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夫老师的精神钙片
2018-12-06朱成玉
朱成玉
我记得您那沾满粉笔灰的双手,我记得您那温柔的谆谆教导,我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因为有您,莘莘学子才能成才。我爱您,老师!
季夫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他贫穷、瘦弱,像一粒干瘪的种子。父亲说,季夫老师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应该留在大城市,不该回来的。在我的印象中,季夫老师始终是个干干净净、轻轻飘飘的人。他喜欢给我们讲故事,并通过一个个故事传递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听他的故事,如同泉水滋润心灵,干净、舒适。
他讲的课也是干净的。教书的时候,他心无旁鹜。课堂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在那里忘我地演出,而我们的好成绩便是献给他的掌声。我是作为留级生才有幸来到季夫老师的班级,得以接受一生难以忘怀的教育的。
那时,大家从骨子里瞧不起留级生,当我忐忑不安地来到班级时,季夫老师这样向同学们介绍我:“让我们祝贺他,同一个年级读两次,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得到两倍的同学和朋友。”同学们真诚地为我鼓掌,我真诚地向他们鞠躬。
那是既艰苦又美好的初三生活。
中考前的一个月,季夫老师和家长们商量,让学生们在学校吃住,全力备考。那个月是我生命中最難熬的日子,常常由于紧张而失眠。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安然入睡,季夫老师每天临睡前都给我们吃一粒安定片。直到顺利通过中考,都没有人想到是这粒小小的安定片,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考试成绩下来了,我们班是全校考得最好的,15个人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其中包括我这个留级生。那天,季夫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他说他每天给我们吃的只不过是一粒钙片而已。
季夫老师的钙片,让我们的精神之树无比茁壮。季夫老师,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因为干净而清贫,也因为清贫而干净。其实他本不必如此清贫的,他在城里的一个老同学有意帮他走出这个小村子,去更广阔的天地。但他很倔强,他不走,他说他是扎根在这村子里的一棵老树,换了地方就会水土不服。
他不走,他把一切都留在了这个村子里。他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逝去。暑假回家的时候,我才听闻季夫老师去世的消息,季夫老师是在讲台上晕倒的,他的一辈子都是在讲台上度过的。
我去了季夫老师的讲台,依稀能够感觉到他的呼吸。我看到黑板上依然留着他的笔迹,那是他为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没想到,这段诗歌竟成了他的悼词,这是多么贴切的悼词!
其实,季夫老师是太过劳累了。师母常年卧病在床,里里外外都需要他一个人来打理。而对学生们,他又是竭尽了全力,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季夫老师,这粒干瘪的种子,是我们的精神钙片。
理解
“他说他是扎根在这村子里的一棵老树,换了地方就会水土不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全文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