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药物复方制剂杂质研究的特点及基本思路

2018-12-07张庆华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8期
关键词:杂质复方制剂

张庆华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1 杂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创新药物杂质研究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杂质的研究是保证产品安全性的需要。创新药物的整个研究阶段,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其次,杂质研究涉及药学研究的全过程。药物的杂质来源、检测方法、限度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隐患,这些由杂质带来的因素,对于剂型选择、处方组成、工艺确定、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及产品的储存等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杂质应是创新药物质量研究、质量控制和安全性研究的重点。杂质研究直接体现创新物的研究水平。

2 复方制剂杂质研究的特点

复方制剂的杂质研究除应符合药物制剂杂质研究的一般性要求之外,还有以下特点:①复方制剂由2种或2种以上药物组成,其杂质包括各原料药中带入的杂质,各药物在制剂制备过程和贮藏期间产生的降解产物,以及各药物之间、药物与辅料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降解产物。因此,复方制剂的杂质数目多,且其来源具有多样性。②由于复方制剂杂质数目多及来源的多样性,使得杂质的分离检出、定性及定量研究工作更加困难。③复方制剂杂质的检查方法应兼顾不同来源的杂质,同时应重点监控毒性杂质及稳定性较差药物的降解产物,因此检查方法的建立及限度的确定均较单方制剂复杂得多。

3 我国对复方制剂中杂质检查和控制的研究现状

中国药典2005年版新增的《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规定:对于制剂中的杂质,除降解产物和毒性杂质外,如果是原料药中已经控制的,则在制剂中一般不再控制,故对于制剂而言,需重点关注的杂质主要是降解产物。翟惠民等指出,应深入研究药品中杂质及降解产物的检查方法,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测。有些西药制剂由于辅料、工艺、包装材料及贮藏条件的影响,其稳定性与原料药差异较大,若新制剂中降解产物的检查方法完全照搬原料药的做法,而不做验证考察是不妥当的,因为制剂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降解产物。

孔英梅等提出了我国在新药有关物质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申报资料中常提出因原料药进行了有关物质检查,并已放入质量标准中,所以对制剂不再进行有关物质检测;另外,在复方制剂的杂质检查中,仅仅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杂质的总量进行控制,而不对各个杂质来源进行归属。如,徐继建等在测定复方二甲双肌格列本服片中杂质时,对已知杂质双氰胺按外标法计算,认为含量不超过0.1%,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盐酸二甲双肌峰面积的3倍即可。

石庆平等在检查复方维生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有效分离出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得出的结果是: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由于复方制剂中几种主成分含量相差较大,或者紫外响应值不同,反映在HPLC相谱中,则表现为峰面积差别较大。这时,若以色谱峰积分面积较大的主成分作对照,计算所得制剂中有关物质含量往往低于实际含量而会被忽略,即使其有关物质实际含量较其单方制剂高出很多,总有关物质的含量仍然符合申报的限度要求,致使复方制剂会因含有关物质而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复方萘普生栓是由萘普生和己烯雌酚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含萘普生400mg和己烯雌酚4mg因己烯雌酚的含量只有萘普生的1%,并且在240nm处的紫外吸收弱于萘普生,这样,选择不同主成分作为对照品测定制剂中有关物质含量将得出不同的结果;若选择萘普生为对照品,有关物质的测得量会低于实际量,而选择己烯雌酚为对照品,则有关物质的测得量会高于实际量。徐丽佳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复方萘普生栓中有关物质含量时,以控制萘普生的有关物质为主,用已知杂质法测定萘普生中的6甲氧基-2茶乙酮,用萘普生自身对照法测定其他有关物质。这样所测得的有关物质含量必定会低于实际值,易导致制剂出现安全性问题。

4 复方制剂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复方制剂杂质研究的目的与单方制剂一样,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制剂中杂质的含量,特别是控制有毒有害杂质的量不超过可接受的限度,并为制剂处方工艺选择、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有用信息[1]。复方制剂进行杂质研究,首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析确定各杂质的来源,对杂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归属,因为杂质限度的确定必须以明确的归属为基础。对于毒性杂质,需明确归属才能严格控制,制定合理的限度;即使对于一般的微量未知杂质,由于来源于不同主药,其可接受的限量可能不同,一般也应确定其来源,除非杂质的量小于制剂中含量最小药物可接受的未知杂质限量。复方制剂杂质研究采用的检测方法应能有效分离各杂质,方法的灵敏度除应符合一般要求外,还要关注对制剂中含量较小的药物产生的杂质的检出能力。

4.1 杂质检测

4.1.1 一般杂质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易挥发且热稳定性的物质,一般用于残留溶剂的检测。无机杂质可能来源于原料药、辅料或制剂的生产过程和环境污染物中。2015年版《中国药典》加强了包括催化剂在内的无机杂质检测方法的研究与修订,提高了方法的准确性。因在药物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铅,且铅易积蓄中毒,故药物质量控制中经常以铅作为重金属的代表,用其限量表示重金属限度。经典的重金属限度检查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且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二、三部新增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可以同时定量检测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化学形态的金属杂质在毒理学和生物学上的性质可能有很大差异,HPLC-ICP-MS法对分析极低含量、不同形态的As和Hg有着灵敏度高、易于操作的优势。

4.1.2 特殊杂质的检测

在杂质谱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专属灵敏的分析方法,以确保化学药物杂质的有效检出。在有关物质检查方面,2015年版《中国药典》加强了对化学药物杂质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增加了正文所涉及的448个杂质的结构式等分子信息,实现对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测定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杂质检测的方法学验证主要包括专属性、检测限、溶液稳定性、耐用性等定性试验以及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等定量试验,从不同角度、层面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杂质检出的可靠性。近年来,色谱法在各国药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主流还属高效液相色谱技术。Wang等采用HPLC法定量测定艾普拉唑片有关物质,并进行方法学验证。HPLC测定有关物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杂质对照品法(外标法)、加校正因子和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以及面积归一化法。朱静毅等建立了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非洛地平及其片剂中3个有关物质的含量,其校正因子分别为1.96、0.96和1.06,方法学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符合要求,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与杂质对照品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4.2 其他

复方制剂中各主药的结构千差万别,其稳定性亦不尽相同,在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或有明确的文献资料支持下,可将杂质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不稳定的主药上。

复方制剂中若各主药含量相差较大,但稳定性均较好,可主要针对含量较大的主药进行杂质研究。但应有明确的试验或文献支持含量较小组分不会产生毒性杂质。若可能产生毒性杂质,对毒性杂质应采用杂质对照品法进行研究控制。对双层或多层片但不同片层仅含单一组分的复方片剂,或含有多种色泽颗粒且不同色泽颗粒仅含单一组分的复方胶囊剂等,如能采用简单的方法(如切开不同片层、将不同色泽颗粒分开等)将不同主药组分简单分离,则可参照各主药单方制剂的杂质研究方法分别进行研究[2]。

5 结语

药物杂质研究是药品研究的重要方面,杂质研究贯穿于整个药品研究的始终。药品中的杂质是否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可控性与安全性。杂质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①杂质检测方法的选择与验证。②研究过程中所有批次的样品,包括各种生产规模的样品中的杂质完整的记录,这些数据将是制订杂质限度的重要依据。③在确定杂质的限度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杂质的安全性、生产的可行性与产品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杂质复方制剂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二则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