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报告》:农业、教育、医疗、养老成为新风口
2018-12-06
文/本刊记者 陈 杰
前不久,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报告显示,我国共享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其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非金融共享领域交易额为2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8%。共享经济领域融资规模约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报告总体反映了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就业影响、公共参与、市场融资和独角兽企业的情况。
该份报告拥有详实的数据支持,并最终得出八个方面的结论、四个方面的问题和五个方面的趋势。
八大结论
首先,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49205亿元,增速较上年是47.2%。从报告重点跟进的七个领域的市场交易规模可以清晰看到,这是规模。从市场结构发展速度上来看,非金融共享领域的交易亿比上年增长66.8%,整体速度高出将近20个百分点,金融共享领域交易额比平均速度低12个百分点。这里面是七个领域去年的增长速度,知识技能领域增速超过100%。在这种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共享经济的市场结构进一步完善优化,金融共享领域的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非金融共享领域上升到42.6%,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共享经济市场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融资情况上来看,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领域融资额是2160亿元,同比增长25.7%。七个分领域,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三个领域融资增长速度最快,交通出行和生活服务领域融资增长比例都超过50%,这是融资情况。
其次,独角兽企业的情况,2017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是224家,其中中国企业60家,占比27%,比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在这些独角兽企业中共享经济企业的占比占到52%,60家独角兽企业中,共享经济企业有31家,有2017年新进入榜单的17家。但是可以明显看到2016年共享经济企业在独角兽企业中的占比是36%,2017年一下涨到52%。
通过这些数据来看共享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的员工数达到716万人,比上年增长131万人。去年这个比例是6.5%,大家可以看到从6.5%提高到9.7%。而且共享经济在促进包容性就业方面的作用已经凸显,比如说一些出行平台,一些生活服务共享平台在过剩产能,以及传统产业就业转型方面发挥了一系列的作用。公众参与来看,2017年我国参与共享经济的人数超过7亿,其中以服务提供者身份参与活动大约7千万人,比上年增长1千万人。
第三,共享经济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缩影,共享经济首先体现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和模式的创新。共享单车在2017年度进入2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
第四,制造业产能共享已经悄然崛起,而且创新已经开始了。
第五,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推动共享经济形成数据驱动型的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可以说在共享经济领域大数据挖掘应用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比如说优化产品与服务、保障交易安全、智能化辅助角色等等一系列的,在我们共享经济企业和平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六,领先企业的生态化步伐加快,积极打造全链条的生态系统。领先企业可能会进行产业扩展,为市场竞争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市场上有一句话说,你永远不知道你真正的竞争对手在哪里,大浪淘沙,未来的市场何去何从。
第七,2017年中国的共享经济政策创新推进,一个基调已经推进,就是鼓励创新,习总书记和克强总理在重大的国际活动中一再强调要在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当中寻找新动能。2017年中国开了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来讨论如何调整和清理政策,来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需要,这里面引用的都是当时会议的原话,基本上确立了一个政策的基调。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确定了共享经济主基调新要求和大方向。在这种总体形势下,许多地区也都出台了指导性的意见,包括地方的共享经济规划。
第八,这种创新这种引领,体现在中国共享经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上,更体现在中国在制度方面引发的全球瞩目。同时也体现在我们国家高层政策上对共享经济的鼓励和引导,就像有一些国际企业家爱彼迎总裁,他说爱彼迎进入这么多国家,中国高层政府对共享经济的态度让他感觉非常兴奋,这都是一些非常积极的信号。
四大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2017年度,除了一些老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一些新的问题更加凸显,第一个用户权益保障问题,押金风险,信息安全风险越来越突出。另外三个矛盾,新业态与传统的属地管理和行业归口管理之间的矛盾,第二新的共享模式与原来的城市治理模式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三个矛盾,快速发展的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矛盾更加突出。争议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大家都知道2017年我们召开了十九大,定调了一个基本现象是什么?我们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共享经济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机遇。我们提出了共享经济未来五大发展趋势。
五大趋势
首先,中国将从起步期走向成长期,未来年均增速30%以上,在成长期共享经济发展核心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第一个判断。第二,农业教育养老等等有望成为未来共享经济新的风口,共同特征是什么呢?民生关切,痛点明显,市场巨大,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成型中。第三,共享经济发展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在模式比较清晰的领域,尤其是事关百姓利益的领域,有可能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协同治理将会成为新的方向。第四,就是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共享经济的双向促进作用凸显,共享经济发展需要新体系的完善。最后则是国际市场拓展步伐继续加快,共享经济治理的跨国合作将成为大势所趋。
从报告不难看出,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者和引领者。
此外,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有可能成为共享经济的新“风口”。在积极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直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量身定做监管制度成为大势所趋。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将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共享经济与信用体系的双向促进作用将更加凸显。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将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