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

2018-12-07辜丽琼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人员核算

辜丽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600)

引言

为适应我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目前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实现会计职能的转变,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都是核算型会计人才,而管理型会计人才较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为此,我们要加大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力度,满足市场的需要。

国内外有关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大多主要集中在有关管理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有关素质方面,如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在2016年7月29日发布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框架》。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对管理学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虽然也有很多,但依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会计职能的转型要求进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众所周知,传统会计主要是通过核算和监督这两大职能为企业外部利息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而未将其运用到企业内部发展决策中。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简单的核算会计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应将会计的工作重点从过去的主要为企业外部服务转变为向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由过去的重核算转变为以核算为基础,核算为管理服务的模式;将会计由传统职能向现代管理型会计职能转换,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手段[2]。

第二,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匮乏需要进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力度支持教育培养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加重视人才的力量。为此,在高等学校教育以及企业方面更加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到2014年10月,已经培养的会计人员超过1 660万,其中总会计师超过200万,培养出的会计领军人才1 132人[3]。虽然我国会计人才总数较多,但是从人数比例来看,我国现有的会计人才多为财务会计人才,而管理型高级会计人才还是相当匮乏。

第三,大数据时代的冲击要求进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随着互联网以及人AI工智能的发展,企业财务也面临着大数据的时代。因此,企业对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大[4]。因此,财务会计人员想要不被社会淘汰,继续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提升自己,向更高级别的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变,将自己培养成具备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是应对新时期挑战的必由之路。因此,会计工作升级的重点是培养更多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

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缺乏足够的重视。从我国目前会计在企业的职能来看,会计主要还是在从事核算等基本财务工作,企业的会计职位大多还是基础会计工作岗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以前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主要还是财务会计。另一方面,虽然会计职能转变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但就目前而言,企业对会计职能转型的认识,以及管理型会计人才对企业创造的价值还未能引起企业强烈的共鸣。

2.企业缺乏管理型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不同职能的会计工作有着不同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也有着不一样的评价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对于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还在建设期,对其的岗位要求、胜任能力、评价标准、培养细则等目前我国尚无科学明确的标准。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中也是一大障碍。

3.企业对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现在对会计的运用还停留在财务会计阶段,主要的激励措施制度等还是针对财务会计,多数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没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的不足,使会计人员没有动力向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型,从而在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学校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术理论不契合实际。首先,我国学校目前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在基础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上,而针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较为欠缺;其次,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我国企业的需求,理论与实践还未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只有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因此,学校在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时必须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前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问题选用合适的理论[5]。

2.教学方式较传统,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现代大学教育中,学校大多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大多还是被迫地学习,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有传统式教学,教师往往把很多应该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情都不厌其烦地做了,使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足够的思考,对学习的知识没有足够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最后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3.实践教学相对比较滞后,实践课程体系不健全。由于目前高校会计培养主要在财务会计方向,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也主要是在会计核算和监督等方面,如财务会计系统金蝶、用友、ERP等的培训等,而在管理会计方面,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6~7]。即使存在相应的课外实践教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

(三)会计人员自身问题

1.会计人员对管理型会计的认识不足。在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都在做着财务会计工作,基础性的会计记录、计量、核算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工作时间,日常工作的局限可能导致他们自身认识的不足,以及对会计工作理解的不足,认为自己只要能够做好账务,做好报表就好,从而对管理型会计漠不关心,也就不再深入学习管理型会计的相关知识。

2.会计人员不能正确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数据的时代来临,对管理行会计人员要求将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管理会计知识方面,对其他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心理素质、社交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现如今大多数会计人员来说,他们不仅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而且还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与要求的差距。

3.会计人员刻苦精神不足,缺乏进取心。许多会计人员参加工作后,由于长期都在从事比较乏味的会计工作,而对继续学习深造产生了惰性,不愿意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大学生面对各种新鲜事物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可避免地缺乏自我控制去抵御种种诱惑,尤其是网络游戏,使他们无法正确地协调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导致他们学习心劲不足,往往有心而无力,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

三、应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一)企业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企业要提高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认知。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认识程度。企业的决策等大都是由企业领导层做出的,因此,要提高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认识,首先要在企业领导层中进行宣传培训,只有让企业领导人正确理解管理型会计人才在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得到企业的重视。

2.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型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企业应对管理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业务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有效结合。同时,企业也要搭建会计平台,通过加强会计人才后续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交流会、技能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推动他们进步。

3.企业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企业应该结合员工需求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多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而且从激励理论来讲,只有有效激励才能对员工达到激励的效果,而有效激励是以员工自身需求为基础的,只有企业的激励措施与员工的需求相适应,才能达到有效激励。因此,企业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中应建立与职工需求相适应的激励措施,将激励发挥到最大效用。

(二)学校在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学校应强化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设置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不仅应有相关理论学者的参与,还应当让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和银行等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与他们工作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加合理地设置课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什么课程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层次要求,从而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2.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可以被学生使用,学校教师应该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在教授管理会计之前,可以先于学生探讨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对象,以及学这门课对学生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来会对学生从事管理型会计有什么用,通过这样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自觉地去学习管理会计,研究管理会计。

3.学校在培养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学校应该给学生增加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有更多的沟通和联系,促进校企合作模式为学校的教学需求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管理会计决策过程或案例分析环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和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人员应做的努力

1.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现代财务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而且使企业对基础财会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企业基础会计从业者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紧随时代的脚步,不再墨守成规,转变观念,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

2.会计人员应正确认识自身不足,提高胜任能力。会计人员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自身条件与职业发展要求相比较,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会计人员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比如参加会计继续教育、会计等级考试等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专业技术学习、实际工作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3.会计人员应培养学习管理会计的兴趣。会计人员应该培养自身对管理型会计工作的兴趣,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才会有较高的积极性,为此在平时应该多了解有关管理型会计的内容,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有关管理型会计的学习。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应该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在兴趣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管理型会计人员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战略管理型模式下的产业闭环管理体系建设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财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探究
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