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

2018-12-06吴鸣然吴兆丹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因子区域农业

于 扬, 吴鸣然, 吴兆丹

(1.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 210017; 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3.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投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并焕发出新的生机[1]。然而,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却也面临日趋严重的挑战,如生产规模过小、成本过高、利润率过低、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清洁化与效率化,成为当下时代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模式须以提高各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为基础,而提高区域农业发展水平又以对不同地区农业现有发展水平准确认识为前提。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区域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差异,这就给研究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1 文献回顾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与我国自然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有密切的联系。自然条件差异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在地势地貌、资源环境、气候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则直接体现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的划分本身就表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就存在3个差异梯度,发展水平从东到西依次弱化。虽然“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九五”计划后就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2],但由于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更便利的交通、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等优势,生产资源仍趋向于向东部地区集聚,导致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现有文献很少有明确针对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相关研究多从某一个特定角度去评价。如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多数发现我国地区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逐年增长,甚至某些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短板[3-5];都市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多数发现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都市农业的建设在我国正逐渐兴起并受到农业经营主体个人素养、政府财政补贴、土地经营规模、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6-8];循环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多数显示,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各地呈现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状[9-10]),可预见的是,随着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逐渐增大,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现有文献针对区域农业综合水平的评价相对较少,且多为国家之间的对比[11-12],这类研究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因此,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学术界目前还缺乏以我国省际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理论基础之上,构建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15年各省份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差异分析,从而为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2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学术界认为,区域(region)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概念,因研究方向与观察视角的不同,其内涵与外延均有多种解释,这也决定了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绝非每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简单加总,而是所有子系统有机组合后所取得的综合平均效应。美国经济学家艾德佳·胡佛认为,区域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区域作为一个地区统一体,其存在对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相关政策有重要作用”[2]。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市场发展与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在此前提下,农业区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同地区发展“割裂”的现象很严重,不仅损耗了农业发展效率,也不利于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区域农业发展应是一个含有多方面因素的复合系统,它不仅应该包含地区农业基本投入、产出情况,也应涵盖农业从业者收入水平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指标。因此,选择衡量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一些重要的大口径指标来构建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表1)。

表1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主成分因子分析

发展水平的评价依赖于评价体系的构建,而评价体系是否合理又取决于各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组合是否科学有效。本研究选择26个评价指标,均为反映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大口径统计指标,其中指标的赋权与计算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重叠、交叉,这就带来了重复计算的问题。为避免评价结果被操纵与重复计算(高度相关的部分没有剔除),本研究对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是简单地将这些指标等权重加总或通过某种主观赋值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旨在用少数几个正交的主成分来反映指标得分的大部分信息,并确定相关主成分权重。主成分因子分析计算步骤如下:设一共有n个观测对象,每个对象又包含m个指标,即可得观测值为xij(i=1,2,3,…,n;j=1,2,3,…,m),构成原始数据矩阵。

第三,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根据方程式|R-λI|=0(λ为R的特征值,I表示特征向量)可求出所有特征值λ1≥λ2≥…≥λn≥0相应求出特征向量tj=(tij,t2j,…,tmj)。

第五,计算成分矩阵得分

第六,根据被评价主体的综合得分对不同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并排序。

3 我国2015年不同区域创新竞争力综合评价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以2015年我国30个内地省(市、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由于相关数据的缺失,未包括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基础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2 主成分因子分析过程与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设计及研究方法选择,本研究通过SPSS version 22.0软件对我国30个省(市、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在分析之前须要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判断所研究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发现KMO=0.799,且显著性水平P值=0,前者表明指标间共同因素较多,后者表明母群体间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因此,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

根据标准化之后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得到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因子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其中,截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进行Varimax旋转,并保留因子载荷大于 0.35 的指标。由表2可知,共有6个特征值被选取,它们一起解释了85%以上的变量标准差,因此包含了原始指标绝大多数的信息。所以,选取前6个因子作为主成分综合因子。

表2 指标因子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

在考察不同指标对整体评估结果的贡献度及综合评价前,采用回归法得到因子的得分系数(即载荷值)矩阵(表3)。

表3 旋转后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主成分的统计意义主要由原始指标线性组合中系数较大的值决定,由表3可知,主成分F(1)在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综合投入因子;F(2)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棉花产量等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综合产出因子;F(3)在肉类产量、奶类产量、水果产量等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重要农产品产出因子;F(4)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牲畜年底头数、农业用地面积、农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生产资料因子;F(5)在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投资、分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农业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因子;F(6)在农业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农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等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从业者收入因子。综合结果表明,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存量、投入产出量、农业人员收入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均会有效提高区域农业发展水平。F(1)至F(6)等6个主成分在2015年的综合方差贡献率已高达85.4%,而其各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2.194%、14.259%、11.810%、10.106%、9.645%、7.386%。本研究根据原始数据与旋转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来计算因子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F(1)=0.014B1+0.150B2+0.094B3+…+0.027G1+0.003G2;

F(2)=0.012B1+0.023B2+0.005B3+…+0.051G1+0.070G2;

F(3)=-0.029B1+0.054B2+0.069B3+…+0.003G1+0.039G2;

F(4)=-0.003B1-0.078B2-0.083B3+…-0.002G1+0.071G2;

F(5)=0.042B1-0.014B2-0.009B3+…+0.206G1+0.390G2;

F(6)=0.007B1-0.124B2+0.113B3+…+0.094G1+0.032G2。

之后,根据旋转后的6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计算不同省(市、区)的综合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F(综合)=0.322×F(1)+0.143×F(2)+0.118×F(3)+0.101×F(4)+0.096×F(5)+0.074×F(6)。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我国30个省(市、区)的主成分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并就各省(市、区)综合得分进行排名,结果见表4。

表4 因子得分与综合排名

由于各指标数据经过标准化量纲处理,因此平均水平为0。若地区得分大于0,则表示其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则低于平均水平。由表4可知,共有13个省(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平均值之上,分别是山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河北省、四川省、黑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地区均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地形较好,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水、光、热等自然条件较理想,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其中,山东省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紧随其后;农业发展水平最低的3个地区为山西省、青海省、海南省,其与排名领先的几个省(区)有巨大的差距。

4 中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的原理将不同省(市、区)进行分组。划分依据为6个主成分得分与1个综合得分,且7个得分对总体水平影响的权重相同,选取组间连接的方法,以平方Euclidean测度距离,生成聚类树状(图1)。然后根据图1聚类分析所得结果,将30个省(市、区)划分成5类不同的区域(表5)。

第一,Ⅰ区包含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4个省(区),为全国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够在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拔得头筹,有其深刻的自然、历史、社会原因。黑龙江省处于我国东北部,地广人稀,是我国重要的粮仓,其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为主要方式的现代化农业。山东省处于我国东部,科技发达,很适合农业的现代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一些最重要的农产品产出领域均居全国前列(粮食、小麦、芝麻、棉花等重要的农产品产量常年居全国各省份前3名)。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农牧业发展水平也居于全国前列,随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快肉制品、奶制品、羊绒等特色主导优势产业的品牌化进程,使得农业发展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第二,Ⅱ区包含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均处于我国东部沿海,自然条件极其优越,所拥有的耕地多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方式也较先进。更重要的是,作为直辖市这些地区的农业很大一部分均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即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都市居民供应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及优美的观光环境。虽然这些地区在农产品产量上可能不及一些农业大省,然而,其农业发展带来的附加值却较可观,此外,都市型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农业生产模式。第三,Ⅲ区包含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这些省份均为农业大省,地形上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地开垦程度高,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然而,这些地区农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约束,如农业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使得该地区农业生产成本近年来不断上升(如水资源短缺现象在这些地区较普遍),此外,农业生产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都是这些地区将来在农业发展方面须要改进的地方。第四,Ⅳ区包含浙江、广东、江苏、福建、海南、辽宁等省。这些省份均处于东部沿海,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水资源丰富,气候也十分怡人,非常有利于农业发展。然而,这些地区农业发展近期面临诸多挑战。如这些省份均是人多地少的省份,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环境与资源压力日益增大。由于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源也渐渐从农业中抽离。近年来,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源要素在城乡、工农之间配置失衡的问题愈发严重,如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谁来种田”成为难题。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能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是这些地区发展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五,Ⅴ区包含湖北省、湖南市、安徽省、江西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自然地理条件上,除了湖北省、安徽省等少数省份,其余大多数省份(尤其是位于西北、西南的省份)在地形上以高原、盆地为主,耕地分布较零碎,且生产方式基本以传统农业为主,加上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科技对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不强,交通也不便利,导致这些地区在农业发展水平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虽然政府近年来一直加大对这类地区的扶持,但是短时间内这种现状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然而即使这些省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其发展仍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如西北一些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积淀,非常适合一些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因此,这些地区在发展战略上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政府须在引导、扶持上开展工作,在资金与政策上对特色农业给予大力支持。

表5 区域聚类分析与划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研究构建我国不同省(市、区)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30个省(市、区)进行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不同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山东省(1.063),最低的是海南省(-0.562);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分异的现象,总体而言,东部地区要强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地区差别的形成既有自然条件的因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

5.2 建议

综上,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下列建议:第一,统筹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梯度不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政策措施并开展区域合作互助,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是当下必然的政策选择。对此,首先须明确不同地区的战略定位,这是做好农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先决条件。对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要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人们改善生活水平的愿望与积极性,通过经验传播与市场机制的健全来实现东部地区辐射中西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目的,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想格局。此外,各地须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条件与优劣势,推广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第二,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随着劳动力的不断流失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该模式难以为继。此外,除了东北一些国有农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属于零碎化生产,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加上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过于依赖要素投入,使得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境下,加快土地确权、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并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同参与农业生产,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与专业化进程,这是农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政策手段。另外,还要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当然,囿于理论水平与指标选取,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所选指标过于偏重于区域农业投入、产出总额,使得一些在农业发展规模上具有优势的省份在评比中遥遥领先,而一些非农业大省的排名被降低;其次,由于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只选择2015年作为研究年份进行静态分析,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精确度,相较之下,多年动态分析可以避免一些偶发因素,这些不足之处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改进。

猜你喜欢

因子区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