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习实效性提升路径探究

2018-12-06王品训

速读·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时效性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

王品训

摘 要: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学过程不应当沦为单一的知识理论讲授或是教材内容的格式化教导,而应该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复合型教学,同时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的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本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此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在高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本文探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并对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时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时效性

一、深入研究教材,激发学生思维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们在教材的利用上有了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与发挥空间。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为参考,对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进行有效的把握,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在目的上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互相作用等等,并以此为基点,掌握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

高中物理教师应当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并对高中物理中的基础性内容有所侧重,对核心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深层信息,以此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进步。以“自由落体”的教学内容为例,我们不妨设计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比如较重的物体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那么将两种物体捆绑在一处,下落速度的快慢该怎么计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部分学生认为两种物体捆绑在一处,是质量的增加,所以下落速度会增加;有的学生则认为较重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较轻物体的影响,导致下落速度变缓。虽然学生在知识的认知之上存在矛盾与偏差,但这种矛盾与偏差是建立在学生思维扩散的基础之上的, 是一种良性的矛盾与偏差,它有效缩短了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争论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分别的评价,并指出其中的亮点与错误,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梯度设计

物理是一门难度跨越较大的学科,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高一物理的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正经历着从初中物理学习到高中物理学习上的一个知识跨度的转变。这意味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要求学生“一蹴而就”,应当先设计一些难度较低、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掌握物理知识。举例而言,在力学的教学之中,教师讲解了力的基本含义之后,往往急于加上“物理受力分析”的内容,但往往不仅未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妨碍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掌握。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注重对于知识递进性与渐进性的把握,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判断学生的接受能力大致处于什么层次,以此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梯度设计。

三、探究情境创设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能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探究式情境,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内容提供有效的教学背景,鼓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以此推动学生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进步。以“匀速直线运动”教学为例,妥善利用教学资源,创设这样的情境:以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例,将学生带入交警的角色之中,并提出疑问“该如何判断该车是否因超速而导致交通事故?”,以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实际生活之中,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融合,改善高中物理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四、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探究情境的创设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设计的教学方法,但探究情境教学的优劣却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在探究情境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充分扮演好引导者、推动者的角色,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必须“吃透”教材,明确探究内容与基本要素,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开展活动。但探究情境内容与基本要素的掌握不应当强求在一个课时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的逐一落实探究情境内容与基本要素的现实。所以,在探究情境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就应当将教学的步骤告知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的教学进度保持一致,使探究情境教学能够顺利完成。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发挥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联合实际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抓寻物理知识的重点,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利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诸如水滴、光照、爆破等物理现象直观的展现于学生面前,同时将这些物理现象与理论知识进行关联,并设计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解答。这种方式能够在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情况之下,较为直接的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实,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的教學活动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就有必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需要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付出艰辛的探索与创新,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以此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结构,提升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物理。

参考文献

[1]蔡松林.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几种方法[J].华夏教师,2017(10):27.

[2]赵智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4):166-168.

[3]申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4.

[4]李效锋.关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40-242.

猜你喜欢

时效性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读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