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动平衡车安全性及改进

2018-12-06尹浩宇

祖国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安全隐患

尹浩宇

摘要: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的新型代步及娱乐工具,随着智能化进程的推进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其稳定性、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不足,目前使用平衡车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对平衡车的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电动平衡车在操控系统、使用场所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智能科技 电动平衡车 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科技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化”逐渐成为当前的热点词汇,未来的设备必然朝着轻便、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动平衡车应运而生。电动平衡车(简称平衡车)是一种归类于智能机器人类别下的新型代步及娱乐工具,因其体积小、灵便、操作简单而受到广大青少年喜爱。

但正当电动平衡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小区及公园等场所时,平衡车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发生:2018年7月29日,北京朝阳一小区内平衡车充电时电池爆燃;2018年3月10日,郑州市沙先生骑平衡车时因平衡车突然断电,整个人飞出摔伤;2016年6月16日,一名上海市民驾驶平衡车时平衡车骤停,造成多处软组织挫伤……诸如此类的事故还有很多,由此可见,平衡车在进入人们生活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对电动平衡车的综合分析,对平衡车的安全性进行探究,为实现平衡车的安全使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平衡车概况

电动平衡车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 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1]。自本世纪初第一台平衡车在美国问世以来,逐步在世界各国推广,近十年来在全国快速普及,我国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主要有单轮、双轮两种类型的电动平衡车。

平衡车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微型处理器,通过其对人体在平衡车上体态的测量,控制系统及时作出方向和力的调整。陀螺仪用于测量角速度,输出一个与角速度相关的模拟电压信号,再转换为数字量导入姿态量计算。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某一方向上的加速度。微型处理器整合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按已设定的程序,精密地驱动电机。

下面对平衡车静止时进行受力分析:

N地是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G是平衡车所受的重力,N人是人对平衡车的压力,F牵是平衡车的牵引力,f阻是平衡车所受阻力的和。

受力分析如图1、图2所示。

由分析可知,随着人与平衡车接触点的变化,N人不断在变化,平衡车通过改变F牵来维持平衡。

二、平衡车安全隐患

频发的平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综合事故报道、自身使用体验以及理论分析,将平衡车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归纳总结如下:1.平衡车电池质量问题。在国内外都有关于平衡车电池自燃、充电时燃烧爆炸的报道。2.驾驶者违规行驶。交通法规上平衡车和滑板、旱冰鞋被归为一类,不能在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上行驶。但生活中不少人直接驾驶平衡车在机动车道路上行驶,不仅违规,还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3.平衡车系统失控。失控后极易失去平衡,失衡后很可能造成使用者摔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电动平衡车使用者由于系统失控后,从平衡车上摔下来或被抛到几米外的地方,造成人身伤害。

解决电池质量问题需要相关标准及政策的配合。此外,作为用户要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平衡车系统失控造成的危险。

下面先讨论平衡车碰撞的危险性。

假设人驾驶平衡车与阻碍物相碰,设人的质量为m,人驾驶平衡车的速度为v,人的动能为E,人的动量为p,碰撞时间为Δt,碰撞时人所受的冲击力为F,碰后人速度为零。

通常碰撞的时间在0.1s-0.3s之间,我们取平均数0.2s。当撞击发生时:

以行驶方向为正方向,F·Δt=0-mv (3)

若驾驶者质量为65kg,行驶速度为18km/h(5m/s),联立上述式子可得:E=812.5KJ,p=325(kg·m)/s,F=1625N,该程度的力足以使人从平衡车上摔下,如果碰后落地姿态不佳,则危害更大。

根据笔者对电动平衡车的使用经验和分析,造成平衡车失控的原因主要是:小的扰动(磕碰、路面湿滑)-失衡-驾驶者做出大幅度动作-失控。

当平衡车正常行驶时,因磕碰导致状态不平衡,驾驶者由于惊慌或急于寻找平衡,做出大幅度动作,传感器测量到人的重心的大幅度变化,平衡车会急刹或急加速,加剧了不平衡,导致失控。

常见的失控情况主要有面对复杂地形时,出现撞击低矮阻碍物、坡坎等,或是遇见特殊情况急加速或急减速,在车上做大幅度引起重心变化的动作等等,这些都可能促使平衡车失去平衡,导致侧翻、使用者摔倒等事故发生,若落地姿态不佳,可能伤及重要部位。

三、平衡车改进建议

平衡车操控上不精准,某些产品不合格导致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因此解决安全问题是平衡车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增强保护系统

平衡车运用的体感技术使驾驶该类车的人感到很简便,驾驶就像走路一样自然。在遇到障碍物时可以随身体的本能反应而停止。平衡车使用时是靠电机不断地调整才保持平衡。传感器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和变化趋势,微处理器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密地驱动电机,不断调整,以保持稳定和平衡。

因此,保证传感器的灵敏、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程序的合理是提升安全程度的诀窍。针对失控问题,可以从程序的角度优化:设置两个模式:1.正常模式,即正常使用时。此时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姿态,微处理器接受人体指令后控制电机,使平衡车保持平衡。2.保护模式,即传感器检测到较大加速度时(重心大幅度变化)。此时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姿态,微处理器不再接受人体指令,按已设定的程序,保持车体稳定的同时刹车。当失控时(传感器检测到较大加速度),系统自动由正常模式转换为保护模式,平衡车以适中的速度刹车,给驾驶者反应的时间,恢复平衡,当人体重新平衡时(人体压力在较小范围波动),回到正常模式。

另外,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很重要。首先,要采用质量合格的电池;其次,可以给电池加上保护壳,防止外力损害电池。

(二)配套护具开发

目前针对平衡车的护具配套尚不完善,广大平衡车使用者大多也没有佩戴护具驾驶的习惯。但佩戴护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护具可以采用压敏设计,一旦压力达到阈值就给护具充气,从而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三)选择正确使用场所

平衡车作为一个保护措施较少的工具,能作为简单代步工具但不能作为长途代步工具。能在开阔、平整的路面上行驶但不能在拥挤、狭窄的地方行驶。无论从安全性还是法律的角度,平衡车都不可以行驶在机动车道上。

注释:

[1]柯博元、劉哲、杨舸:《平衡车标准化研究》,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文集,2016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柯博元,刘哲,杨舸.平衡车标准化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文集[C],2016.

[2]黄乙舸.两轮平衡车姿态测量及直立控制基本原理探究[J].电子世界,2017,(02).

[3]薛凡,孙京诰,严怀成.两轮平衡车的建模与控制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2,(11).

[4]赖义汉,王凯.基于MPU6050的双轮平衡车控制系统设计[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单位: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风电场集电线路隐患排查及防范治理措施
浅谈冶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