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秋豆 8号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应用效应分析*
2018-12-06李霖超王武全曾德志韩亚滨杨华伟
李霖超,王武全,曾德志,韩亚滨,杨华伟
(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自贡 643000)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基于玉米大豆耐荫耐密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差异,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形成适合两个作物和谐共生的光照、养分、水分环境,充分挖掘复合系统的产量、品质潜力,提高光能、养分、水分利用率,因此土地产出率成倍增加。
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主推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强调采用玉米大豆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160 cm,窄行40 cm,在玉米宽行内种2行大豆,行距40 cm,大豆行与玉米行间的距离60 cm。利用高蛋白耐荫大豆新品种贡秋豆8号,拟在原有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套作栽培技术。
1 核心技术
1.1 选品种
运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选对品种是关键。根据实践经验,玉米选用紧凑或半紧凑耐密高产中矮秆品种,大豆选用耐荫耐密抗倒高产品种,降低玉米对大豆的隐蔽影响。研究中选用的玉米和大豆品种分别为正红6号和贡秋豆8号。
贡秋豆8号为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组合[(贡豆12/台75)F2/(贡豆9号/扁茎大豆)F4]F1为母本,荣县棕毛冬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选择育成的夏大豆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48.1%,且兼具高产抗倒,抗病耐荫等特性。
1.2 缩行距
为了充分发挥贡秋豆8号的耐荫特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将玉米宽行缩减为120 cm,宽行内种植两行大豆,即玉米、大豆的行距都为40 cm。
1.3 调株距
为了保证玉米、大豆合理的群体结构,并兼顾玉米与大豆产量,研究将玉米窝距定为40 cm,大豆窝距定为20 cm。玉米、大豆均每窝留苗2株。
2 定点示范测产
以自贡市贡井区廻龙村示范基地为中心,并在自流井区、大安区、荣县、沿滩区地共选择5个试点进行套作窄行栽培技术的运用和示范测产。测产结果如附表所示。
3 测产结果分析
自贡市5个试点的测产结果表明,在玉豆套作窄行栽培技术下,玉米产量与原来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大豆平均增产率达到26.7%,新增经济效益为平均69.1元/667m2。
4 玉豆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展望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推广,四川面积最大有40多万hm2,广西有近20万hm2,重庆、湖南、湖北、陕西、云南和广东等地均在示范推广。近些年,该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给种植户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附表 玉豆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下贡秋豆8号的测产结果
玉豆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利用更加耐荫的大豆新品种,进一步缩减了大豆的行距,调整了玉米和大豆的株距,使大田种植结构和作物空间结构更加合理。研究结果表明,玉豆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下,在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大豆增产达到近30%,新增产值约70元/667m2。2年来,围绕自贡市贡井区廻龙村贡秋豆8号示范基地,并协同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和沿滩区农业推广重点村镇进行套作大豆繁育和推广,采用玉豆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示范并推广了贡秋豆8号万余亩。玉豆套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形成将会迅速辐射到西南和华南地区,为农民的进一步增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