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应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8-12-07陈凯星宋霏邹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成都市毕业生理论

文/陈凯星 宋霏 邹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成都誉有"天府之国"之称,其优越的地域文化、地理位置、经济特色为高素质人才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毕业生大量涌入成都,这为成都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增大了成都市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目前成都市出现大学生找工作难,企业招工难问题,成都人才市场出现了供应不平衡现象。

1 应届大学生就业认知现状

1.1 自身能力认知

在择业过程中,大多成都市应届大学生希望找到一个能满足自身需求及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大学生的择业期望非常高,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否胜任这类工作没有正确认知,对高工资、高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过分要求,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大部分毕业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高端工作者,对自身评价与期待过高,然而这种对自身过高的评价与期待,造成了成都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导致错失合适的就业机会。

1.2 就业方向选择

目前成都市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我国实行专业性大学教育,存在理解片面性,将专业教育看作职业和工种教育,对大量就业机会不重视,错失许多适合自己的工作。仅有少部分成都市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然而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方向与目标比较迷茫,少数大学生对就业方向与目标较清晰,因此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方向与目标的认知度还比较低,就业较困难。

1.3 就业态度多样

成都市应届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具有多样性。近几年成都市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职位竞争力增强,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成都市就业形势严峻;少部分毕业生多次参加校内活动,工作能力较强,认为成都市就业形势较好;仅有极少数毕业生任职校外公司,工作经验丰富,认为成都市就业形势良好。

2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1 可塑性强

成都市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四年的专业教育下,虽然社会实践经验不足,但已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高校毕业生拥有青春活力,对未来充满热情,学习新东西快,可塑性非常强。因此高校毕业生能快速融入企业当中,大部分企业也希望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2.2 政策支持

省政府实施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帮扶政策,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适合的就业机会,政府在投资重大项目、制定产业规划时优先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并积极支持相关产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对接,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2.3 校园企业招聘会

近年来成都市各大高校双选会企业为了吸纳更多高校人才,纷纷面向大学毕业生增加就业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相关福利政策与相关专业培训,并且每年许多双选会企业会有职位空缺的现象,因此在校园双选会上,为成都市各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较多就业岗位。

3 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理论转化率低

当前成都市高校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较陈旧,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比较低,无法适应当前成都市就业市场要求。通过人才市场反映,大部分应届大学生上任工作岗位后,无法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岗位中,只有部分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本专业工作相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来说,成都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理论在工作中转化率较低。

3.2 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成都市大部分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仅有少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工作。成都市大部分大学生拼命学习,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往往忽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在大学毕业季到来,出去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已经不能成为自己就业的优势,目前成都市企业急需具有技术、有能力、能快速工作、解决问题的高校人才,当前成都市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只有专业知识理论,社会实践较少,很难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而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去人才市场寻求工作时,因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就业困难。

3.3 家庭依赖性强

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焦点,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应届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挑战。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有着直接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部分应届大学生认为家庭关系已成为求职路上一道重要途径,依赖父母、亲朋好友不仅是求职捷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了必要条件。应届大学生就业高度依赖家庭,让父母、亲朋好友托关系安排工作岗位,这是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4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在校大学生专业理论转化能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转化能力。首先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招聘的条件,在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与现实生活接轨。其次各大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

4.2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有“要有几年工作经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大部分公司都希望节省培训费用,希望招到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参与目标行业的职业实践,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在假期简直不能仅仅为了赚钱,而要有目的的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这样就能提高踏入社会实践,就业时便有了更积极有效的措施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4.3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当代成都在校大学生应该转变错误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都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期望值偏高,家庭社会提供的工作捷径不一定适合自己,应该选择与自身实际能力相符合的岗位,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盲从就业。

5 结论

成都市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大学生就业存在专业理论转化率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家庭依赖性强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成都市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为提高在校大学生专业理论转化能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成都市毕业生理论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