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题谈时空观念素养的复习应对
2018-12-07江苏
江苏
经过几年的精心研究和反复修订,2017年“课程标准”颁布印发。这也意味着核心素养的概念由理论层面开始进一步推广、落实到教学和考试的实践层面。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2018年高考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析2018年的高考题对于研究核心素养的考查形式及2019年的高考复习都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笔者结合“课程标准”和对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题的研读,进一步分析时空观念在高考题中的体现,希望能够对江苏高三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课程标准”中如此定义,“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2018江苏历史高考真题,更好地理解话语中的“特定时间”“特定联系”和“特定框架”。
一、“特定时间”的考查
时间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有属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因此历史学中的时间就具有过往性。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应该知道其发生的具体时间,这属于史实认知的要求,属于最基础的记忆层面。这一层次也体现了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中的“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他们的意义。”在考题中体现为时事的匹配,如题:
例1.(2018· 江 苏 卷·10)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国共两党兵力大致相等发生在1948年11月,即选项中发生在此时间点就为正确选项。A项,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为1946年6月;B项,战略反攻开始前为1947年6月;D项,渡江战役结束后时间为1949年4月之后,时间和事件相匹配的只有选项C。
例2.(2018·江苏卷·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分析】A项,我国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为1970年;B项,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时间为2003年;C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为1964年;D项,我国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时间为1973年,题干问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也就是1978年以来,与此相匹配的为B项。
二、“特定联系”的考查
如果讲“特定时间”表现为静态,那么“特定联系”则表现为动态。历史学中的“时间性”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为流变性。在流变性中,延续和变迁同时存在,当侧重变迁时,往往与建构者想要强调的进步、发展的历史叙述逻辑联系起来,而强调延续性则会更倾向于历史叙述中的传统和整体性问题。体现了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中的“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在高考题中往往是以“时变分析”(“变化”)来考查。例如:
例3.(2018·江苏卷·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例4.(2018·江苏卷·17)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 )
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
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
例5.(2018·江苏卷·5)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分析】例3和例4在题干直接锁定显性的“变化”,即“不合法”到“合法”“可测”到“测不准”。原因应该都来源于环境因素的推动,即“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是属于社会大环境,量子力学的提出同样是科学学术环境。例5考查的则是隐性的“变化”即:“不在……却在……”。就环境因素而言,要理解材料中明清时期“桑蚕”代表的是家庭手工业,“稼穑”则表示的是农业,由于“桑蚕之利,厚于稼穑”所以要“蚕罢米”,从而可以得出农民的收入多依赖于家庭手工业。
三、“特定框架”的考查
“核心素养的最关键层次,就是指向思考、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品质。事实上,无论历史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还是与之相关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甚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都与高阶思维密切相关。”在对基本对史实、特定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还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就是对历史时空的综合审视。正切合了时空观念素养水平3中所讲的“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和水平4所要求的“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可以看出水平3重在“概括和说明”,在高考题中体现为对“长时段”特征或者对“时代面貌”的考查。水平4则更深一步,侧重点在“分析、综合、比较”,在高考题中突出考查的是“时段贯通”。
1.时代面貌
例6.(2018·江苏卷·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分析】本题关键在于锁定时空地点“上海”,时间为“清朝末年”,清朝末年上海社会的特征是开埠较早受到西方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陈的现象。再结合年画中的洋房洋楼以及传统的交通工具等场景能够有力地证明这一时代特征。
例7.(2018·江苏卷·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例8.(2018·江苏卷·1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分析】民谣和谚语是民间老百姓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时局或者时代的描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和风貌。例7中“四川”为特定的空间,从“要办路”“外国占路权”等字眼联系到“保路风潮”,再关联到武昌起义,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例8中“德国”为特定的空间,“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联系到德国的宗教改革,从而得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2.时段贯通
“通”是历史学的核心价值诉求。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外历史史纲也体现了这种“通”的史学意识。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认为:“对于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历史的长时段,它是地理结构、社会组织、文化意识等凝固而成的一种长期延续的‘实在’,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长时期的作用。”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继续保留了专题体例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因此教师在备考中既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个时间点或段的历史特征,也要引导学生跳出具体史事的局限,从宏观视野俯瞰“大历史”,形成一种“通古今而观之”的历史意识。
例9.(2018·江苏卷·21)(节选)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造成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答案】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分析】问题“从文化区域的角度”中的“文化区域”体现了特定区域在“长时间”段中的特征风貌,例如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朝时期中国儒、释、道三种文化并存,宋明理学等。“文化交融”体现了相同时间段里不同地域之间交流的现象。例如唐朝时期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佛教的交流,明朝中期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指出“不同”则考查了“比较”“综合”的能力,体现了诸如先秦、汉代、唐朝、明代中后期时间段贯通的史学意识。
总之,在历史教学或者备考中,时空观念是一种系统的认知框架和能力结构,是能够细化落实的教学目标和易于操作的整合点。结合时空观念素养的四个水平,深刻理解“特定时间”“特定联系”和“特定框架”相对应的时事匹配、时变分析、时代面貌和时段贯通。结合教材,研究真题,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时间和空间对历史进程的共同作用,强化“把历史对象置于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进行‘历史’地思考问题,探究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通古今”“贯中外”的更高层次的宏观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