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思考

2018-12-06潘燕欣

祖国 2018年21期
关键词:领导权思考互联网

潘燕欣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不断增强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展开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 意识形态领域 领导权 思考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意识形态建设的场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话语载体上,新媒体很大程度替代了传统媒介;在话语主体上,普通网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表达权成为互联网的话语主体;在话语主题上,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又冲击着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权。不同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相互交融交锋,一些内容低俗的、负面的、虚假的、有害的甚至是反动的、敌对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大脑,也消解了社会正气,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我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且立足于全面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互联网领域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强互联网领域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是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更加鲜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领域马克思主义阵地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在互联网领域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全党、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且在最大范围内能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言传灌输;互联网领域还必须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宣传技巧,突破传统的枯燥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 在互联网阵地上寻找更契合网民需求的互动性的传播模式。历史将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崛起,和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主流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诠释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炼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是主流意识形态在现阶段的内在的、本质的体现,它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它是社会长期稳定与国家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乱象,正是因为缺乏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且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加强对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网民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相契合,推动社會风气良性发展。

三、高度重视互联网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我们党在领导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能力,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执政能力。随着互联网领域广泛运用,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捷。实际工作中,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的建设,能在互联网领域拥有先进的传播手段、能在互联网领域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其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被广为流传,且就能拥有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上十九大就深刻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习近平在十九大还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这就为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不但要在创新手段、开辟平台、拓展渠道上下功夫,还要在横向上有更多的维度,在纵向上有更深刻的内容,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即: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新闻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突出互联网内容建设这个网络管理的核心与关键点,强化新闻舆论引导,聚焦重大主题做大正面宣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加大拓展新兴阵地的力度,打造以主流网站为龙头的多平台网络传播格局,做到传播工作时时“在线”,实现“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触角就要伸向哪里”,为我们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战略主动。

四、切实加强互联网建设和治理

互联网是当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网民们个体意识高度觉醒,他们言论更加自由,在互联网上民意表达、和利益诉求方式更加直接、快捷,这种改变对于当下的中国弥足珍贵,但是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障碍,互联网平台上非主流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如:传播政治谣言、煽动群体事件、虚假新闻泛滥、语言暴力倾向、网络色情等)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互联网大行其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这些将影响和危害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主权。正如加拿大前外长、全球互联网治理委员会副主席戈登·史密斯所说“没有网络治理,互联网就像开车看手机一样危险。”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新时期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互联网建设与治理。一要尽快完善和出台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法律和法规。对网络不良行为,要充分发挥法律的刚性约束作用,做到有法必依。二是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互联网治理有益经验, 发展社会多元共治体系。把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相结合。治理主体以政府为主,协调和调动其他主体的主动参与。互联网企业要进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强化平台责任。三是加强意识形态的监管,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仅仅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推行和维系主流意识形态已经远远不够,还要从网络的技术层面上加强管理和掌控,从根本上掌握主动权。四是提高意识形态治理的从业人员素质。这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具体治理要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五是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要充分意识到,网络跟现实世界是一样的,其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制约。

参考文献:

[1]王欢.加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研究[J].理论探讨,2017,(04):143-147.

[2]王建洲.论巩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1):94-98.

[3]叶娜.互联网时代如何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J].人民论坛,2015,(23):47-49.

[4]何白鸥,齐善兵.网络时代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研究[J].领导科学,2015,(15):4-6.

[5]张世昌,王越芬.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众认同[J].湖北学院学报,2017,(02):1671-7155.

[6]李晔.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机理及其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人价值观的价值证成逻辑[J].学术探索,2015,(10):11-15.

[7]郑志平.美国互联网治理机制及启示[J].理论视野,2016,(03).

(作者单位:浙江 三门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领导权思考互联网
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重温《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民营上市公司领导权分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