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2018-12-06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医疗改革政策中,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经济管理决定着医院的主要运行和服务水平,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本文将先分析当前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再阐述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中遇到的挑战,最后提出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从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人才的缺失
医院的职能是医疗,因此医院的工作重心都在医疗方面,经济管理方面遭到长期忽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未引进专门经济管理人才,大部分的医院没有专门从事经济管理的部门,更不用提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1]。医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是由财务部进行,因此经济管理工作也由财务部门进行。财务部门的人员未受过专门的经济管理训练,也不具备专门的知识,因此不能好好地进行经济管理工作,导致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水平低下。
(二)管理理念问题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许多事物也与时俱进。但目前来看,部分公立医院的管理观念还较为陈旧,依然是在遵守着传统的管理理念,未意识到在新形势下对医院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此外,有些医院的管理层思想较为守旧,缺乏改革创新精神,无法适应新形势。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还是采用过去的经济管理模式,老旧的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便是不注重医院资源的配置而重点在增加投入推动医院的发展。有的医院在增加投入之前不先全面分析本医院的自身优缺点,而盲目进行投入,给医院造成极大的风险。
(三)医院制度问题
部分公立医院都存在着过于行政化的问题,行政管理人员过多,医疗服务人员反而相对较少。医院内部结构也未随着新形势而进行调整,管理制度落后。医院中的各个部门职责不明确,导致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不协调运作导致医院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医院声誉。此外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制度也存在着问题,财务活动不受控制,较为混乱无序[2]。
二、经历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成本机制的建立
目前部分医院是采用通过销售药品、科学规定各项医疗服务价格等来保持医院的正常运行。为了适应新形势,跟上医疗改革的步伐。部分公立医院开始对一些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降低,药物的价格也进行控制、减少药物价格过高现象的发生。国家对医院进行补助,医院成本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顺利进行。成本是医院制定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决定着医疗服务价格的高低。部分公立医院成本机制不完善,导致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问题,经常出现的问题便是成本核算偏高[3]。一旦成本偏高,那么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也会随之增加。成本核算过高而导致医疗服务价格过高,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看病困难和看病贵的现象。
(二)财务制度的制定
制定和采用新的财务制度,促进公立医院进行经济管理。近年来,逐渐有部分公立医院开始设置全新科学的财务制度。新的财务制度反应了公立医院的特点,是真实的公立医院财务内容的体现。财务制度是一个医院财务工作的基础,财务制度决定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下,便会产生科学的经济管理。反之,财务制度出现问题,医院的经济管理也会随之出现问题。财务制度包括着医院财务方面的各项内容,不仅仅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各方面科学制度的制定,推动医院水平的提高,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
(三)考核制度的建立
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医疗改革政策中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应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医疗改革不仅要维持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转,还应当能够激起医疗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励医疗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每一个医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把重心放在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技术上。绩效考核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年份、职责等科学进行。
三、解决措施
(一)增加公立医院经费投入
医疗改革政策的目标是改变人们看病困难、看病贵等问题,还要建立起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覆盖农村和城市,使城市和农村居民都能够享受到便宜、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因此,各个地方的政府应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更多地投入资金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上,为公立医院提供经济保障和支持。每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和医院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地方政府应在全面分析地方的经济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等之后,制定完整科学并符合地方发展的医疗投入计划。政府增加对地方的医疗资金投入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增加投入,医疗投入不够的应合理投入,医疗投入过多的应适当控制投入。保证对地方医疗的投入,与本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其他事业的投入相适应,不过多也不过少。对医院的资金投入应适当倾斜于基层医院,基层人口多、医疗人员较少,因而应增加对基层医院的投入适当倾斜于基层医院,给予基层医院充足的经济保障。保障基层医院医疗人员的充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公立医院进行预算管理
公立医院进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进行预算工作,医院应对医院的各种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医院的预算计划,并进行成本控制。还要健全责任机制,根据医院的发展目标合理科学地进行分析制定成本目标,将成本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并落实到相关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4]。将完成结果情况与个人的考核结果和整个部门的考核结果相结合,增强工作人员和部门的责任感。预算工作的进行并非是片面的预算,而应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制定成本目标,建立起完善科学的监督制度等等。监督制度的完善是重点,对公立医院的财务行为进行监督,规范其行为、减少财务问题的发生。此外,应采用专门的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预算工作,提高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培养专门的经济管理人员
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充足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但目前许多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人员并没有专门的知识和对公立医院进行经济管理的经验,因而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低下。公立医院应招聘专门的经济管理人员,招聘时要严格考核应聘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确保其在岗位上能够负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已经在岗位上的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专门的工作知识的技能,跟上医改的步伐。经济管理人员也需要进行考核,像医疗工作人员一样他们也有专门的工作。为了避免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懈怠、不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应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建立定期考核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建立起奖励和惩罚制度,对于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合格通过考核的经济管理人员,应当予以奖励。对于考核不过关,工作能力水平低下的工作人员应进行惩罚。奖励和惩罚制度都应当完整,不能随便对工作人员进行惩罚也不能随意奖励工作人员,惩罚和奖励都应当实现制定科学完善的标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作为医改政策的一部分需要人们加以重视。但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院的经济管理意识不足、缺乏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平台等的问题。公立医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成本机制改革、考核制度的建立等等,为了解决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引进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健全相关制度等。从各个方面和各个主体上进行改革,加强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