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实践研究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2018-12-07杨艳棠

名师在线 2018年25期
关键词:苏教版立体平面

杨艳棠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海安 226600)

引 言

以《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作为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在内容的选取上还是值得一试的。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主要有两大类:代数和几何,而角属于几何中的一个知识点。

一、课程准备

(一)教材的分析

在苏教版教材中对角的认识大致分为三步:二年级下册中的《角的初步认识》以及《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四年级上册中的《角的定义及线与角》;四年级下册中的《多边形的内角和》。而在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教材中编排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模型。初步感知角的表象,但是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有三角尺上的角、书本上的角和闹钟上的角,为认识“角的大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抽象出的三个不同的角的观察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归纳出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也是本阶段要学习的“角的初步认识”。

(二)数据的收集

针对角这一节课的知识,笔者特意翻阅了苏教版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教材,将与之能够联系起来的知识全部列举出来,看看哪些内容对笔者这节课教学有所帮助。例如,一年级上册就编排了《认识图形(一)》,主要了解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又设置了《认识图形(二)》,了解了四个基本平面图形;二年级上册同样学习了《平面图形——多边形》,最主要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些图形的认识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的编排过程。紧接着《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学习的是“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将知识融合在一起教学,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获得角的认识的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学习角的分类,让学习更适应学生的特点;四年级上册《角的定义》,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四年级下册将角融入了基本图形的内角和,让“角、面、体”形成了一个体系。

在了解了一到六年级数学教材中与角有关的知识后,笔者还查阅了北师大版、人教版和浙教版的教材,各大版本对《角的初步认识》各有千秋,但它们都没有离开一个素材——钟表上的角。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是通过从钟面上发现角,抽出了角的原型。浙教版虽然在教学例题中没有,但在练习中也运用了这一素材,通过钟面上的角区分角的大小。

(三)产生思考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数据分析,笔者发现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不管是苏教版,还是其他各大版本,都是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再进行教学,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画角、比角。

问题二:学生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到高年级时学生们就会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和角的关系,那我们在二年级教授角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将他们融合在一起呢?

基于这两点的思考,笔者想是不是可以摒弃教材中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教学方法,而是通过图形的呈现,一步一步地提出角,并了解清楚体、面、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形成“体中有面,面上有角”的知识体系,再通过活动认识角的组成部分,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射线,最后,通过合理的练习,让角再回到面,回到体,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完整的点、线、角、面、体的结构体系,形成系统的教学过程。

二、实施过程

为了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笔者结合以上思考,巧妙设计了一节课,将点、线、角、面、体都融入了课堂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见图1),笔者从学生熟悉的三个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开始,复习了“体”;接着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也称作“面”,形成“体中有面”的教学结构;接着笔者通过寻找,在平面图形中发现“角”,继续形成“面上有角”的教学结构。由此,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完整的“体中有面,面上有角”的结构性思维。

图1

第二环节(见图2),采用有趣的小组活动,从教师准备的多种素材(如小棒、剪刀、圆片、毛线、吸管、画图纸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个角,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自主汇报等活动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们自主探寻角的两大基本特征: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线),让学生了解点、线、角的联系,并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角。整个过程轻松、愉悦。

图2

第三环节(见图3),简单地判断角,巩固对角的认识,联系第一环节中的几个基本平面图形,寻找平面图形中都有几个角,把“面上有角”体现得更深一些。再进一步加深寻找立体图形中的角,由“角—面—体”,加深学生对“角组成面,面构成体”的认识,接着回到生活中的角,举例介绍生活中的角,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图3

第四环节,认知角的大小,对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角,学生通过观察笔者演示角的大小,明白角是通过两边张开的开口大小来决定的,然后再让学生到小组中,去感受角的大小。学习“角的定义”时,笔者还会利用射线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角的大小。

整节课笔者通过这四个环节展示了角的初步轮廓。希望通过教学,学生们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够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思维冲击,也希望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1]。

结 论

通过《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学生们对“点、线、角、面、体”之间的直接联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理解“体中有面,面上有角”的含义,能够准确地说出角的两大基本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线),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笔者所预期的效果,也较好地提升和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苏教版立体平面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参考答案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