谈起盐卤,来牟镇党委书记程守峰神采飞扬,不少资金闻风而来,纷纷要求与小镇合作,今年5月,荣县盐企与清华大学合作生产的高端产品天然富锶盐上市,一公斤“天然富锶盐”的精美礼盒装,售价800元。2017年盐改新政后,荣县跻身工信部颁发的全国99家食盐生产许可证企业之列。
在来牟镇入口处,高塔林立,烟囱高耸,新安装的真空制盐锅炉光亮耀眼,新建的制盐车间、包装车间、仓储中心、卤水净化处理系统、石膏处理系统、母液回收处理系统、成品盐自动包装系统错落有致。这里正是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域。
2017年5月,清华大学与驰宇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打造“中国盐谷”。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与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的制盐企业。签约6个月,双方合力攻坚研发出的一款高端品种盐——“天然富锶盐”诞生了。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进行自动化生产,精简制盐工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规划,“中国盐谷”将打造4.6平方公里的井盐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久大盐业、江苏盐业等全国知名盐企的关注。“产业园将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开发富锶矿泉水、盐卤浴、井盐博物馆等产品和体验中心”。郑小清眼中的“荣县三宝”之一的盐,已初显锋芒,与清华大学、四川理工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应用。以来牟镇为核心的荣县盐业,立足于储量达176亿吨的我国唯一黑卤资源,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正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荣县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建设经济强县。
西部陶都与白酒金三角
小镇还有一张名片:西部陶都。
四川产酒,产闻名天下的名酒,川酒“五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水井坊吸引世界目光。
土陶作为酿酒的重要工具,川酒的兴盛也带来了四川土陶业的兴盛。秦汉时期,荣县就有“陶乡”的美誉。1000年的制陶历史,得天独厚的陶泥资源和良好的工艺传承孕育了土陶产业。在来牟镇、长山镇一带,有大量的土陶生产企业。2017年12月25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向荣县授牌“中国(西部)陶都”,并与荣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如今,这里土生土长的土陶企业借助储量达4亿吨高岭土,生产出大量耐酸、耐碱、不渗漏、致密度高、透气性好出土陶,迅速抢占了25%左右全国市场份额。荣县土陶制品特别适合生产大型白酒等工业用容器和民用陶器,与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郎酒集团、汾酒、洋河大曲等知名酒企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甚至远销欧美和东亚等国家,接到了来自美国、法国、韩国、奥地利等国的出口订单。
目前,借力“西部陶都”名片,荣县正推动土陶产业的规划整合,改进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促进土陶产业转型升级。全县还以来牟镇等镇作为全县土陶核心区,推动全县土陶产业发展,塑造并培育区域性品牌,力争到2020年底,使土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集中度得以优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创新研发和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进而在5年—10年内,把全县土陶做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品牌,真正将土陶打造成荣县支柱产业。
位于来牟镇踏紫村3组来牟工业园区的双龙陶业成立于2013年5月,总经理刘世阳是荣县陶瓷协会会长,他说,公司将在保留手工制陶的同时,努力发展机械制陶,将人工转变为智能制造,计划将人工制造与机械制造的比例调整为3:1。“西部陶都”的新名片,给土陶产业注入了灵魂,也增强了企业家们的信心。
来牟茶与一洞桥村脱贫
荣县是国家农业部等部委确定的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之一,这也是四川首个示范区。为此,2018年荣县正全力建设4个重点产业发展示范园,100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努力推进当中。
来牟镇一洞桥村是全县32个贫困村之一。一洞桥村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可是,长期以来,因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差,茶叶品种差。种植规模小,茶农们难以形成稳定收入而陷入贫困。但如今,当你前往该村,就会发现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脱胎换骨,变得美丽、富庶了起来。
来牟镇将发展茶叶作为一洞桥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引导广大农民发展茶叶种植和品种改良,2014年,村里仅有4000亩茶场,如今,已整整壮大了一倍,达到8000亩;茶农的亩收入,从2014年时的约500元发展到2017年新品种推出时的6000元。2017年底,一洞桥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2018年,荣县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1600万元,总投入2113万元在来牟、乐德两镇4个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一洞桥村的优质茶园基地,项目建设500立方米的调节池,安装两处37千瓦的加压泵,沿茶园铺设60余公里、直径50毫米至200毫米不等的喷水管网,项目实施区域的每一块茶园实现自动喷灌,喷灌面积1415亩。来牟镇刘家坝村同样实施的高效节水项目也是喷灌,茶场内,安装喷灌管道72公里多,实现每块茶园能自动喷灌,可喷灌茶园1525多亩。项目实施后,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
从脱贫攻坚来看,来牟镇一洞桥村的8000亩茶叶产业让村民有了脱贫后持续增收的途径;从乡村振兴来看,来牟镇一洞桥村的8000亩茶叶产业让村民有了憧憬美好未来的底气。而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分散凌乱到集中成片的8000亩茶叶产业的背后,是荣县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脱贫攻坚无缝对接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是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支持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硕果。
憧憬着未来的美丽前景,一洞桥村村支书程天祥兴奋地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壮大茶叶产业,打造西南茶旅融合示范村。”茶叶,正是“荣县三宝”之一,不仅成了荣县产业兴盛之宝,还成了茶农们的脱贫致富之宝。
“富锶盐”热销下的盐业复兴,“西部陶都”背后的荣县土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陶业旅游的兴起,再加上茶业的整合壮大与茶旅的进一步融合,来牟镇正借助荣县西进北望天府新区加快产业追赶式发展的时机趁势崛起。
来牟镇,以省科技示范镇、自贡市小康示范镇之势,展露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