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历史愿王氏大花灯代代相传

2018-12-06王春梅

浙江档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金氏王村太公

口 述/王春梅

整 理/黄晓慧/温岭日报社

王春梅(左),1933年生,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上王村人,恢复王氏大花灯的主要人员。2008年,被评为第一批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氏大花灯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10月,被评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人才;2018年,成为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氏大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叫王春梅,1933年出生于温岭市石桥头镇上王村。过去上王村迎大花灯活动,在台州六县都是很有名的。十二三岁时,我参加了村里的迎大花灯活动,自此与大花灯结下不解之缘。

关于迎大花灯活动的起源,有一个故事。传说石桥头下宅金村有位金氏太公,在元宵节时做了一盏六角形的、宝塔一样的大灯,但是这盏大灯是不会走的。我们上王村有一位太公前去观灯,看到后叹息道:“好是好,可惜这样漂亮的大灯不能走动,如果能走起来就更好了。”金氏太公听说后,便对上王太公说:“老兄如果能做一只会走动的大灯,我便将这盏灯送与你,和你做的灯组成一对。”上王太公一听,连忙表示刚才是开玩笑的,请金氏太公不要放在心上。哪知金氏太公很有诚意,表示这不是开玩笑,只要上王太公做出会走动的大花灯,就奉送六角塔灯。于是上王太公回到上王村,就动员子孙筹钱备料,终于做出了一盏八角形的能行走的大灯。金氏太公闻讯,果真敲锣打鼓送来了六角塔灯。于是,民间就有了六角为雄、八角为雌的传说。

过去迎大花灯,不像现在这样有人指挥和领导,而是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到王氏祠堂里把大灯架拔下来,就要做大灯了,场面很是热闹。我们上王王氏有三房,大房做一盏,二房和三房合做一盏。大房负责做的是六角的男灯,二房、三房负责做的是八角的女灯。

大花灯制作技艺非常讲究。因为灯体特别高,所以对劈篾、扎制、凿纸、剪纸这些工艺的要求就很严格。灯骨的选材用料很有讲究,要选用生长期为2到3年的扛竹(此竹产地是黄岩宁溪),而且要将扛竹连根挖起,稍作修剪后放在室内阴干,要阴干一个月才能用来扎架。此竹耐火性极强,在后期烧灯时不易被烧坏。缠绕绑扎大花灯竹架骨干的苎麻绳全部不打结,依据的古法是:先将糯米煮熟,放在毛竹筒等容器内捣碎并搅烂,做成糯米糨糊,再将苎麻绳粘贴在需要绑扎的地方,等糯米糨糊干后,这种绳子还有收缩功能,非常牢固。由于王氏大花灯形体庞大,两盏灯仅扎制灯架就需要8人花费50天的时间,糊、贴、剪、刻画等工序需要30人花费40天时间,所以制作两盏灯需要将近40人花费90天时间。每盏灯重达1000多公斤,在迎灯活动中,每盏灯需要24人扛灯、12人在四角拉撩风绳,还需要候补人员若干。

保存灯架的王氏宗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氏大花灯在花纹图案上进行革新,以颂扬党的丰功伟绩。尤其是在1956年元宵节,上王村为庆祝我国农村实行合作化制作了专门的王氏大花灯,受到温岭县政府和县文化局的肯定和好评。可惜的是,“文革”期间王氏祠堂被拆毁,灯架和制作大花灯的有关资料全部烧毁,王氏大花灯销声匿迹了40多年。

2000年左右,村里的老人们商论要将王氏大花灯恢复起来,他们都说大花灯很长时间没有做了,再不做,祖辈传下的大花灯就要真的失传了;只有重新做起来,才能传承给下一辈。

但直到2002年初,还没有人将大花灯做出来。那时我心想,我小时候看过大花灯,对大花灯还是有些记忆的,一定可以把大花灯复原出来。于是我就买来毛竹,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做了一个3米高的灯架模型。我们村里有个老人叫王用堂,他岁数比我大,对大花灯的了解比我多,我就去请教他,从他口中我了解到宝塔形的大花灯,“塔”身分为7层,整个灯由灯脚、灯身、沿池、胡罗、蓝荷5部分组成,每一层的爪檐上下和灯壁四周都贴有各色凿纸作品和人物、花鸟画作。根据老人的叙述,我画出图纸、做出图样;竖起灯架后,又在村里请了十五六位老人来提意见,他们都肯定了我做的大花灯模型,但也提出了不少意见,主要是说大花灯顶上面的葫芦状宝刹,要稍微再做大一些。

2002年下半年,村民们在看了我做的模型后,商议让王氏大花灯重新亮起来。于是,我和十几位村民就准备按照模型做大花灯,首先到黄岩宁溪山里买来大扛竹,接着按照图纸做灯架,最后完成装灯、凿纸、贴纸等工序,前前后后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花灯的制作。我们做了两盏高达13.8米的龙凤大花灯,在2003年的元宵节举行了迎大灯活动,吸引了周边10多万人前来观赏。

2008年,我被评为第一批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氏大花灯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7月,“王氏大花灯制作技艺”入选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我被评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人才;2015年底,在温岭市新联会专门设立的非遗文化扶助基金资助下,我在上王村文化礼堂有了自己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室;2018年年初,我成为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氏大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王氏大花灯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了,我也经常在文化礼堂接待来参观的游客,还有前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凿纸的中小学生。我给他们讲解王氏大花灯的发展历史,教他们凿纸。我希望在我们上王人的努力下,王氏大花灯可以一代又一代往下传,生生不息,让大花灯制作工艺和元宵节赏大花灯的传统风俗永远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金氏王村太公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王村夜雨
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侦探日记
外太公
我的太公
基于计算机建模技术的秦岭周边农家乐村环境空间研究——以上王村为例
扫墓
张良得《太公兵法》
两碗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