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和体验探究

2018-12-06朱婷婷

祖国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汉语言文学网络时代

朱婷婷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子图书馆的迅速发展起来,电子书刊逐渐发展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互联网学习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成为了当前文言文教育需要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篇文章就从新时期网络时代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和谐关系与冲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课堂气氛的调动方法和网络对汉语言文学的促进作用两方面,探究了新时期网络时代文学阅读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 网络时代 汉语言文学 经典阅读

一、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文学经典阅读的和谐之处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系统的了解汉语言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对中国汉语言汉语言人文精神的继承。除此之外,阅读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对于汉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经典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期的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中包含的巨大的阅读信息,汉语言的阅读途径得到的拓宽,在资源的获取和存储方面也有效的弥补了纸质阅读的零碎、易于丢失等缺点,使得书籍的管理和阅读更具系统性和统一性。在汉语言文学阅读中,通过合理的利用网络,可以使学者更加及时的了解到的文学著作,同时,在进行研读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学者查阅文学相关资料,打破了传统学习的空间限制,大大的增强的阅读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在网路环境下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此外,网络也促使了更多文学学者在网络上进行文学的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及时了解并学习了国外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二、新时期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

随着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的资源相比之前来说更加丰富,阅读的条件更加便利,但是一些阅读弊端也随之而来。首先来讲,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一个安静,可以独立思考的环境,然而对于现在的部分平台来说,他们为了提高自己平台的经济效益,会在阅读内容中设置一些广告或者其他的娱乐信息,这样非常不利于学习者的独立思考。此外,据调查显示,由于网络上有诸多的文学作品,目前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在网络上更加倾向于其他类别的阅读,比如:他们会更加喜欢科幻类或者言情类的小说,甚至可以说很少涉及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而且在网络上,许多汉语言文学者都带着娱乐的态度去学习,他们往往会选择娱乐性比较强的文章进行大致的品讀,对经典文学的社会背景了解的少之又少。总所周知,我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反应了当时统治者或者管理者某些不合乎常理的行为,如果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仅仅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阅读,那么将不能完全体会到经典文学的深刻内涵。而对于目前来说,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并且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常常会存在一些人对文学经典作品进行恶搞的现象,使得部分学者对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误解。除此之外,网络平台信息复杂,文学著作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其中会存在章节错乱或者事实扭曲的现象,这对学者品读文学作品来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不利因素。

三、新时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经典文学来说,它的内容丰富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细腻,可以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带来各种情感变化的体验,但是在这之前,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个引导作用,先把同学们带入到经典故事中,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会自己把握经典故事的意蕴。此外,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为对于汉语言学习的初学者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较为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氛围的提升,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智力抢答活动,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加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好软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文学著作中人物情感的变化。

将课堂变成舞台。调查研究表明,除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性比较强的文学内容之外,许多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话剧表演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使得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更具多元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的丰富。由于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促进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一现象产生,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积极了解和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避免学生的表演局限于四大名著等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在话剧点评中应该重点评判人物的情感而并非是学生的表演能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细微变化。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视频内容与书本内容的差异,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刻。

用网络视频的形式展现经典阅读。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之下,图文结合或者声像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加可以博得学生的眼球,对于纯文字的长篇阅读,学生们给出的一般感受就是乏味、无趣,而新时期的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软件,在经典作品中融入动画、声音等元素,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起到一个带入学习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文学百家讲坛”,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文学经典作品制作成PPT与或者小视频跟大家分享,在制作的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讲解的文学著作深入研读,利用自身的感悟和理解为同学和老师进行讲解,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视频的制作,除此之外,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利用网络平台开办阅读交流协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一些文学著作的看法,也可以给书友分享自己认为好的文学作品。

增强经典阅读的课堂艺术性。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尤其是对于经典温恩学来说,有着丰富的内涵,但是文章篇幅较长,里边包含着很多生僻的词汇,比如,《三国演义》就叙述了诉说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混战的故事,写出了东汉末年以后105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和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这本书刻画了许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好像被写出了生命,有着很大的情趣变化,如果只是利用课堂进行学习,很难让学生充分的领悟这本书籍的文学魅力。因此,教师应当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来增强文学阅读的艺术性,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物片段,引导学生对剧中各个人物的基本认识,自觉进行书本研读。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人们对某一文学作品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组织同学就此观点进行讨论或者演讲,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汉语言文学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结语

网络时代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氛围也会受到或好或坏影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要学会分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为汉语言文学阅读带来的丰富性、方便性、快捷性等优势,寻找二者的结合点,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阅读。

参考文献:

[1]姜志华.试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J].考试周刊,2017,(30).

[2]易达靖.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02).

[3]郭泊含.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北方文学,2018,(02).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汉语言文学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想象力都去哪了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