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8-12-0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图书

赵 俊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1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阅读的载体多种多样,电脑、手机、电子书等等新的阅读载体不断出现,丰富了阅读的方式和手段。阅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高度。图书馆作为人们阅读的重要场所,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图书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对图书的有效使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新的阅读载体、阅读方式等不断出现的时空境遇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为了应对图书馆管理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图书馆管理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图书管理中加快信息化建设,能够给读者提供便捷的图书检索、阅览等服务,提升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他们在获取和阅读书籍中的积极体验,方便服务对象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在图书管理中加快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图书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过去,图书管理者在进行书籍管理时常常会疲于应付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管理存量惊人的图书时,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非常低。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使他们能够更便捷、更科学、更高效地管理书籍,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率。此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书籍的利用率。过去读者在面对卷帙浩繁的书籍时,常常难以选择,许多对他们学习、研究和生活有用的书籍,因为信息化程度低,没有及时被发现,导致书籍的利用率不高。信息化建设能够方便读者快速查询到所需书籍,从而提高书籍的利用率。可见,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读者、管理者等都有重要意义。

2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偏低

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观念。目前,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对信息化建设对图书馆发展意义的认知不够清晰。部分图书管理人员仅仅把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解为增添几台电脑,购买几套软件,对于如何操作和应用这些软件开展信息化管理则不甚重视。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是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亟待完成的任务。二是图书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能力。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专科或本科学历,上了年纪的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并非本专业出身,硕士研究生以上人员缺少,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馆员更是不多。虽然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但是由于基础差,要真正熟悉和学会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图书管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在民办高校中,情况更加复杂。

2.2 图书管理系统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系统利用率偏低成为很多高校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建设。相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很多图书馆只是停留于电脑购置、数据主要信息录入等层面,信息化建设的程度还不够,效果还不明显。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利用电脑的时候不多,利用电脑开展服务工作的频率也不高。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大多数都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检索书籍的时候,也多是询问管理员或者按照标牌自行寻找,查阅电脑的时候较少。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对电脑的运用还不够熟悉,用的检索手段还是传统的检索手段。而且许多高校的图书馆配备的电脑已经老旧,电脑运行不流畅,系统问题频出,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不利于图书管理系统利用率的提高。此外,在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在图书数据化的时候,并没有深度加工相应的书籍,建立信息完善、使用便捷、利用率高的信息化图书馆。这些问题都会制约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制约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2.3 缺少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协同机制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维度是完善信息化管理协同机制。但是,在信息化建设中,图书管理协同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目前,在建设图书馆信息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之间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无法开展,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导致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处于封闭状态,彼此之间缺乏信息传输的平台,无法有效实现数据库的共享使用,弱化了图书馆的资源分享功能,也不利于图书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图书数字化加工的不彻底、不统一和不规范,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难以实现相对统一,数字图书馆机制难以建立。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协调性不高,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加上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管理系统、用户检索语言、界面等等并不统一,彼此之间的数据库也存在不同,难以形成数据库兼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数据库建设,如果每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建设标准,不改变数据库之间的不兼容状态,在建设中不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数据库资源的共享将难以实现,大量图书资源将不能实现有效利用。

3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利用率

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图书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但是目前图书管理系统的利用率低,无论是用户还是图书管理员,都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一重要资源。为此,必须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利用率。一是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当中,要加强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对于老旧设备,要适时淘汰。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配备了电脑,也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有的学校十分重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不仅拥有先进的设备,而且拥有信息化的资源。但是有的高校由于建设资金短缺,或者对图书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没有及时更新老旧设备,甚至有些高校把即将淘汰的教学设备用到图书馆。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其他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引进先进设备和系统,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设备不断问世,及时采购相关设备用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能够不断提高师生的使用体验,便捷师生的教学生活。二是要加强图书管理系统的宣传和培训。图书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用户刚开始使用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学校和图书馆要组织使用培训,帮助大家轻松掌握使用方式。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了解图书管理系统对自身的教学、科研、学习等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强化图书管理系统界面的开发,界面要力求简洁,功能要贴近师生需要,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轻松掌握使用技巧,提高使用效率。

3.2 增强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程度。增强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关系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状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并不高,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利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增强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首要的工作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广泛的思想基础和准备。另一方面,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化技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尤其是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信息化技术掌握的状况会影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当前背景下,图书管理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图书管理知识,也要掌握信息技术与相关管理技能,并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于图书管理中,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因此,图书馆要开展常态化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图书管理人员也要主动自觉地学习信息化技术。

3.3 形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合力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力量协作,长期开展。不仅要求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工作,也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配备。同时,还要考虑到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好应对工作。单个高校图书馆,要完成信息化建设是相当难的,技术更新、资源配置、系统建设等等都需要多方力量协作完成。要满足高校乃至于整个社会的阅读需求,单靠自身的力量还不行,还需要把全社会的相关力量积聚起来。只有社会各界广泛支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才能优化图书管理过程,建构和完善更加广泛和优质的信息化资源,才能为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宣传图书阅读的重要性,动员和鼓励更多的师生及社会人员了解阅读对提升自己的素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阅读,加快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此外,鉴于长期存在的高校图书馆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应该重点关注网络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联合共建,使图书馆资源能够彼此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一宁.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研究[J].科技展望,2015(27).

[2]熊移山.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5(32).

[3]刘双凤.信息化在图书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26).

[4]霍哓勇.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5):163-164.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图书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