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旋转运动控制系统
2018-12-06刘政浩于晓东
刘政浩,于晓东
1 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沈阳市,110870
2 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沈阳市,110167
伴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和矢量控制法技术的进步,普通异步电动机的可控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交流异步电动机以其低廉的造价、高可靠性的工作性能及简单的结构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因此,具有异步电动机定位控制功能的新一代变频器产品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从控制角度出发,以普通三相异步变频电动机作为控制对象,以艾默生EV6000型变频器作为驱动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新的低成本CT旋转运动控制系统。
1 CT旋转控制系统的结构
CT旋转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上位计算机、信号转接板、旋转控制板、变频器、变频电机、旋转部分和位置检测装置组成。其中,上位计算机发出定位信号,并分析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用以判断位置即将到达、位置到达、位置超出状态,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信号转接板用于信号中转;旋转控制板对信号转接板的上位机信号进行转接控制,并具有手动控制/上位给定控制切换功能;变频器接收上位计算机的控制信号,对变频电机做出相应的控制;变频电机与旋转部分通过机械结构连接,带动旋转部分进行旋转运动。
图1 CT旋转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Fig.1 Block diagram of CT rotation motion control system
2 CT旋转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电动机的选择
CT旋转部分负载机械特性为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其中,恒负载转矩来自其于自身摩擦和传动的损耗。在恒速运行的状态下,其负载转矩Tm即为摩擦转矩,且其相对于传动的损耗来说摩擦转矩很小,故将其作为电机选择的次要考虑对象,而将加速和减速的性能作为主要考虑目标。对于CT旋转系统来说,要求旋转系统应具有能够频繁的启动和制动、在不同的转速下稳定运行的能力。在本系统中,应用一款三相2.2 kW 异步变频电动机:其额定电压380 V,额定频率50 Hz, 极对数为2,额定转速1 420 r/min,额定电流5.0 A,效率0.9,功率因数0.82。
2.2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变频器的容量计算可按式(1)进行[2]:
式中:PM为负载所要求的电动机的轴输出功率;η为电动机的效率;k为电流波形的修正系数(PWM)方式时,取1.05~1.00。实际设计中,旋转部分转动惯量为300 kg·m2,最大转速为5π rad/s,启动时间为20 s,由此可知电机启动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忽略传动摩擦损耗,把Pmax代入式(1)得
考虑到本旋转系统的特点,根据手册[3],选用了EV6000-4T0037G变频器,其额定容量为5.9 kVA,额定输出电流为8.8 A。
2.3 制动电阻选择
制动电阻用于变频器控制电机快速停止旋转的机械系统中,帮助电机将其因快速停止旋转运动时所产生的再生电能转化为热能,它包括电阻阻值和功率容量两个重要参数[4]。对于CT来说,如果其工作在极限状态,即可能的、要求旋转速度变化最为剧烈的情况下,其制动可视为周期性短时制动负载,其制动过程(由速度n1制动到速度0),如图2所示。
图2 周期性制动过程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periodic braking process
Pmax为制动峰值功率;PNBR为周期TC的制动平均功率;PAVE为时间TBR的制动平均功率;EBR为制动能量;TBR为制动时间;TC为制动周期;ωl为制动开始速度。实际设计中在最极限的情况下,系统加速时间为20 s,运行时间为10 s,减速时间为20 s,停止时间为10 s。根据制动原理和制动过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制动能量:
(2) 制动过程峰值功率:
(3) 制动周期TC(60 s)的平均功率:
假设电机损耗为制动功率的10%,则制动电阻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制动电阻峰值功率:
(2) 制动电阻功率:
选择制动单元后,手册推荐的制动电阻阻值是制动单元允许的最小电阻值。根据EV6000变频器手册,其电阻阻值为R=100 Ω,考虑到机器内部散热条件问题,选择了具有一定余量的功率为800 W的刹车电阻。
2.4 编码器选择
综合考虑定位精度和运行时不同速度下的平稳性的要求,本系统设计中使用了一款空心轴旋转编码器,其每转脉冲数为1 024 P/R,额定电压12 VDC,集电极开路输出,最高检测转速为6 000 r/min;正向旋转时,A、B两个端子发出相差四分之一周期的方波,其输出形式为差分输出。
2.5 变频器的接口和参数设置
根据CT旋转系统的控制要求,对变频器调整以下设置:
(1) 设置最大输出频率和上限频率:旋转部分最高转速为5π rad/s,折算到电机转轴上可知电机的最大转速为50π rad/s(传动比i=10),即1 500 r/min。由电机同步转速公式n=60 f/np可得,其最大运行频率50 Hz。因此设置变频器的上限频率为50 Hz,即设置F02.11为50。由于本系统使用的电动机为变频电机,考虑到控制上的超调等因素,为使电机快速达到给定频率,因此其设置最大频率为60 Hz,即F02.10设置为60。
(2) 运行命令通道选择为端子控制:设置参数F05.00为1时,即可此实现功能。
(3) 设置电机控制方式:需要把速度/转矩控制方式选择为转矩控制,即设置F07.00为1。把伺服控制切换选择功能设置为伺服-转矩控制切换选择,即把F13.00设置为2。取多功能输入端子X2,设置为伺服控制切换端子。即端子F14.01设置为81。另外,在转矩控制模式下,还需要对转矩进行限制。对本系统来说,取其默认值即可满足要求。
(4) 位置伺服控制设置:对于位置控制,需要的功能有位置脉冲输入,由于变频器规定只有X8端子可以作为伺服脉冲给定端子,因此设置其为脉冲输入给定,即设置功能码F14.07为72;位置偏差计数器清零信号,此信号的给定可以使偏差计数器清零,防止电机位置超出,设置多功能输入端子X1为此功能,即把功能码F14.00设置为73;位置指令比率,通过设定功能码F13.10、F13.11把脉冲指令变为电机的移动量。在进行控制时,可以不用顾及机械的减速比和编码器的脉冲数。如本设计中已知编码器为1 024线,电机转过1圈对应的脉冲数为4 096(1 024×4),现在要求电机运行在1 500 r/min时,对应最高频率100 kHz,此时电机1圈对应的脉冲数为4 000。因此,设置电子齿轮比值为4 000/4 096,即1 000/1 024,此时设置F13.10为1 000,F13.11为默认值1 024即可。
(5) 多功能输出端子的功能设置:由于控制的要求,要求变频器具有两个状态的输出,一个是变频器运行准备完成状态,另一个变频器零速运行状态。因此,设置Y1端子功能F15.00为15,Y2端子功能F15.01为10。
(6) 电机参数设置:为了保证电机的控制性能,必须正确设置电机参数,变频器要求设置的电机参数在本设计中,异步电机额定功率F80.00=2.2 kW,异步电机额定电压F80.01=380 V,异步电机额定电流F80.02=5 A,异步电机额定频率F80.03=50 Hz,异步电机额定转速F80.04=1 420 r/min。其他电机参数,如定、转子电阻、电抗等参数由变频器的自动整定功能完成。
(7) 控制器参数调整:变频器内的控制器主要为PI控制器,因此需要设置的参数为转速调节器参数ASR-P、ASR-I,电流调节器参数ACR-P、ACR-I,位置调节器参数APR-P。改变这些参数可以改变矢量控制的速度响应特性。
速度调节器(ASR)的构成图如图3所示。对于ASR来说,它的比例增益P和积分时间I的整定应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通常先调整比例增益P,保证系统不振荡的前提下尽量增大P;然后调节积分时间I 使系统既有快速的响应特性又超调不大。
图3 速度调节器构成图Fig.3 Structure chart of the speed regulator
若系统对高、低速带载运行都有快速响应的要求,可设定ASR在高/低速运行时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数值,切换频率在F06.07中设置。
对于本系统,经过调整后,速度调节器参数设置为:高速时ASR1-P=100,ASR1-I=0.2 s,低速时,设置ASR2-P=20,ASR2-I=0.3 s,其切换频率设定为10 Hz。
对于电流调节器ACR的参数,取其默认值即可达到系统控制要求,这里不再给出。
对于位置调节器APR,其调节器类型为比例调节器,可以通过F13.26和F13.27设定在高速/低速下位置环调节器的比例增益。
经过调整实验,确定本系统中位置环F13.26与F13.27分别设置为50和300,即可满足试验中伺服定位控制的要求。
3 CT旋转速度和位置控制方法
在伺服控制模式下,通过输入的脉冲数使电机定位运行。伺服驱动器接收上位数控装置发出的位置指令信号(脉冲/方向),接收的脉冲序列经电子分倍频后,在偏差可逆计数器中与反馈脉冲信号比较后形成位置偏差信号,位置偏差信号经位置环调节后,形成速度指令信号。速度指令信号与速度反馈信号(与位置检测装置相同)比较后的偏差信号经速度调节器调节后产生电流指令信号,在电流环中经矢量变换后,由PWM输出转矩电流,控制交流伺服电机的运行。
在速度控制模式下,可以通过调节脉冲输入频率进而调节电机的运行速度,也即调节旋转部分的运行速度。本系统设计,100 kHz的脉冲频率对应最高转速5π rad/s,转速与频率呈线性对应关系。因此对速度控制无需再改动变频器参数,只需设置其脉冲输入频率,即可实现电机在不同转速下运行。
对于CT旋转部分位置控制系统,如在旋转部分上安装有定位使用的码盘,其定位方法为:当接收到定位运行信号时,变频器对电机发出降速指令,使旋转部分转速降低到5 r/min以下,这时电动机转速在50 r/min以下,此时脉冲频率在3.3 kHz以下。在距离定位到达指定30°的位置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这时如果旋转速度在要求范围内,则控制系统继续发出低频定位脉冲,直到位置到达时,停止发出脉冲,同时对脉冲偏差计数器清零,使系统立即停止在要求位置;如果检测到系统位置超过定位位置范围,则系统发出使旋转部分继续旋转的脉冲,使旋转部分转动一周,进行下一次定位。
4 CT旋转部分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测试
本系统应用西门子公司S7-200PLC进行测试,选用CPU类型为224的PLC。图4为系统连接示意图。对本系统来说,高速脉冲形式为PTO形式,因此选择PTO方式输出脉冲。西门子S7200编程软件为STEP7-MicroWIN,利用软件自带的PTO/PWM向导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伺服控制功能。现利用PLC输出端Q0.0作为脉冲输出端口,I0.1作为位置到达信号输入端,输出脉冲频率恒定为3 kHz,当位置到达信号产生后,I0.1闭合,Q0.0立即停止输出脉冲,同时Q0.1向X1端子输出脉冲计数器清零信号,旋转部分此时立即固定不动,系统定位完成。
图4 测试系统连接图Fig.4 Connection diagram of the test system
应用此方法对本文设计的系统进行实际测试,该系统在1 r/s时的最大旋转速度波动为±1.3% ;任一位置的定位精度约为0.81°。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速度稳定性小于±2%,定位精度小于1°,完全可以满足CT临床使用性能要求。
5 结论
CT旋转运动是CT扫描的关键运动之一,该运动对于速度均匀性和定位的精度要求高。本文设计的旋转控制系统采用变频器和异步变频电机,经实验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和较高的定位精度,可以很好地代替原有的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构成的位置控制系统,节约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了CT制造商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很高的技术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