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索

2018-12-06

金融经济 2018年16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

一、 引言

跨境电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简称。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电子商务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处于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中国更是风起云涌。电子商务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的发展,跨境电商于2013年开始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2015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国企业纷纷从传统的外贸形式向跨境电商转变。这种新型的外贸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外贸形式。外贸的各个流程都通过网络确认并实施,包括产品展示、询盘、还盘、订购、支付及运输方式等。这种新型的外贸形式,给企业及客户提供了许多方便。世界各国人民逐渐接受了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跨境电商在外贸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特别是2014年以来,虽然中国的外贸总额处于缓慢上升甚至停滞阶段,但跨境电商的贸易额却在迅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及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普通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专业,企业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催生并促进了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二、西部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跨境电商人才大体上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商务型跨境电商人才;第二类是技术性电子商务人才;第三类是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第四类是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高校特别是西部应用型高校倾向于培养商务型、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由于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没有存在国家大学目录库白皮书里面,所以跨境电商还挂靠在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里。由于专业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同。西部高校主要是通过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进行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实务、国际贸易概论、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网页设计、Photoshop、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跨境电商平台管理和运营、跨境商务专业英语、电子商务与物流、市场营销学、外贸实战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教学或实训。这些课程只有少部分是必修课程,大部分是选修课程,而且绝大部分西部高校只选取其中少部分课程。同时,作为选修课程,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或技能是有限的。在与跨境电商企业和进出口贸易企业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的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虽然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相关的实践技能还远远不够,甚至是非常缺乏。

三、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是专业衔接不够。因为目前的跨境电商人才主要是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为对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特别是电子商务知识方面。西部的应用型高校对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开设了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等选修课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英语、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知识也存在严重不足。计算机基础课程及少部分电子商务选修课程的教育还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特别是跨境电商实操技能非常缺乏。所以,在跨境电商专业与商务英语及国际贸易两个专业之间,它们的专业衔接还存在较大的空白。

其次,高校准备及应对不足。从2015年“互联网+”时代以来,东部地区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反应迅速,在师资和设备上迅速采取措施,加大了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教育,特别是加大了跨境电商实操技能的培训。据笔者接触及了解到,东部地区一些应用型高校在硬件和软件上早早配备齐全,相比较而言,西部应用型高校在这方面反应迟缓。当然,这个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办学理念决定了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迟缓。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属于理工类高校,这类高校对跨境电商这种具有文科或者文理结合特性的专业重视不够,导致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在资金及师资方面,高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即使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教研室及相关二级学院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虽然相关专业已经意识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但在采取措施应对方面,高校还没有有效的方案,无论是学校还是相关专业,都还没有成熟的相关措施,更不用说实际运行。

第三,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影响了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西部地区由于理念和交通的局限,各省区对跨境电商的重视程度与东部及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交通运输、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部门的配合等等。由于跨境电商是一种新型的外贸方式,西部各省区对它的快速发展还没有重视起来,跨境电商在西部省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它所带来的影响也微不足道。由于跨境电商对当地的经济还没有发挥出明显的带动作用,政府对它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由于西部的跨境电商企业较少,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少。大部分的应用型高校是为地方经济政治的发展服务的,这就限制了高校对跨境电商电商人才的培养。

最后,师资匮乏。由于跨境电商专业是新涌现出来的专业,是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催生出来的一个新型专业,高校还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储备。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出乎高校的意料,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主要是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老师,这些老师进行过跨境电商知识的培训,但距离真正的跨境电商专业老师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 人才培养策略

为解决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快速应对。根据笔者对企业和在校学生的调查,企业和学生都希望高校加强跨境电商知识的传授。尤其是西部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首先,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由于目前西部高校还没有建立跨境电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或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主动争取学校的支持,调整课程设置,针对性地开设一部分跨境电商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比如: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网页设计、Photoshop、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跨境电商平台管理和运营、外贸制单、网上创业、跨境商务专业英语、广告策划、电子商务与物流、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外贸实战英语口语等课程教学或实训等。加大跨境电商实训课程的学分,增加实训课程的学时数。

其次,师资储备。由于没有专业的跨境电商教师,高校可以在现有教师中选拔一部分有意于跨境电商的教师,参加跨境电商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培训。这种培训可以在阿里巴巴等著名跨境电商授权的职业培训学校进行,也可以在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因为跨境电商自身就是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高校师资的培训直接深入企业实践中,可以获得第一线的实践技能。在职业培训学校学到的是相关跨境电商理论知识,把这些理论知识与在企业中获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跨境电商知识水平,为学生的跨境电商教育打下基础。

第三,校企合作。因为跨境电商偏重于实践技能,所以,学生相关跨境电商实践技能的培训是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中的重要环节。这种实践技能的培训离不开企业的支持。高校可以有条件地建设跨境电商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另外一个方式就是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同建设跨境电商的实践基地。基于高校没有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现实,企业能够接受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这种方式的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招聘人才难的问题,又能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局面。西部部分高校已经行动起来,并取得一定效果。校企合作的更高层次是建立产学研用基地。产学研用基地是在实践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立产学研用基地,首先需要对在校学生进行跨境电商知识的培训,其次可以利用寒暑假,将学生派到企业去接受跨境电商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客服、选品、询盘、还盘、产品展示、交易支付、跟单等等。学生回到学校以后,在学校实际操作。这种实际操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企业提供客服服务。因为跨境电商的网络特性,学生在学校通过网络为企业客户提供相关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跨境电商的各个环节的实践技能。这是学生进行跨境电商门店建设及管理的前提。在这一个阶段,部分学生会排斥这样的实训,因为他们认为大学毕业生做客服本身就显得档次不够,所以,这个阶段学校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实训的管理,保证实践效果。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客服实训实践以后,就可以进行第二个阶段的跨境电商实训了,开展网络门店管理等。就是让学生全程参与门店的建设、运营及管理,这是跨境电商的核心。通过建设产学研用基地,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跨境电商各个环节的实训,经过实训,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掌握跨境电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真正做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四,校校合作。西部高校所在省区跨境电商企业较少,接触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不多。东部沿海地区比如杭州、南京、常州、东莞、深圳等地有一些专门从事跨境电商实践技能培训的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本身是没有招生的,它们就是为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服务的。这些学校希望能和应用型高校合作培养企业紧缺的跨境电商人才,只要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英语知识。西部高校可以尝试把毕业实习或专业教育里面的综合实训类课程放到这些具备跨境电商教学资质的职业技术学校,甚至是毕业实习也可以与这些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但这种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这些职业技术学校是与本地区的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为这些企业输送跨境电商人才。经过这些职业技术学校实训的学生,就必须要在学校推荐的跨境电商企业就业。基于此,可以提前遴选愿意到这些地区工作的学生,在充分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后,选派这些学生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培训,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跨境电商技能,另一方面促进校校合作,共同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

五、结语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对于西部应用型高校是一项新的人才培养内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方案只能进行探索,边实践边改进。由于跨境电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外语、营销及物流等相关知识,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课程,满足一部分有志于跨境电商领域的学生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