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青海省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2018-12-07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测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关系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产业结构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域内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及合理化演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反作用于区域经济,也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自然环境特殊,生态脆弱,同时全境内多民族聚集,人文环境复杂,因此青海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2016年青海三大产业的相关数据,总结其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合理建议。
二、青海省产业结构现状
青海省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于同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1.42%。但是,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是否是由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所带来?青海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如何?这些都值得思考和分析。经过30余年发展,同时受惠于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优惠,青海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建成了以铝电联营、盐湖钾肥以及光伏发电为代表的特色优势工业,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极大地充实了第二产业的基础。此外,伴随开放力度的不断扩大,青海省形成了以高原旅游业为代表的特色服务业。当前青海省已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第三产业为重点,第一产业平稳跟进的“二、三、一”型的整体产业格局。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从2000-2016年第一产业内部构成可见,畜牧业是青海最重要的第一产业部门,其次为农业,并且二者在第一产业内部构成上占据绝对优势;林业与渔业虽然存在,但其所占比重十分微小,但其总体地位并未改变。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主要由青海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本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所决定,因此在长期中,这种农畜共同占据主导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将很难改变。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在各项优惠产业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青海省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是现今三大产业的重中之重。从产业内部构成上来看,工业远超建筑业是青海省第二产业产值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工业在第二产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攀升。这不仅表明青海省工业发展具有稳定性,其更加深刻的含义在于表明青海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为当地经济进步提供动力。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之一,青海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虽较发达地区有所落后,但其依旧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是继第二产业之后青海省又一重要的地区生产总值来源。较之2000年,2016年第三产业的构成更加多样,出现了许多新项目,同时单个项目的产值也更大,有的甚至是此前的数倍之多,表明青海省第三产业正在不断扩充完善以适应整体发展所需。
三、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现今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测度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在其中寻找优势产业部门的方法。本文利用这一方法从三个时段分别测度了1981年至2016年的青海省三次产业的全国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分量、竞争力偏离份额以及总偏离,以揭示青海省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二)测算结果分析
1.总偏离。由测算结果可知,在1981-1990年、1991-2000年以及2001-2016年三个阶段,青海省一、二、三产业总偏离的数值存在着较大波动。1981-1990年,青海省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偏离分别为0.74、0以及4.45,表明第一、三产业增长率超过全国水平,第二产业与全国水平持平。1991-2000年,青海省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偏离均为负值,表明在这一时期青海省三次产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2001-2016年,青海省三次产业增速出现分化,除第二产业增速超过全国水平,第一、三产业增长均低于全国水平。综上,青海省第一、三产业发展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发展虽有起伏,但整体态势向好。
2.结构偏离分量。1981-1990年期间,除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结果为正值外,第一、二产业均为负值,表明这一时期青海省第一、二产业的结构较不合理,同时结合总增长数据可知,第三产业在这一时期获得较好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渐明显。1991-2000年期间,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态势加剧,第二产业的结构经过近十年的调整与发展开始合理化,第三产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与第二产业一起成为这一时期推动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2016年期间,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的数值上来看,第一、二产业数值为负,第三产业为正值,表明第一产业结构依旧不合理同时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恶化,第三产业结构合理有利于经济发展。
3.竞争力偏离分量。测算的三个时间段内,1981-1990年青海省在第一、产业具备竞争优势,第三产业缺乏竞争力;1991-2000年青海省三次产业均缺乏竞争力;而到2001-2016年期间,青海省第一、二产业再次具有了竞争优势,但第三产业仍旧缺乏竞争优势。
(三)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本文将当前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首先,青海省第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牧产品所占比重过大,品种单一,农副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有待升级;同时农业科技化程度低,缺乏先进技术的推广体系,降低了农业产业升级的速度。其次,在第二产业方面,青海省第二产业多集中于能耗大且对资源依赖性极强的粗放型重工业,这种轻重失衡的产业结构在长期中将不利于本地人民生活水平及福利的提升。再次,在第三产业内部,主要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等社会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过大,这种第三产业格局不仅不利于本产业的长期发展,还将因为对第一、二产业缺乏足够的生产性服务支持而阻碍它们的发展。
2.生态脆弱制约产业发展。如前文所述,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主体之一。从生态意义上来看,青海省既是三江源头,同时也是生态之源,全境内大面积的高原草甸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而当前青海省以粗放型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式远远超过了自身的生态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节约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并导致青海省节能减排的代价高昂,长此以往这种发展方式将使青海经济陷入高产值、高治理费用的恶性循环当中。
3.产业层次低,竞争力不足。青海省地域辽阔,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因此依据要素禀赋优势,青海省第二产业主要以高耗能、高投入、低产出、低附加值的低层次资源导向型产业为主。这类产业的产业链短、关联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与科技水平落后且缺乏竞争力,长此以往,以这类产业为主导的发展不仅将制约青海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能使青海产业发展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当中。此外,青海省的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始终缺乏竞争优势,无法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进而阻碍了青海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4.缺乏内生发展动力。青海省经济增速在西部省区中位列前茅,但其质量却不高。青海省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是全国的1.5倍之多,研发经费投入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0.7%,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8%。此外,在青海省的三次产业中第二、三产业的人就业吸纳能力尽管有所上升但低于第一产业,间接表明了青海省人力资本不足,缺乏具备第二、三产业特定技能的人才,同时也表明当前青海省第二、三产业还需更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本地就业。
四、解决思路
根据前文分析中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1.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首先,针对第一产业部门应指导农牧民调整种养结构,合理用地;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原冷水渔业及农牧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农牧民增收。其次,对于第二产业,应加快发展优势资源的后续深度加工工业,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向专业化、集约型生产的转变最终形成其特有的竞争优势。再次,对于第三产业,应完善产业结构,加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信息行业建设,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2.加强生态保护。针对青海省生态脆弱的特点,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必然不可取。因此青海省应结合自身实际淘汰落后产能合理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合理规划农牧业生产并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成为未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保证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可持续。
3.培育内生发展动力。缺乏内生发展动力是青海省产业竞争力难以形成的原因之一,对此政府首先应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其次,完善相关优惠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同时企业应积极加强与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青海 西宁 8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