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讨
2018-12-06顾明林魏巧莲
顾明林 魏巧莲
(黄委会水文局 河南郑州 450004)
引言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东经 107°28′~111°15′,北纬 36°57′~39°35′之间,东隔黄河、。榆林地域东西长385km,南北宽约263km,总面积43578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1 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1. 1 水资源总量
榆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5646.0×104m3,全市四级分区中,水资源总量最大的为无定河流域为125192.0×104m3,其次为吴堡以上右岸,为111650.0×104m3,最小为马莲河、蒲河、洪河,为1932.0×104m3;行政分区中,水资源总量最大的为榆阳区,为66146.0×104m3,其次为神木县,为 57308.0×104m3,最小的为吴堡县,为2835.0×104m3。榆林市水资源四级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成果见表1。
1.2 水环境质量
榆林市境内主要河流的部分河段水质已经受到污染。14个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中,近期(2011-2014年)监测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的1个,达到Ⅲ类标准的8个,达到Ⅳ类标准的4个,V类标准的1个。在枯水期,由于来水偏少,部分河流的实际水质要低于统计值,少数断面甚至为V类或劣V类水。
表1 榆林市四级区水资源总量表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水质性缺水问题开始凸现
由于榆林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大量的生活及工业污水对该地区的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河流污染严重,受污染的河段主要为流经城市河段,导致河水无法利用,缺水问题开始凸现。
2.2 环境问题开始显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对水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盲目的开采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①部分地区盲目开发水利旅游项目,导致该地区水质污染加剧;②个别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③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部分湖泊萎缩;④部分河流断流。
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3.1 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为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其中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快理顺涉水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配置,统筹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对城乡供水、水环境治理、防洪等统一规划,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统一、规划协调衔接、职能分工明确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3.2 完善榆林市全区供水工程建设方案
要实现水资源配置目标,还需要编制和完善榆林市全区供水工程建设方案,通过工程措施,增加供水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需水要求。其中,由于中水及矿井水在区域的水资源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榆林市在近期及将来一段时间,应重视中水回用工程及矿井水回用工程的规划建设,从政策、管理角度积极推进企业使用再生水源,以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效果。
3.3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其核心是制度建设,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结语
榆林市主要用水指标和用水效率在陕西省以及全国都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因此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可更为有效地提高用水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