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质高切坡破坏特性分析

2018-12-06

山西建筑 2018年31期
关键词:坡脚护坡坡面

张 焱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

岩质高切坡的破坏形式主要有:1)坡面风化剥蚀;2)坡脚受地表水体侵蚀;3)坡体沿外倾结构面顺层滑移;4)岩体裂隙发育,产生崩塌掉块[1,2]。设计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破坏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使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达到最优。

重庆市渝北区某高切坡,总体呈南北走向,在平面上呈“S”状。高切坡坡长226 m,坡角为57°~77°,坡顶高程为257 m~276 m,坡脚高程为248 m~259 m,坡高5 m~15 m,坡脚为居民区。该边坡为居民区建设挖方形成。

本高切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属于Ⅱ类岩质高切坡,边坡高度15 m≤H<30 m,高切坡失稳危害程度为很严重,故其安全等级为一级。

1 地层岩性特征

②砂岩(J2s-Ss):褐黄色、褐灰色,钙质胶结为主,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成分组成,巨厚层状构造,层厚5 m~10 m,为本高切坡的主岩性。

③泥岩(J2s-Ms):紫褐色,紫红色,泥质结构,粘土矿物成分组成,局部夹灰绿色团块和白色条带,厚层状构造,层厚1 m~3 m,为本高切坡的次要岩性。

据统计结果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3.79 MPa,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31 MPa,为软岩,岩体较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软化系数为0.65~0.69,属于软化岩石。

2 结构特征

该高切坡地形地貌基本形态由构造剥蚀单面山与山前河流冲积阶地、漫滩所组成。岩层在场地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倾向120°~140°、倾角16°~19°,无断层,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根据现场地面裂隙调查,场地内构造裂隙主要有2组:J1,300°∠83°;J2,30°∠76°。两组裂隙的张开度0.5 mm~3 mm左右,无填充物或泥质填充,裂面光滑,有水蚀痕迹。勘查工作进行时该高切坡开挖时间仅为数月,其整体呈稳定状态,局部偶有掉块。

3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为了准确评价边坡稳定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高切坡总体走向呈南北走向,在平面图上呈“S”状,长约226 m。根据高切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坡面倾向,将高切坡分成三段,分别进行稳定性评价。

3.1 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AB段边坡位置为切坡偏南侧,长约66 m,高约5 m~8 m,坡向112°,坡度50°~60°。根据赤平投影图(图1)分析:该段边坡岩层产状与坡面倾向基本相同,倾角小于坡脚,为顺向坡,可能发生整体沿层面滑塌现象;裂隙J1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裂隙J2倾向与坡面倾向大角度相交,构造裂隙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裂隙切割坡面可能使局部出现掉块现象。该段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层层面控制,需进一步选取有代表性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

BC段边坡位置为切坡中段,长约83 m,高约6 m~15 m,坡向70°,坡度50°~65°。根据赤平投影图(图2)分析:该段边坡为切向坡,边坡无外倾不利结构面,边坡整体稳定;裂隙J2与裂隙J1及其交线均与坡向大角度相交,由于边坡存在多组裂隙切割,且开挖时采用爆破施工,坡面局部岩石松动,容易产生掉块现象,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理。

CD段边坡位置为高切坡偏北,长约77 m,高约11 m,坡向110°,坡度70°~75°。根据赤平投影图(图3)分析:该段边坡岩层产状与坡面倾向基本相同,倾角小于坡脚,为顺向坡,可能发生整体沿层面滑塌现象;裂隙J1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裂隙J2倾向与坡面倾向大角度相交,构造裂隙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裂隙切割坡面可能使局部出现掉块现象。该段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层层面控制,需进一步选取有代表性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

3.2 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计算

分别在AB,CD段选取代表性剖面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模型采用平面滑动面法,按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录A.0.2所录公式[3]进行计算。砂、泥岩层接触面中泥岩遇水容易软化形成软弱面,取该层面为最不利结构面。结构面抗剪强度均取地方经验值:自重,c=50 kPa,φ=18°;自重+暴雨,c=20 kPa,φ=12°。计算过程及结果详见表1。

由计算结果可知:自重工况下,AB段边坡稳定系数为2.93,

CD段边坡稳定系数为2.23,边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自重+暴雨工况下,AB段边坡稳定系数1.43,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而CD段边坡稳定系数1.18,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边坡安全储备不够,剩余推力为558.54 kN/m,该段建议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表1 高切坡稳定系数和剩余推力计算表

4 边坡稳定性评价

1)高切坡AB段有外倾结构面,根据定性分析及稳定性计算结果,该段边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

2)高切坡BC段无外倾结构面,整体稳定;

3)高切坡CD段有外倾结构面,根据定性分析及稳定性计算结果,该段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安全储备不足,可能产生顺层滑塌,需对CD段整体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4)同时由于该高切坡由砂岩和泥岩互层组成,表层易风化剥蚀,产生掉块,且有多组裂隙面相互切割,存在浅表层破坏可能,易产生局部崩塌、掉块,需对整个高切坡采取必要的坡面防护措施。

5 治理方案

根据高切坡实际特点,对边坡稳定性较好,仅存在浅层破坏的坡段,采用清除坡体表面破碎岩体+挂网喷混凝土护坡的防护措施;对存在顺层滑移破坏坡段采用削方放坡+预应力锚索+肋柱+挂网喷混凝土+排水工程的防护措施;并在高切坡后部设置截水沟。

分段提供设计方案如下:

AB段:清除坡体表面破碎岩体+挂网喷混凝土护坡+攀爬植物护坡。

BC段:清除坡体表面破碎岩体+挂网喷混凝土护坡+攀爬植物护坡。

CD段:削方放坡+预应力锚索+肋柱+格构梁+植被护坡。

猜你喜欢

坡脚护坡坡面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某变电站护坡现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