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超声在基层医院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

2018-12-07文强王竞宇彭利何莲杨秀琼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扫查胸膜肺泡

文强 王竞宇 彭利 何莲 杨秀琼

(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四川 成都 610100)

1.引言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其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总数的1/3以上,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肺炎表现有别于一般小儿肺炎,其早期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造成漏诊。同时新生儿肺炎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脑水肿及中毒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既往诊断新生儿肺炎主要是依据临床查体、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及X检查。其中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影像学“金标准”。但是X线一直被公认为“致癌物质”,尤其是新生儿对其更为敏感,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X线检查时新生儿受到的辐射剂量,但X检查仍很难为家长所接受。

肺超声是利用超声伪像对胸膜及肺组织进行声像图分析,为临床诊断某些肺部疾病提供参考资料[2]。近10年来,应用肺超声诊断各类肺部疾病成为国内外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部分医院肺超声已经取代X线检查成为新生儿肺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临床拟诊“新生儿肺炎”的52例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并结合X线检查,旨在探讨肺超声在基层医院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拟诊“新生儿肺炎”的52例新生儿肺部声像图;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行X线检查,并以之为影像学金标准;其中男23例,女29例;最大年龄28天,最小年龄1天,平均年龄9.7天,早产儿3例,足月儿49例。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52例,其中吸入性肺炎5例,感染性肺炎47例。

2.2 仪器

使用飞利浦IU22和迈瑞M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7~10MHz;耦合剂为消毒耦合剂。

2.3 方法

由有经验的新生儿医师护送患儿至超声科检查,并由家属陪同;对危重患儿行床旁检查;检查前消毒探头、换干净床单,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保暖;检查前预热消毒耦合剂。在保证检查全面、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检查时间。检查时,以患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为界,将每侧肺部分为前、中、后三个区;以患儿双侧乳头连线将每个区分为上下两部分;双肺共12个区。患儿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先将探头与肋骨垂直纵向扫查;再将探头旋转90°横向扫查(即沿肋间隙扫查);扫查范围应包括肺的各个分区(肩胛区等因骨质遮挡部位除外),以避免漏诊[3]。

2.4 检查内容

双肺胸膜线、A线、肺滑动征、彗星尾征。观察双肺有无B线、肺实变、肺岛、肺搏动、胸腔积液;观察实变肺组织动态支气管充气征及实变肺组织血流情况

3.结果

3.1 本组52例病例中,超声检查阳性36例,阳性率69.2%。

3.2 52例超声检查阳性的声像图特点

(1)胸膜线异常:表现为胸膜线增厚、不光滑、模糊或消失,本组病例中有20例,占55.6%;(2)A线消失或模糊:本组中有36例,占100%;(3)B线增多:本组中有30例,占83.3%,其中肺泡间质综合征7例,占19.4%;(4)肺实变12例,占33.3%;实变最大范围为3.7x4.8cm,最小范围为0.6×0.3cm;10例实变中可见动态支气管征;12实变区域内可见肺血流信号,占100%;(5)肺滑消失:本组中有1例,占2.8%;(6)胸腔积液:本组中有6例,占16.7%。

3.3 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

本组52例病例中,超声检查阳性36例,阳性率69.2%;36例超声阳性病例中,35例X线检查阳性(肺炎),误诊率为6.7%。16例超声检查阴性病例中,2例X线检查阳性(肺炎),漏诊率为5.4%.超声检查与X线相较,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97.3%,符合率为94.2%。

4.讨论

4.1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而早期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造成严重后果,引起医疗纠纷。作为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金标准”的X线检查因其辐射危害不易被广大患儿家属所接受。

4.2 既往我们一直认为肺部是超声检查的禁区。因正常肺组织内充满气体,人体软组织和肺泡内气体的声阻抗差别极大,超声检查时在界面形成全反射的强回声,使超声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既往肺部超声检查往往只能了解胸腔内积液情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肺部超声检查逐渐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起来。受损肺泡和间质内含气、含液量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超声影像和伪像,这是肺超声诊断肺部疾病的基础。

4.3 新生儿正常肺部超声表现[5]

(1)正常肺组织呈低回声;(2)胸膜线呈光滑规则的线性高回声,厚度<0.5mm,是胸膜-肺表面的界面回声所形成的反射;(3)A线:是一种混响伪像,显示清晰,平行于胸膜线等间距分布,亦呈高回声,回声强度由近及远逐渐衰减。其数目的多少和扫查深度有关,应适度调节检查深度,使至少显示三条以上;(4)无B线(出生3天后)或仅可见少许B线(出生3天内);(5)无肺实变、胸腔积液等(图1)。

4.4 新生儿肺炎超声表现

(1)胸膜线异常,表现为胸膜线增厚、不光滑、模糊或消失,本组病例中有20,占55.6%;(2)A线消失或模糊,本组中有36例,占100%;(3)B线增多,本组中有30例,占83.3%,其中肺泡间质综合征7例,占19.4%。B线为起源于胸膜线并与胸膜线垂直、且放射状扩散至屏幕边缘的线状强回声,无声衰减,系肺泡或间质内含液量增多形成的彗星尾征或振铃伪像;(4)肺实变12例,占33.3%;实变最大范围为3.7×4.8cm,最小范围为0.6×0.3cm;12实变区域内可见肺血流信号,占100%。肺实变(图2)为肺泡内含气量减少、炎性渗出物及炎性细胞聚集形成的实性回声,较小的实变为不规则弱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常见密集B线;较大范围的实变区回声与肝实质相似,又称“肝样变”,可呈肺段、肺叶分布。如实变肺组织支气管通畅,可见气体强回声随患儿呼吸于支气管内运动,称为“动态支气管充气征”。肺实变伴动态支气管充气征对诊断新生儿肺炎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达97.2%。本组病例有10例实变中可见动态支气管征;(5)肺滑消失:本组中有1例,占2.8%;(6)胸腔积液:本组中有6例,占16.7%。

图1 正常新生儿肺部声像图

图2 肺实变

4.5 肺超声检查优势与局限性

(1)肺超声检查具有检查简单、快捷、无辐射危害、价格低廉、且可在床旁开展等优势,尤其在疾病的随访、动态观察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文献报道,国外及国内某些医院,肺超声已经替代X线检查,称为新生儿肺炎的首选检查手段;(2)肺超声与X线检查相较,有以下局限性:A.对病变部位不能如X线检查那样定位到肺叶、肺段。B.肺超声检查除“肺实变伴动态支气管充气征”外,其余阳性结果特异性低。C.肺超声检查存在扫查盲区如肩胛区。

5.结论

肺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X线检查不具备的优势,而其准确性能与X线媲美,是一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技术。

猜你喜欢

扫查胸膜肺泡
核电厂辅助管道相控阵超声检测装置研制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