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海外理解真正的中国
2018-12-06谢茂松牟坚
谢茂松 牟坚
如何让海外理解真正的中国,尤其是让当代中国的各种理念、概念更少阻隔地有效进入、深入到人们内心,把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与“理一分殊”原则,或许是有效的途径。
向海外解释中国,不是概念翻译准确与否的表层问题,而是与对方话语的接触、对话等更深层的问题,所以仅着眼于翻译就了事,是一种自说自话。这首先就要对于我们自己的概念、话语及其背后的文明传统有全面而深刻的自我理解,这不应该是平面罗列式地流于碎片化,而应该是对于自己一直延续的古老传统与创造性新传统的深刻洞察,把握其中一以贯之之道、简易之道,同时又能具有历史的纵深,将变与不变、古今一体与古今之变二者融通一体。
为此需要开展出一种温故知新的能力,一方面,只有“温故”——置身于悠久、深厚的伟大文明传统之中,才有能力“知新”——理解当代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唯有置身于时代而产生深刻的时代问题意识,也才有能力真切地体会、进入我们的文明传统,训诂式的学问是与此无缘的。
只有做好全面、深刻的理解自我工作之后,才能做好向海外解释中国理念、概念的工作。对外解释,需要站在对方文化的立场上,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性、人心、人情是中外共通的。举例如中国的义利观,义利观并非不讲利益。在不回避而是坦诚我们的利益需求前提下,则有如何讲利益的问题。中国文明传统看重“利者,义之和也”。义,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利益考虑,找到对于双方最适宜的利益交汇,从而达到双方和谐的结果。对于中国文明而言,利益最大化、零和博弈是与“利者,义之和也”逆向而行的,一时虽得暴利,但不能长久,悠久深厚的中国文明传统所重的是“可长可久之道”。
为了双方利益合作关系的可持久性,中国可以主动让利。中国深明损益之道,中国文明的思维看利益看得长远,战略思维与短线思维二者对于得失损益的评估是不一样的。中国文明的实质被认为是礼乐文明,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而礼让正是礼乐文明的原则。礼让绝非虚文,而是实质性的。
与礼让相联系的是礼尚往来的“报”的原则。民间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传统所具有的深情厚意所在,这与美国、加拿大的感恩节是有可对话之处的。也与美、法等国乡村小镇重视人情、传统、家庭的价值理念有契合处。
向海外解释“和而不同”这一大概念时,我们为何不换一种更灵活,更接近百姓的民间小传统角度呢?古人提到“和而不同”的思想时,往往与饮食上调和百味联系在一起,“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正是这一思想造就了中国美食东西南北的极端多样性。中国的美食正来自于“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明具有巨大包容性与融合性所在,也正是中国文明可长可久之道所在,是对于今日世界可能提供的启示。
除此之外,还有如何把握“理在事中”的问题。在向外解释我们做的事时,不管大事、小事,都有将事情本身具体的细节以人性化、人情化温暖呈现的问题,而最深刻的“理”就不着痕迹地在其中。
面对不同历史文明的国家,我们要发展出一种“理一分殊”的对外解释工作方式。中国文明原理中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中国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根源所在,也是“理一分殊”的“理一”之所在。但当中国对外解释时,则有因对象而有“分殊”的区别化、特殊化、精细化的灵活解释。对于与周边国家的外交理念是“亲、诚、惠、容”,根本的出发点是邻居意识。古今中外文明都对“邻居”有深刻的体会。中国文明及其文字的特点,喜欢拈出几个对举的字词来概括其新理念,但我们在对外宣传时则不能是简单的对译,而需要以具体的事、理来充实,并与对方的话语来对接。所谓对接,自然是求同,求最低的共识;但求同的同时又存异,异恰恰是双方所要学习的所在,就如前面说的义利观一样。
对于有共同历史遭遇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以及其中的后发国家,我们自然都要相应发展出“分殊”式的对外解释方式。“分殊”自然也包括灵活运用传统以及数字化的解释方式。▲
(作者分别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助理、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