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网购成瘾研究

2018-12-06蔡运记戴永建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

蔡运记 戴永建

摘 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逐年上升。我国于2008年发布了《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是全球首个将网络成瘾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的国家,而网络购物成瘾已被纳入其中。生活质量对于个体的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好的生活质量能促使个体特别是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体系。本人借助网络成瘾的学术基础,探讨网络购物成瘾对生活质量及大学生积极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

本文以珠海高校学生为对象,以北理工珠海学院为调研样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584份,回收573份,有效问卷为535份并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结论如下(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群体在生命质量表现存在显着性差异,网购成瘾群体生命质量水平低于网购不成瘾群体(二)在网购成瘾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网购成瘾的程度高于男生。(三)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对生活质量、积极思想体系存在负向影响关系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购成瘾;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笔者从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获得以下数据,截2016年12月止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而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667亿,同比15年增长了12.9%。由此数据可见,我国网民中已经拥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在使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逐年上涨,网络购物的使用率也提升至63.8%。

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更多的网民开始在网络购物中出现病理性的行为和症状,网络购物成瘾已成为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网民已经逐步呈现青年化,而大学生就是这部分年龄段的群体。网络购物成瘾的现象在校园逐渐显现,网络购物的“疯狂”式行为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正面向上的思想。笔者当前在珠海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网络购物成瘾的心理问教育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购物成瘾和大学生生活质量、积极的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笔者希望通过理论知识和自身实践工作的结合,更科学分析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为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网络购物成瘾、生活质量相关概念

(一)网购成瘾概念

Koran(2006)对网络购物成瘾的定义为:由于反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市场交易,使用户处于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沉迷状态,并产生无法抑制的购买愿望,同时伴随着购物的时间和频率的张力与耐受性现象,在心理和生理上对网购带来的快感有持续的依赖。郑梅钦(2013)在《大学生网购成瘾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中认为,网络购物成瘾是指过度或沉迷使用网络平台进行购物而导致显着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受损的现象。徐浪(2014)在《大学生网购成瘾的初步研究及问卷编制》中认为,由于网络购物的独特性能给使用者带来缓解压力、自我满足等作用,使用者进而不断依赖并重复该行为,最终导致使用者花费更多成本,并对生活的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若强制终止该行为则会导致负面情绪的加剧并且成瘾者会寻找其他途径完成网络购物,以上行为我们称为网络购物成瘾。

我国于2008年出台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正式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同时也是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按标准可将网络成瘾分为5类: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

(二)生活质量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从健康角度对生活质量做出的定义在不同国度、思想和文化价值观上,个人与他们的理想、目标和所关心事物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同时强调对自我社会责任义务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认知。

(三)网购成瘾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从理论上,网络购物成瘾是网络成瘾的子因子,它基本具有网瘾的因子通性。网络成瘾陈述的是网络用户过度使用网络,导致个人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受到损害且难以戒断。而生命质量主要评测的是个体的生理机能、心理卫生、社会关系及所处环境的综合情况。两者有必然的相关性,也存在因果关系。从学术界上,国内学者张态(2009)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生活质量存在必然的联系,该研究使用Yo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WHOQOL量表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得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且网络成瘾的群体生活质量受到负面影响。

那么,网络购物成瘾也是网络成瘾的子因子,它包括的维度有过度消费(时间和金钱)、功能损害、戒断反应和网购快感。而国际卫生组织发布的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普适性量表WHOQOL量表也包括了生理领域、心理功能、社会关心和环境领域4个维度,两者从理论结构上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量表

通过搜集网络购物成瘾的量表,对比之间的效度、信度问题和应用的广泛度,笔者选择使用国内学者徐浪(2014)发布的《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HOQOL-BREF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二)样本采集

此次调研在调研前,笔者先找到20位大学生为问卷进行了可行性测试,通过集中的测试计算问卷填写时间、问卷内容是否过度涉及隐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愿意配合程度进行了测试,并最终对个别题目的提问用词进行了修改。最后采用集群随机抽样调研,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84份,回收問卷为573份,回收率为98.12%,其中有38份问卷出现大部分无选项,所以删掉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为535份,有效率为93.37%。

四、资料分析

(一)样本分布情况

本次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调查中,男生为256人,占总数47.9%;女生为279人,占总数52.1%,男女间的比值为91.76%,接近1:1的比例。年级的分布大一为135人(25.2%),大二146人(27.3%),大三105人(19.6%),大四为149人(27.9%),整个年级的分布都比较均匀。

(二)大学生网购成瘾现状

笔者根据网购成瘾量表计算出的22题的平均值,得出网购成瘾平均值,判别网购成瘾的标准参考了国内学者雷雳教授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作为诊断工具,根据分值标准将网购群体分为3类别:均值μ<3为正常群体(即网购不成瘾),3≤μ<3.15为网络成瘾边缘群体,μ≥3.15为网络成瘾群体。根据标准,在被调查者中正常群体(网购不成瘾)419人,占总人数的78.3%;网购成瘾边缘体为35人,占总人数的6.5%;网购成瘾群体为81人,占总人数的15.1%。

(三)信度

网购成瘾的量表信度,网购成瘾分4个维度,各领域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用Cronbach α系数衡量,功能损害、过度消费、戒断反应、网购快感4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48,0.850,0.823,0.778,根据分量表信度指标值的判别准则,网购成瘾4个维度的信度甚佳。

(四)差异分析

1.大学生网购成瘾和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

我们分别对535名调查者进行网购成瘾、生活质量在性别上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4-4所示。

在网购成瘾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网购成瘾的程度高于男生。其中在网购成瘾的过度消费、网购快感方面存在显着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女生在网购消费上会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在网购平台上,这也与我国女性消费习惯比较相似。

2.网购群体在生命质量间的差异

根据雷雳教授网购成瘾分值标准我们将网购群体分为正常群体(即网购不成瘾)、网络成瘾边缘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我们把网购群体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我们可知网购成瘾群体和网购不成瘾群体在生活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回归分析

通过网购成瘾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可知网购成瘾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0。笔者选择网络成瘾边缘体的数据作为参考,接下来笔者对网购成瘾边缘体和网购成瘾群体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笔者假设网购成瘾与生活质量存在线性关系,假设网购成瘾为自变量X,生活质量为因变量Y,提出假设1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结果如下表4-10、表4-11所示。

设网购成瘾为自变量X,生活质量为因变量Y,两参量间的系数为ρ

从分析结果我们可知p值<0.01,即网购成瘾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确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且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R=0.33,R2=0.11,Adj—R2=0.10,即该方程Y变化的11.0%可以被X解释,该回归方程为:Y=4.384-0.435X(非标准化),Y=-0.332X(标准化),Y为生活质量总均值,X为网购成瘾总均值。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差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的验证之后,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500名大学生构成网络购物成瘾群体占总群体的15.10%,所占比重较高,大学生已经成为网购成瘾群体的主要发生群体。

(2) 在网购成瘾的性别上存在差异且显着,女生比男生较容易出现网络购物成瘾,尤其在过度消费(时间和金钱)、网购所获得快感上较男生容易出现。

(3) 网购成瘾群体比网购不成瘾群体在生活质量表现上存在显着差异,且网购成瘾群体的生活质量比不成瘾群体差。

(4) 网购成瘾对生活质量、积极思想存在负向影响关系,验证假设1。

(二)研究贡献与管理启示

生活质量对于个体的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好的生活质量能促使个体特别是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体系。本次研究主要贡献是验证了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成瘾上属高发群体,同时也验证了大学生网购成瘾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本次的研究给高校的工作带来了几点管理启示,在如今网络发达的社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理性消费,避免成为网络购物成瘾群体。对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网购成瘾的差异,还有年级的成瘾差异,都是可以给管理者一些帮助。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针对这部分群体,在重点的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建立预防的机制,引导学生专业成才、思想成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朱玉,高晓倩,李蕊,大学网购成瘾的调查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年第17期.

吕静,吕会宁,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7(4):130-132.

李双双,陈毅文,李江予,消费者网上购物决策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徐冉,大学生网购成瘾量表的编制, 社会心理科学[J], 2016,第185 期,第24-28页.

徐浪,大学生网购成瘾的初步研究及问卷编制[D],2014.

马丽,童建军,网购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情报探索,2011,(12):1-6.

张态,保丽琼,杨弋星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生命质量关系的调查研究,大理学院学报2009.第39次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郭瑞芳,网络青年心理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杨蒙蒙,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D],2015

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云南大学出版社[J]1999,第224-227页.

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和验证[J],心理学报, 2007.

刘枚莲,黎志诚,面向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6,18(7):32-37.

郑梅钦,大学生网购成瘾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D] 2013,第27页.

作者简介:

蔡运记(1980.6),男汉族广东珠海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