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经济意识培养探析

2018-12-06刘成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业信用高校

摘 要:高校学生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生力量,其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的经济来源相对单一,同时处于向独立经济单元过渡的阶段。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意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提升的环节。近年,高校“校园贷”引发的相关问题频发,其根源便是学生经济意识的匮乏,通过分析学生经济意识的重要性,梳理学生经济意识的内容,探索协同提升的途经。

关键词:高校;学生;经济意识;创业;信用

本文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学生“校园贷”防范与教育机制研究》(2017SJBFDY795)、江苏省学校共青团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探析》(YB2017027)、盐城师范学院校级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6YCKF007)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学生是经济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生力量,其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的经济来源相对单一,同时处于向独立经济单元过渡的阶段。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经济意识是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经济意识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信用意识

信用意识是大学生经济意识的主要内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信用意识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价值观体现;信用意识是大学生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信用不光在大学生活中尤为重要,在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依旧十分重要。

(二)创业意识

以斯蒂芬森为代表的哈佛商学院学派认为,无论目前掌控的资源如何,创业都是探索机遇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以蒂蒙斯为代表的巴布森商学院学派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式。它不仅受到机会限制,还要求企业家采用细致的实施方法和强调高度平衡技能的领导艺术。企业家意识是独立自信与不断创新的统一,体现了对生活环境的积极适应。全面阅读文化和生活,坚持不懈地追求奋斗目标。

(三)风险意识

首先,任何经济活动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会被人类意志转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事务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客观的,风险也一定客观存在。客观性要求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面对创业风险并积极应对风险。其次,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如往往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第三,我们必须正视盈亏的二元性。

(四)独立意识

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体现在经济收入和支出方面,经济收入方面,大学生最普遍的经济来源为父母,城乡二元结构在学生独立意识中体现较为明显。城镇学生较为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乡村学生早于城镇学生经济独立,体现为乡村学生较早地参与学校内部和校外兼职,获得经济来源。经济支出方面,城镇学生消费层次较高,且支出范围较广,主要消费范围为学习、生活和娱乐支出,乡村学生主要消费范围为学习和生活支出,娱乐性支出较少。总体来看,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需要提升,理财能力、规划支配收入支出能力需要提升,减少“月光族”和“透支族”在学生中的比例。学生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个体,若其经济独立意识与之不匹配不适应,则很容易造成一系列不可控的后果。

二、高校学生经济意识的现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经济意识呈现出由弱而强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新生阶段,经济意识淡薄,可支配收入处于“家长单一供给”状态,城镇新生尤其明显,在新生阶段,生活和学习用品多来源于家长支持或亲友赠予,近年来,越来越呈现高消费标准的倾向,“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三件套成为很多学生的开学标配,有的同学还强化了品牌概念,某一知名国际品牌三件套在新生购买清单中也十分常见。平时生活消费来源于家长提供。进入校园一段时间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和学习空间。目前高校学生经济意识现状如下:

(一)信用意识缺乏,过度透支

信用消费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如果认为信用消费是不负责任的消费,或者互联网消费产生的债务可以消失,没有必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那么,在信用消费的过程中,将是不考虑后果的,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一些大学生负大量债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风险意识和缺乏责任感。意识到自己非偿还不可且无能为力时,他们试图用极端的方法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减轻或逃避他们的合同义务。

(二)创业兴趣尚可,持久度偏低

创业个人应该勤于学习,坚持不懈,灵活多变,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责任感。创业实体的个人价值观也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这样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建立正确的生活信念和生活理想。教育部要求所有地方高校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对大学生自营职业资金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机构为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实施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减税、免税等各项优惠政策。但是不少创业学生创业持久意识不够,初创企業较难在市场竞争中存活。

(三)缺乏经济风险意识和防御风险意识

“校园贷”频发,金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经在校园内频频出现。校园贷款现象与学生自我消费的不成熟概念和缺乏金融教育有关。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娱乐需求强劲,信用消费的概念很强。另一方面,尽管大多数大学生现在已经18岁并且身体成熟,但仍然难以实现经济独立。在各种诱惑下,校园贷款是满足这些诱惑的最直接方式。此外,大学生缺乏金融教育,未能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2009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规范信用卡业务,这直接导致银行暂停发放校园信用卡。十年过去了,消费金融公司,上市公司和传统银行都瞄准“校园贷”消费者融资方案。然而,就像当年的学生信用卡一样,因为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缺乏对个人信用违约的敬畏,关于这一群体的高预期利率和高坏账率的负面情况经常发生。

(四)缺乏经济独立意识,后续行动现象严重

大学生群体行为影响广泛。大学生的成长背景相似,年龄相似。为了在群体中被接受和认可,有必要与朋友和同伴保持一种融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具有相似的文化认同和审美情趣。部分学生攀比严重,不根据自身家庭经济实力,过度追求外在物质财富,向家庭索要超额生活费用,甚至通过“校园贷”方式借贷消费。

三、提升高校学生经济意识的协同开发途经

(一)政府层面

引导合理消费,加强监管。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网络不良贷款风险防范和教育指导的通知,旨在加强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督和整頓,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包容性金融是当前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互联网的新兴产品,校园贷款为需要资金的大学生打开了“经济救济”的窗口。

建立透明征信系统。在提供消费者金融服务的企业中,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由银监会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由当地金融机构监管。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和一些消费金融中介公司,目前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尚未访问中央银行的信用信息系统,并且每个机构的用户信息彼此隔离。机构间信息隔离造成的累计信用将导致学生未来的黄金消费群体的损失,这可能会损害学生的长远利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地方金融办公室加大了对校园贷款的监管力度。贷款可能不会根据学生证等低门槛发放。

(二)学校层面

积极合理运用日常教育管理、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加强学生广泛的课堂,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珍惜和充分利用实际机会,并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向优秀人才学习,在学习的同时进行实践,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独立经济人的过渡。

加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除了学业贷款,银行也应该为信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提供创业补贴和求职补贴。

(三)学生层面

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过度提前或滞后消费,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的活动中去,避免不必要的攀比,建立诚实、感恩、自立和自我完善的概念和意识。学生在学校应主动进行经济意识的培养,对今后处理个人财务及家庭财务均有不可多得的益处。

四、结语

大学生经济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经济意识的强调将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活力,为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梅强编.创业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刘成.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学生SNS消费分享特征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11).

[3]刘成.高校学生信用意识养成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4).

[4]曹辉. 经济素养: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课题[J] .现代教育管理,2009(5).

[5]肖安庆.开展学校财经教育 发展学生财经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8(2).

作者简介:

刘成(1989-),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文地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信用高校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