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2018-12-07杭喆安徽大学国际商学院15级金融四班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市场化利率商业银行

文/杭喆,安徽大学国际商学院15级金融四班

1 导言

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利率化,摆脱了政府对利率的控制模式。金融交易的主体享有决定利率的权利,市场能自主选择利率的数量、期限以及风险结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银行来说,增加了其利率、信用风险,虽然银行业已经开始重视利率风险的管控,但其管理工作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目前大多数金融资产与银行业都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没有得到重视,那么整个金融业都会受到影响。

2012年,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上浮了10%,2013年,我国对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并在2014年底将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20%,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近几年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过去实施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针,即“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利率市场化在对我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可能对金融业产生部分冲击。银行业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者,面对利率市场化,银行将采取何种措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将影响金融业未来发展。

2 利率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2.1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在利率管制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严格的利率管制规定使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受到相应的控制。商业银行无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价,也无法随意调整存贷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将产品和服务定价在合理范围内,适当调整利率。这将导致银行业的利润逐渐缩水。如果商业银行计划的金融产品在价格方面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其市场份额将逐渐丧失。利率市场化迫使商业银行优化其内部银行管理机制,使其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时更具有优势。

2.2 规范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目前,存款和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若在价格上丧失了其优势,那么也就意味着在竞争压力会更大。随着当前金融市场利率管制的慢慢放开,市场监管出现了疲软现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很有可能为了盈利采取不正当手段吸存放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处于开放状态,其改革必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商业银行目前拥有利率浮动权,这使竞争更具公平性,未来的商业银行若率先实现管理、业务转型,占有的市场份额必将也会更多,市场利率化改革推动了金融市场不断提升和完善。

2.3 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在以往的商业银行中只能按照中央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去处理业务,在这种管控严格的环境下,商业银行无法创新产品和服务。但随着市场利率化改革的推进,让商业银行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自主创新以及新兴产品的研究。分析发达国家成功进行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利率市场化改革能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健康发展。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商业银行必须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高自身服务和创新自身产品,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

3 利率市场化的消极影响

3.1 银行利润缩水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竞争压力将会变得更大,若在初期找不到合理的应对方法,贷款利率必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下行,在短期内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正在平稳的进行转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将会保持平稳,对利率不敏感,这也限制了贷款利率下降。

结合我国目前金融业的现状和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存贷款利率水平在利率市场化后都会明显提高。2004年起,我国对利率上限全面开放,但由于央行仍然设定了贷款基准利率并实施信贷规模控制,我国贷款市场并不完全依赖于价格出清,而是仍有信贷配给和规模限制,浮动贷款利率可能仍未完全覆盖信贷风险溢价。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仍会上浮。虽然存款和贷款利率将大幅上升,但银行存款和贷款利差可能会下降。由于贷款利率上限已经开放十多年,它已经以市场为导向。另外,由于银行业的竞争和经济下滑的影响,贷款利率的上升不会太明显。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存款业务,因此未来未来银行间对于负债业务的竞争将会持续加大,同时存款利率也会不断上浮,接近理财收益率。

3.2 业务压力大,转型困难

为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商业银行业务必须向多元化业务进行转型,不得已将原本以利息差收入为中心的业务转向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目前在银行业务中,新型业务例如零售理财、消费信贷等业务量都高于传统业务,可以作为银行转型的参考方向,消费贷款资本占用不大,但成本收入比较高,但以这类业务作为转型重点时,需加强成本管理能力。零售理财能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但其成本收入比较高,需加强人才建设。传统交易业务虽然在资本占用、成本收入比等方面需要的投入较低,但同样净利差也较低,想要通过其盈利能力难度较大。

由于传统信贷业务空间有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利差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情况下,银行竞争和利润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在发展战略,市场定位、产品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趋同化现象。在利率自由化之后,银行需要从依靠规模和速度的传统粗放式扩张模式转向以质量和效率为重点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实现以利息收入模式到中间业务模式成功转型。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虽取得了较大发展,对利润的贡献度显著增加,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相对较大,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为了规避利率管制或其他监管措施。在零售业务方面,银行有待加强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品牌知名度。

4 应对措施

4.1 加大利率监管力度

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为有效防范存贷款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监管部门应加大其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建立一套适合衡量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程度的指标体系,更加有效的对商业银行进行监测,但是,就目前而言情况并不乐观。在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中,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导致其增加利率风险增大。但是现阶段央行未能建立相关利率风险预警系统。

4.2 发展多元化业务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商业结构、运营管理等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趋同性。商业应该也应努力优化利润结构,找准自身优势和不足,扩大新的业务模式,确定差异化发展路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银行总收入的30%到40%是由中间业务收入带来的,而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依赖利息收入。中国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加快针对不同客户群的新型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深化传统业务结构改革,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发展与客户需求相符合的综合产品,并借此机会形成独特的优势,减少对单一存贷款业务收入的依赖,提高非息业务的利润比例,从而优化利润结构,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一些中小银行在资产规模和渠道建设方面与大型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但它们也各有优势。中小型银行拥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对当地特点更为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因此,中小银行应扩大微型企业信贷服务,增强核心负债和传统存贷利差盈利能力。基于良好的传统信贷业务,提高为客户定制服务的能力。由于中小型银行负债规模较小,应提前做好资金缺口的管理和预测,减少自身负债成本。

4.3 通过业务转型提升净息差水平

无论是中小型金融机构还是大型银行,都应进一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银行对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议价能力,可以减少利率全面开放后利率缩小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也应该对高回报行业增加放贷倾向,同时也有利于银行提高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此外,银行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以满足不同市场客户的需求,并提高其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4.4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转变固有的模式,不在以传统业务作为扩张的主要模式,注重利润,逐步从传统贷款业务转向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资产业务方面,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加大零售贷款业务拓展力度,提高其经营能力。收入结构方面,对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和经营进一步完善。负债业务方面,银行应努力控制高成本负债的增长率,增加低成本负债的比例。

目前,中国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入了贷款基础利率发布和报价机制,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完善。对于许多集中报价系统银行和非自律机制成员来说,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强自身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工作。大型银行是市场定价系统的领导者,中小银行应加强对重点业务的定价管理。其他定价能力较弱的小型微型银行应采取策略跟上市场,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利率。风险管理系统采用积极稳健的风险管理模式,准确评估风险,灵活运用传统的风险对冲工具,如套期保值和远期期权,以规避风险。

猜你喜欢

市场化利率商业银行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为何会有负利率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